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義大利後記

回到台灣後,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宜蘭一趟。雖然很累,不過接下來應該沒什麼空,而且還要把冬天的被子搬上去。天氣真的轉涼了。

在真的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寫出來之前(也許不會寫出來),只想很隨意的紀錄一些事情。

回到台灣第一餐吃了八方雲集的水餃與麵。

如果說對於旅行的期待結束在旅程開始的第一天,那麼旅行中,人與人之間的奇妙魔法或許結束在飛機抵達桃園機場。降落後,繫緊安全帶的燈號熄滅,機艙門打開,一切魔法瞬間被現實沖散。

還是無法理解為何這次會跟這兩位旅伴一同出遊。但我想就第一次的共同長途旅行經驗來說,應該算是不錯吧。

感謝那些旅行中的奇妙魔法。

去程的班機看了《戀夏500日》,回程則看了《樂來樂愛你》。還看了好幾部其他的電影。回程時,本來想寫《樂來樂愛你》的影評,但不知怎麼地,就寫成了巴黎的印象。

回程十一個小時,幾乎沒有任何睡意。硬撐了一天調整時差。

還是很在意護照的事。前後大概損失了一萬多的台幣吧。但也沒辦法做任何事挽回。如果可以回到離開房間的那一刻提醒自己該有多好。

不過就算沒有護照這一筆,這趟旅行依然花了一些我預料之外的費用。像是在羅馬的ZARA買了一件外套,以及買給B的禮物。

B還在河內,要30號才會回來。

十月的尾聲。頭髮變得好長,要去剪頭髮。被C傳染感冒了。

回到家的感覺真不錯。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2017/10/27 17:12 巴黎時間

如果說要擷取幾個在巴黎的片段。

搭乘火車快線,從位在郊區的戴高樂機場前往巴黎市區。火車座椅是四人對坐。那輛火車以相當寫意的速度,經過幾個隧道,駛入一片平原,最後開進城市的底下。

如果可以選擇拜訪這座城市的方式,我希望能從郊區,以地上交通,或是開車或是騎車,慢慢往中心移動。走過鄉村田野,走過街道巷弄,跨越蜿蜒曲折的塞納河,一邊感受巴黎的氣氛,由淡轉濃。從陌生的法國,到夢中的巴黎,最後抵達艾菲爾鐵塔。聳立在塞納河畔的巴黎鐵塔,是將所有的一切濃縮的一杯ESPRESSO,讓走馬看花的旅人一口啜飲整座城市的意象。

曾在羅馬看過幾個凱旋門,其氣勢皆不及巴黎的凱旋門。高聳巨大的凱旋門,以及其上繁複精美的雕刻,誇耀著世俗的勝利。當人們站在凱旋門旁邊,馬上可以感受到勝利的巨大與凡人的渺小。彷彿當年征服者的姿態,躍然出現在眼前。

凱旋門的地理位置座落在繁華的市中心,一個大圓環圍繞,四通八達。通向巴黎諸多重要景點之路,可由凱旋門而起。穿越了凱旋門廣場,我們這些小觀光客準備迎接香榭麗舍大道上眾多世界名牌精品的夾道歡迎。

香榭麗舍大道自凱旋門起,中間是四線道的車道,左右兩邊是幾乎與單向車道等寬的人行道,兩側的路樹筆直對齊,一路延伸。走在香榭麗舍大道上,就像不小心走入最瘋狂的精品夢。那是世界時尚品牌的重鎮,那是潮流的尖端,懷抱著一種謙卑謹慎卻充滿喜悅的心情,那是每個女孩都會想要走一次的朝聖之旅。每一間精品店都等著被拜訪,每一扇櫥窗都等著被欣羨的眼神所關注。

搭配傍晚柔和的陽光,一天中最美好的角度,讓整條大道成為了大型伸展台。預算或許有限,現實總讓人心寒,但拿起精品包的那一瞬間,灰色黯淡的人生也透出了一抹光彩。

晚餐時間,穿越路邊長長的拱門,即可看到位於其中的夏提爾餐廳,百年的平價餐廳。每到夜晚便大排長龍,座無虛席,排隊的人們引頸期盼著,等待享受美好的一餐。搭配古典歐式裝潢,這間餐廳用相對低廉的價格,提供多種選擇的法國美食,氣氛輕鬆而熱鬧。在這邊享用了青醬蝸牛,鴨肝醬與香煎鴨腿。

蝸牛就像台灣食用田螺一樣,用附上的夾子將蝸牛夾好,另一手持一小餐叉將蝸牛肉從殼中取出。取出後的蝸牛肉小小一塊在盤子裡。蝸牛肉吃起來有一點像螺肉,卻沒有螺肉的咬勁口感。鴨肝醬的盤中有一整片切下的鴨肝醬,搭配兩片烤得酥脆金黃的麵包與一顆解膩用的去籽梅子。用餐刀切下一小塊鴨肝,小心翼翼地均勻塗抹在麵包上。入口時,可以感受到鴨肝醬特有的豐富層次。讓我想起了宜蘭的傳統食物膽肝。

最後點了香煎鴨腿。鴨肉本來就不好處理,如果一個失手,很容易變的太老太柴,難以下嚥。這裡的鴨腿可真是成功。表皮煎到香酥脆,內部的鴨肉卻能維持軟嫩的口感。用餐刀切成適口大小,放入口中,一經咀嚼,馬上品嚐到濃厚的鴨肉風味,彷彿小當家的場景在現實中重現一般。

服務我們這一桌的侍者是一中年男子,髮鬚略白,瘦長的身軀快速而靈活的穿梭在餐桌與餐桌之間。雖然在台灣遇到的多是外場女服務生,但在巴黎的餐廳所接觸到的中年男性侍者都讓我們印象好極了。受過良好訓練的態度與應對。沒有日式服務的拘謹,互動之間自然不做作,同時帶有親切的笑容與溫暖的問候。不會擅自打擾客人的用餐,卻又能敏銳而不動聲色地察覺並滿足客人的需求。

巴黎的地鐵新舊交雜,對初來乍到的旅人來說,就像是這座城市所經歷的歲月在此處重疊,並陳同現。若是習慣了北捷的乾淨明亮,就怎樣也無法習慣巴黎的地鐵。但每一個城市的地鐵都是城市的一部分。或許地鐵系統不像名勝一般的搶眼,卻能夠貼近感受這座城市的組成,與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流動。

就像在羅馬很難找到道地的羅馬人,巴黎也很難找到道地的巴黎人。小小的一個地鐵車廂內,太多膚色太多語言太多宗教太多文化太多面孔,但你依然可以稍微辨別那些生活在此處的人們,以及其所沾染上的這座城市的氣息,或深或淺。巴黎,是太多人的異鄉,卻又在無數的遊子離開之後,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一處故鄉。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2017/10/23 14:45

早晨七點多,夜車在暮光之中駛入羅馬車站。像是從台灣飛了一趟北海道,卻又更遠。

再次回到這個城市的感覺有點奇怪,明明才在不到二十四個小時前正式告別。像是見到剛分手的前女友一樣,帶有一點點尷尬。

循著GOOGLE地圖的指示,買了公車票要搭公車。義大利台北代表處的位置有點尷尬。羅馬的地鐵系統是十字型的,而代表處的位置偏偏是在斜四十五度角的位置,所以搭地鐵反而要走一段路。

羅馬的車票系統是看時間的。單程票一張一百分種,可搭一次地鐵或火車,公車不限。每次從售票機買到的車票都必須要啟用(validate),不論是通過地鐵的閘門,或者透過火車站的機器或公車上的機器。公車變成很容易逃票的地方,因為公車沒有規定一定要刷卡才能上車,也有可能是轉乘,使得就算上車下車完全沒有任何動作,只要是有啟用過的票都是沒問題的,換言之,如果沒有啟用,上下車什麼票都沒掏出來的逃票,也很難抓。再加上羅馬的公車不收錢賣票,不少人懶得買票就直接上下車也是有可能的。

抵達羅馬台北代表處,是一座三層樓高的羅馬風格建築,如同許多城市裡的建築一樣。因為到的時間還沒有開始上班,只好在門外等。

因為前一天沒時間報案,所以想直接問看看能不能填寫「護照遺失說明書」代替。根據外交部的網站,這份文件適用於「警察局無法開立,或不願給予報案證明或遺失證明時適用」。小小的領事組辦公室有兩個員工,一個是台灣女人,一個是義大利老太太。負責跟我說明的是一個大眼睛的台灣女人,用著有點偏高的聲調告訴我,她從來沒有聽過不用報案證明這件事。我給她看了外交部的網站的說明後,她問了一下,又改口說那是在沒有警察局的鄉下地方才適用(哪個代表處會開在鄉下地方?),因為代表處旁邊就是警察局,所以要我一定要把報案證明跟照片準備好才能辦。

可以辦的文件種類有兩種。一種是補發無晶片護照,效期五年,但需要規費27歐元。另一種是入國證明書,不用錢,可以持那張紙出境回國。回國之後再辦護照。本來她是推薦第二種不用錢的方式,但因為我後面還有要搭歐洲廉價航空飛巴黎,所以一定要護照。又如果有的人的行程是要前往非申根簽證國(英國,瑞士等),也一定必須要辦護照。

先衝去不遠處的快照亭,花了5歐元體驗了羅馬的快照(讓我想起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老天這都變成老電影了)。再走到離代表處不遠的警察局報案。警察局有著深深的庭院,走進建築後,帶有一種懷舊的氣息,沒什麼科技設備,就是一些電腦(我好像看到CRT螢幕),一些櫃子,一些紙本表單,一台影印機。

櫃檯是一個年輕的光頭帥哥員警。英文有些不靈光,但在GOOGLE翻譯的幫助之下,依然積極熱心的幫我解決問題。我本來以為只要請帥哥讓我填寫個表單,寫明一些基本資料與遺失經過即可,沒想到帥哥很堅持的說一定要我提供身分證明文件,還要是書面不能用手機裡的護照照片(但我就是身分證明文件遺失了啊,黑人問號)。還說我需要先到大使館申請,才能到這邊報案留下紀錄。

帶著滿滿的問號,我請帥哥幫我拿一張紙,用義大利文寫下他到底需要什麼,我再回去跟代表處確認。

回到了代表處,又是那個大眼睛女人告訴我,她從未聽過這種要代表處協助提供文件證明身分的要求,她也從未聽過要求代表處把代表處的需求寫下來讓我可以帶給警察看的需求,她也從未遇到像我問題這麼多的人,因為大家都是乖乖拿著報案證明跟照片來填表格申請。我請她看一下那張帥哥給我的紙條,她卻連看都不想看。問題變得有點麻煩,我開始有會被當成皮球踢來踢去的預感。

當我們兩個僵持不下的時候,另外那個老太太開口了。問我會不會說英文,然後跟我問了狀況,又跟台灣女人討論了一下,隨後變成他們可以開立一張簡單寫著「我就是我本人」的文件,然後由代表處秘書簽名讓我提供給警察局。

到了警察局,光頭帥哥員警顯然很滿意看到這張紙,隨即請我在外稍待片刻。等了一會兒,有個像是他長官的人出來,拿著有中文的報案單,跟著我一起在大廳填寫。

因為我幾乎所有資料都有,又是填寫遺失而不是竊盜,就不用寫英文作文敘述事發經過還有竊賊的長相。不到十分鐘就填寫完成,效率奇高。那個長官引我進到辦公室裡面,拿印表機把文件影印一份,加蓋印章,正本副本都請我簽名完之後,就說一切都完成了,握手祝福我享受後面的旅程。

我的人生目前在祕魯的警局跟義大利的警局各報案過一次。從警察局回到代表處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累積這麼多這種經驗到底要幹麼。

因為文件都到齊了,代表處的台灣女人也爽快的請我稍後要幫我辦新護照。本來說要一個小時左右,結果不到半小時就生出來。

臨走前,她透過櫃檯透明玻璃,睜開她的大眼,再次囑咐我護照證件要收好,包包不離身。因為她剛幫我處理的同時,馬上又接到兩個台灣人在米蘭護照遺失要補辦。羅馬在義大利中部,威尼斯在偏北部,而米蘭又在更北了。

回到羅馬車站大概中午十二點。從威尼斯出發十二小時內,我已經帶著新的護照返回威尼斯。

如果要提供一些有意義的訊息的話,那就是在國外每次出門前都要唸咒語「手機錢包鑰匙護照」,唸一個看一個。如果有帶兩吋彩色大頭照可以省下快照亭的錢。無論如何都要跑一趟警局,在國外如果英文好一點,溝通起來會比較輕鬆。

最後,我的護照的發照地變成義大利了,好像有點酷(誤)。

2017/10/23 07:04

深夜的威尼斯梅斯特雷車站,雨間歇的下著。諾大的車站顯得冷清,空曠而安靜,只有少部分等待著長途夜車的旅客。決定搭夜車前往羅馬後,就偏離了一般觀光客的路線,開始看到一些不太常見的光景。

待在車站大廳,有荷槍實彈的警察與軍人的地方,觀察每一個大廳裡的面孔,以及留意緊急事故的按鈕。

義大利的街道上,總是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人。白人、黑人、吉普賽人、亞洲面孔,各種各樣都有。雖然內心不斷告訴自己不要有偏見,但當夜幕降臨,走在街道上,迎面而來的是一群黑人朋友,穿著你看不懂的時尚,看向你,還是會不自覺的抓緊包包。

義大利當地不知為何總是可以在各種場合看到白人醉漢,他們會做出奇怪的舉動,或者大聲咆哮,嚇壞所有經過的人。在梵蒂岡事件後,如果遇到吉普賽人(我終於會分辨了),更是會提高警覺,避免任何可疑的人接近。反而最無害的是亞洲面孔,台灣,中國,日韓,香港等等,不論在任何場合似乎都沒什麼威脅感,且帶有獨特的親切感。

多元民族國家與單一民族國家的氛圍完全不同。單一民族國家,因為文化同質性的關係不會有語言的隔閡,但主流文化也會造成某種同化的壓力。多元民族國家則是通常在文化上保有較多的寬容,然而異質文化彼此,包含無法相通的語言與不同的宗教,又會帶來另一種緊張和衝突。

上了火車以後,找到自己的位置,卻發現已經有個白人老頭醉漢坐在那邊,試圖跟他講說他坐到我的位置,請他走開,卻只會一直對我說義大利文。然後我就放棄了,轉而坐他對面。可能是便宜車票的關係,夜車沒有臥鋪,只有像是台灣高速公路客運的大座椅。兩次的查票,我都坐在我的座位的對面(但太晚了根本沒有人在意)。

因為是城市之間的區間車,車程需要整整六小時。火車行進在鐵軌上,發出機械運轉的隆隆聲。車廂的暖氣很暖。秋末的義大利,照得到陽光的白天像夏天,溫暖而宜人,但入夜以後氣溫會下降到十度左右。沒有冷到不能忍受,但也不會想在外面逗留。

這是我第一次搭跨夜列車。車廂內很安靜。有些人睡了,有些人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我跟對面的醉漢老頭對望了一會兒,確認危險性後,便把包包收在座位旁邊,因為太過疲倦,所以很快就入睡。

火車的椅子沒辦法調整傾斜度,再加上擔心安全問題跟護照,睡眠變得很淺。睡沒多久便醒來,換個姿勢,回覆一些朋友的關心,再繼續補眠。

前一晚,我在青年旅館的四人房,當晚只有我與另外一個亞裔青年,他晚上十一點多才入住進房間。閒聊兩句後,他對我說:「你不覺得這裡很危險嗎?」我回說:「這間飯店還算安全。」他說:「我是指外面的街道。我剛從車站走過來時,沿途有好多人盯著我看。」

義大利到底能不能算是安全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我的朋友曾經跟我說,她一個人在紐約的時候,晚上過十點她是不敢出門的。這麼相比,台灣簡直安全到很誇張的地步。乾淨、安全,還有各種熱食與很多免費廁所(流著奶與蜜,各式宵夜還有滷味的故鄉)。

窗外看不到任何風景,列車毫不猶豫地駛向這片黑暗,彷彿要開向這片黑暗的最深處。

在義大利,有幾件事比台灣更自由,其一是喝酒,幾乎所有餐廳都會看到有人用餐配上啤酒、紅酒或白酒,而且是視為極其平凡的方式來搭配餐點。

其二是抽菸。我不確定歐洲其他地方,但義大利簡直就是抽菸的天堂。任何地方都有人在抽菸,男的會抽,女的也抽,大家都抽得很大方,完全不會遮遮掩掩的。如果癮君子活在義大利,應該會覺得很自在,不像在台灣需要躲在小小彆扭的吸菸室。

其他還有遛狗跟塗鴉。大部分牽狗的人都是大方的牽著走來走去,沒有面罩也沒有關在籠子裡,蠻多中小型犬。另一件我無法理解的是塗鴉與貼紙。羅馬這個城市有著各種樣子,各種大小的塗鴉,而且塗鴉不是佔據城市小小的角落,而是大方出現在各種地方,幾乎可以說是被塗鴉淹沒的城市。甚至連梵蒂岡大教堂的最頂端也可以看到許多的塗鴉與標語貼紙,十分不可思議。

一個人的旅行依然短暫持續著。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2017/10/22 20:55

護照不見了。早上離開羅馬的旅館時忘記檢查,估計是前一晚睡覺時拿出來放身邊就沒放回包包裡,今天到了威尼斯旅館才發現。

先是聯絡羅馬的旅館看有沒有人撿到,但無懸念的得到否定的答案。

隨即撥打電話(幸好這次是買當地的SIM卡可以打電話跟上網)給臺灣駐羅馬辦事處的24小時緊急電話,得到了另一支電話,說是處理新辦護照的同仁的手機,但手機一直不通(直接轉語音訊息,無法留言)。

上網查了護照遺失的處理方式。通常建議先報案,拿到報案資料,然後致電當地代表處,預約辦新護照,在上班時間前往代表處處理。

那就從報案開始好了。查了一下當地警察局,發現今天星期天,威尼斯的警察局下午兩點就已經關門下班了。

無法報案的情況下,只好再打回去24小時緊急危難電話。電話那一頭,是某個大叔的聲音。用平靜的語氣,先是簡單的安慰我說這種事常發生,然後告訴我他不負責護照的業務,什麼忙都幫不上,最後告訴我,要拿到新護照,全義大利只有羅馬可以處理。

橫豎都要回羅馬。跟旅伴討論之後,審視了整個情況,決定分道揚鑣,她們繼續威尼斯的行程,我搭當晚的夜車返回羅馬,明天賭賭看能不能把新護照辦出來。

吃了充飢的泡麵,洗了澡,把來回羅馬的車票訂好,收拾簡單的行李後,遂孤身一人走入下著大雨的威尼斯深夜街道。

旅途從規劃的道路上偏離了方向。就像上一次在祕魯手機被扒走,彷彿每次的旅程都會吸引某些意外發生,而那些意外又像是本來就規劃好的旅程。

跟兩位旅伴道別,把事情都交代好之後,獨自一人前往火車站。訂的是跨夜的班次,凌晨十二點出發,早上七點多抵達羅馬火車站。因為到威尼斯火車站的時間比較早,所以一個人坐在車站內的麥當勞座位區等待。

這次是我第一次跟其他人一起長途旅行,有人陪伴的感覺,跟自己單獨一人時的感覺很不一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很適合想事情,觀察身邊的事物,獨自思考,比較容易寫出文字。跟旅伴一起的話,很多事需要互相協調,但可以關照彼此,而且能夠為彼此留下旅行的影像紀錄。

從一群人回到一個人後,好像整個腦袋突然安靜下來,環境裡的聲音變得好明顯。

跟旅伴說,如果屆時我沒有順利辦好護照,更糟的情況下,如果我失聯,那麼時間一到,就請她們搭乘原本預訂的班機飛回臺灣,順便幫我把剩下的行李帶回去。

「不用擔心我,」我說:「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這時候突然覺得以前習以為常,堅不可摧的日常生活離我好遠。全世界有幾十億人,而身邊每天每天都能看見,說話的人們,是佔其中多麼小的一部分。就算在彼此心中再怎麼有份量,連結再怎麼深,只要扯斷了所有連結,一個人在世界上,就像小石子被拋進大海一樣,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

火車一個班次接著一個班次駛進車站,帶來了一些人,又帶走了一些人,再慢慢駛離,前往不同的方向。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美麗的事物無需尋求注目

我想起了電影《白日夢冒險王》裡班史堤勒飾演的華特米提。

他在《Life》雜誌社擔任內勤員工,工作就是在大樓地下室管理攝影師從世界各地寄回來的底片,一做就是幾十年。這幾十年的工作內容如一日。儘管他看著世界各地各個地方不可思議的照片,卻從未離開過地下室。

當雜誌被宣告要廢棄紙本,全面電子化,公司決定要裁撤掉大量員工,他們的明星攝影師寄回來了一卷底片,並要求其中一張照片作為最後一期紙本雜誌的封面照片。

不知道什麼原因,那卷底片偏偏缺少的就是攝影師指定的那一張。不得已的情況下,華特只好勇敢走出雜誌社的小地下室,走出缺乏勇氣的自己,走出一成不變的生活,去尋找攝影師,尋找愛情,尋找人生的意義與事情的真相。

「開拓視野,突破萬難,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他闖蕩天涯,終於找到了攝影師。他們躲在喜馬拉雅山某一處山壁拍攝野生動物。華特看到了一幕非常難得的畫面,但攝影師卻沒有按下快門。

「美麗的事物無需尋求注目。」(Beautiful things don't ask for attention.)攝影師如是說。

最後,他發現那一張指定的照片,是攝影師拍攝某一天中午,坐在雜誌社大樓外面,獨自一人享用午餐的華特米提。作為感謝他這麼多年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心管理攝影師拍的照片。

對比電影一開始,交友網站要求華特輸入一些自己的獨特體驗,或許他的生活從來不算多采多姿,也沒有足以拿來炫耀或讓人讚歎的體驗,但僅僅只是好好的,確實的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好好過生活,他的身影就如同那些世界上最難以捕捉的畫面一樣美麗。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那些可以獨自品嚐的

好不容易把行李收完,並沒有特別難收,只是有許多的猶豫不決。

第一次飛歐洲,對那邊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模樣,沒什麼特別的概念。大概跟旅遊生活頻道上面看到的差不多吧。

兩年前去了秘魯以後,認真的覺得人就是人,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有著什麼樣的文化,最終都會面臨同樣的需求,依靠著相似的方式來生活。日常的風貌或許大異其趣,但背後的本質卻是相通的。

B說,歐洲的話,一定要帶好大瓶的水與泡麵。S也說一定要帶泡麵。然後更多的人不斷地、認真地、真誠地告訴我:「一定要小心扒手!」彷彿我即將去的地方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一樣。

今天下班時,在螢幕上用A4紙貼了公告:「下次進辦公室日期:10/30」。桌上稍微收拾了一下,把水果吃一吃。今天很完美的沒有留下任何電報需要交接回覆,也沒有任何CASE需要後續處理,孑然一身的展開為期半個月的長假。心曠神怡。

如果沒有旅伴的話,我想我一個人應該不會想前往這麼遙遠的地方旅行。那些旅途中的喜悅、興奮、恐懼、焦慮與疲倦,可以一個人獨自體會的都已經確實經歷過了。希望這次能帶來全然不同的感受。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狂風暴雨過後的安靜

昨天為止還是狂風暴雨,今天風停了,雨也停了,溼氣還是很重。走在街道上,像是狂歡派對結束後的寂靜,有些空曠。

或許因為過兩天就要去羅馬,所以今天上班總感覺輕飄飄的,像是浮在半空。趁著上班的空檔把一些住宿與交通的資料印出來整理好,確認一下行程安排,就像是每一次長途旅行前會做的事一樣。

昨天晚上在研究洗衣機。繼解決了進水的問題後,又解決了脫水的問題。小洗衣機不夠力,衣服大概只能放水槽的一半,太多的話根本轉不動,太厚重的衣服也轉不動,可能以後要改成一兩天洗一次。

浴簾棒極了。在特力屋挑得有點貴的浴簾,配上S型掛勾,現在洗澡沖澡完全不用擔心蓮蓬頭的水噴濺出去造成到處溼透透的問題。

還沒試用濾水壺。也還沒買大時鐘。

鑰匙在安裝了無痕掛勾以後,安穩的掛在應該出現的位置,很好。

昨天將電腦組裝起來,搭配電視,放在客廳的系統櫃這邊。或許不是一個最佳的位置,但可以直接將電腦畫面放到電視上,也可以用電腦的光碟機播放電影,省了另外購買播放器的錢。

走了快二十分鐘,在南崁的燦坤買到了無線網路卡,於是我的桌機終於可以上網了,可喜可賀。電腦可以上網後,好像一切都完成的差不多了。

日常生活不是一蹴可及的事。必須要靠一點一點小東西,慢慢規劃,慢慢積累,勾勒描繪出生活的樣貌。不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解決,慢慢逼近理想。

行李還沒收。

昨晚出發的友人,已經到羅馬了。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再見台北,你好南崁

在那之後發生了很多事。

九月底打完那篇網誌,當天晚上便已將所有的電腦與其周邊器材打包完畢,開始進入搬家地獄。

本來想請開車的朋友幫忙,但後來覺得實在太麻煩人家,而且「東西看起來也不多」(事後證明當初估算得太輕鬆),距離入厝還有大約十天的時間,就每天早上搬一箱東西過去,最多晚上再搬一趟。

頭幾天進行得非常順利。第一階段大概清出了七箱。第一天早上就挑戰了最大箱的電腦主機,雖然扛得時候不時的需要在路邊休息,但也這麼一步一步的扛上客運到南崁。第二天早上搬了螢幕,晚上打鐵趁熱又搬了幾箱東西過去。房間的雜物、衣物、床具跟盥洗用具都還沒處理,但非常樂觀。

本來想說南崁有特力屋,有什麼要採買的就近採買最省事。於是找了一天想先看看家具,順便買電磁爐跟平底鍋。殊不知家具出乎我意料的貴,電磁爐與鍋具都沒賣。晚上回到台北不甘心,查了最近最大家的全國電子,硬是將店內最後一台飛利浦電磁爐扛回家。

中秋放假當天,在友人的建議下,去逛了台北的IKEA,在台北小巨蛋的敦北店。神奇的是我從來不知道台北有IKEA,這點倒是有點汗顏。

IKEA真的很好逛,充滿各種讓人花錢的理由。設計良好,顏色鮮豔,且充滿美感的家具跟各種家用品,豐富了人們對於家庭生活的想像。不得不說,在設計上,IKEA著實高了特力屋一個檔次。但依然沒有看到價位與功能都符合需求的鍋子。只好轉戰隔壁的宜得利家具。宜得利家具裡,找到一款三顆星塗層、IH爐適用的平底深鍋,雖然價錢加上鍋蓋之後小爆預算,要一千多,但因為剛逛完IKEA,覺得好像還可以接受。

中秋節晚上回阿嬤家烤肉,打麻將手氣出乎意料的好,糊了一把自摸四暗刻,加上莊家就拿了十台。值得紀念。

因為預計八號晚上要回宜蘭,十號早上直接回南崁準備入厝請客,所以七號突然就變成我最後一個在台北的晚上。六號晚上想通這整件事後,變成七號不得不把所有事情處理完。

就算事前已經搬了不少東西過去,七號當天依然崩潰。東西雜物收一收,結果又搬了三趟,才將寢具、衣物與盥洗用具搬完。打掃了台北的房子,用掃把與菜瓜布把房間好好清掃一遍,把電視歸位。南崁的房子因為奉令須等到入厝當天才能把東西歸位,只好先作基本的掃地拖地。

七號晚上回台北後,房間就像是我第一天看到它一樣沒東西。因為電風扇也過去南崁了,所以特別開了冷氣,慶祝我最後一個在台北的晚上。冷氣吹起來好涼好舒服。邊吹冷氣邊看MOD的高清頻道,享受著最後一夜,也為搬家告一段落小小慶祝。

八號上班完就風塵僕僕的趕回宜蘭。在宜蘭兩天,把大行李箱與一些冬衣都整理出來,一次帶回南崁。為了十號的入厝請客,還特別帶了家裡的電鍋去。雖然扛著電鍋從宜蘭到桃園很遠很重很累,但事後證明是絕對值得的。

九號特別去羅東早市逛街。買了一個二十元的盤子,還買了一些簡單的廚房用具。如果不是忍到早市買,直接在HOLA或特力屋買盤子,那麼一個盤子的成本會是好幾倍吧。

十號這天終於來了。盼了十天的入厝。早上時間一到就開始把大型家具歸位,地板稍做打掃清潔。下樓去找住委會登記新遷入戶。中午買了肯德基的豪華特餐回去拜地基主。也買了些餅乾去拜附近的土地公廟。

下午一點多去採買,買到兩點多,本來以為時間還相當充裕,不要太早煮怕涼掉,就想說不然先把該切的東西切一切來備料好了。但是廚房新手就是廚房新手,完全沒有好好規劃備料需要處理的食材量,切了一堆東西以後,才發現根本不用用到這麼多食材。備料花了太多時間,所以直接接著進入料理的程序。

雖然之前已經有做過意象訓練,也將所有的步驟打成一張A4的菜單流程,但實際上場時還是顯得手忙腳亂。九十分的菜單,八十分的食材,卻只有六十分的烹調手法。最後很多菜餚的結果不如我當初預期。

當天原本預計六點開飯,本來想說煮到五點多,洗個澡,稍微整理下東西,再清爽的出門迎接客人。沒想到從兩點多站在流理台前,一路煮到五點五十五分,花了十分鐘洗澡,才匆匆趕去樓下幫大家開門。簡直狼狽不堪。不過因為當天晚上都是太熟的人,所以就算沒有很好吃,也是蠻捧場的吃了不少。

因為禮俗的問題,所以入厝當天客人只能帶東西來,不能帶東西走(包含剩菜剩飯,但隔天又可以)。因為不確定到底還有什麼禮俗沒提到的,就把大家直接送走,乾脆一個人處理善後。先把還吃得下的東西吃完,吃不下的就當作廚餘。收了桌子,洗好碗。再把地掃一遍拖一遍。躺在沙發上滑一下手機放空。

洗完澡,躺在床上。這是我第一個在南崁正式的夜晚。房間跟之前比起來空曠太多,有點不習慣。窗外的風好涼,傳來底下中正路的車聲。床雖然還是雙人床,但由於房間的空間變大,導致床也跟著變大的感覺。躺了一下,覺得不放心,於是又去確認了一下該關的東西都關了,門也鎖了,才又躺回床上。

第一個晚上,沒有睡得特別香甜,也不算不穩。卻帶著深深地疲倦。心裡想著,整件事終於告一段落了。

幾天以後,我才參透了水管爆掉的洗衣機的用法,洗了第一次衣服。洗了幾天的冷水澡後,直到今天水電師傅才來更換成新的電熱水器。新申請的中華電信網路也在今天裝好。還買了裕簾、無痕掛勾以及濾水壺的濾心。

搬家花了很多錢,都是為了一點一點填補對於生活的想像與現實的空缺。在挑選採買時,想著到底「過日子」與「過生活」對我來說是什麼。如果有一個藍本,是參考人生哪個階段的生活樣貌。後來想了想,應該最後還是會回到童年時在蘇澳的回憶吧。無意識追本溯源,最初對於生活的認識,即是來是最初的生活。

認真希望能夠在那邊多住幾年。搬家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