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別離曲

別離曲

在一八三三年出版的第一集「練習曲」中,以這首俗稱「別離曲」的E大調第三號最為著名。此曲是一八三0年在華沙所作的,技巧雖然艱深,但曲調優美非凡。蕭邦在十九歲時,愛上一位華沙音樂院的女同學葛拉柯芙絲卡,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聲樂天才的姑娘;蕭邦因為生性羞怯,始終不敢向她傾吐愛意。當他決定遠離祖國,前往巴黎時,在葛拉柯芙絲卡的面前,彈奏了這首纏綿幽怨的鋼琴曲,同這位日夜思慕的美麗少女告別了。
曲中那充滿愛慕、悲慨而且非常美麗的主題,蕭邦自己也曾說:「像這般優美的旋律,以前我從沒有寫作過。」他的弟子古特曼在彈奏此曲之後,不禁握住老師的手叫道:「啊!我的祖國。」
此曲用E大調2/4拍子的三段式(A一B一A)作成。第一段共二十一小節,可分a和a'兩段。在切分音的低音上,高音產生複音風旋律,以「彈性速度」(Rubato不受節拍約束,可以任意加快或減慢的奏法)的分句法演奏。
中段指示為「生氣蓬勃地(Poco Piu animato),繼續活力充沛的樂句。此段分為五個部分:(一)是B大調,(二)是A大調,(三)是從B大調到各種過門似轉調,(四)是過門風轉調,(五)是第一段主旋律的導入樂句。隨後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覆。
這是蕭邦的鋼琴曲中,最為人熟知的名曲之一。尤以第一段的主旋律最為優美,常編寫成合唱曲廣被演唱。鋼琴的演奏,第一段常被人誤認為相當單純,其實適得其反,要把歌謠風細膩的韻味表現出來,非傑出的鋼琴家是辦不到的,普通人很難表達出他優美的境界。而且中段裏上行與下行的和絃,也是出人意料的艱難。

為什麼會發這篇文呢

因為最近在一位友人的網誌上聽到這首歌

很好聽

我有一陣子也還蠻迷這首歌的

尤其那一陣子都很晚才睡

很深的夜

與這首歌像是產生共鳴

令人陷入一種憂愁

欲言又止

是一句說不出的話

在心中發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