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破窗理論

美國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凱林(George L. Kelling)兩個研究犯罪學家在1982年提出了「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該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當窗戶破了沒人修理,路人經過後一定認為這個地區是沒人關心,沒人會管事,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因此引發更多人打破其他的窗戶,於是從這棟大樓開始蔓延到整條街,擴散到其他鄰近街道。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

破窗理論在公共行政及管理學上經常被拿來引用,與這個理論相反概念的是「小花理論」,該理論的故事出自我國的國中的教科書,內容是說一個邋遢的年輕人,住在一個凌亂的房子,某一天有人送給他一朵小花,他放在書桌前靜靜欣賞,為了這朵小花他找到一個花瓶將它供養,可是他發現他的書桌實在太髒了,於是他開始著手整理他的書桌,接下來他發現他的房間與整齊美麗的書桌不搭配,於是他也將他的房間整理乾淨,最後他照鏡子發現自己披頭散髮鬍鬚太長,於是他也將自己重新梳洗乾淨,最後整個人與環境都煥然一新。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沒有天空的鳥兒不懂飛翔

或許是因為十八歲了

從高三開始

奇怪ㄋㄟ:一個日本女生眼中的台灣

這本由青木親自寫作、翻譯、繪圖、設計的圖文書,就是她寫給台灣和生活在台灣她深愛的台灣人的情書。書中生動活潑的描寫了她在台灣的生活情境和觀察,一個哈台的日本人,告訴你她眼中的台灣,還有台灣和日本的文化大不同。透過她的描繪,日常的食衣住行,甚至唱KTV、喝喜酒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情事,都有了不同以往的的新發現。

這是本我今天看的一本書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美國史丹佛大學曾經舉辦一個爾後變得很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邀集一群小孩進入房間,發給每人一個可口的棉花糖,小朋友可以選擇當下吃掉,或是等十五分鐘、工作人員回來之後,就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數年之後,實驗人員追蹤這群小孩,發現當時掙扎得比較久才投降、或是根本能忍住不吃而終獲兩個棉花糖的小朋友,在學校的表現都比較好──不只是課業,包括與人相處、處理壓力的能力等等。

以上這段故事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快樂

有時候一些還沒考上的朋友會問

「你都考上了,應該很閒很快樂吧?」

2007年6月23日 星期六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