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最好的幾年

「你在南方的艷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星期五晚上,在高速公路上塞了一小時多,到了士林捷運站已近八點半。又回到了下了班就是天黑的生活。匆匆步出捷運站,想著隨便吃點東西就盡快回家休息。所謂的「一個人住」,就是打理生活的一切,自07年上台北讀書開始,一個人住的日子轉眼也快邁入第十個年頭。許多事都在轉眼,轉眼又要準備過農曆年,轉眼身邊的同學好友紛紛結婚生子,轉眼已經快要三十。

三十,如果人生活到六十歲來看大約是個分水嶺。過了三十,人生的仲夏,等待在前方的只有秋天與冬天。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許多人準備找個一起共度下半生的伴侶,然後將剩下的人生走完。

而我所想著的則是:現在,也許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幾年,很可惜沒有跟某個特定的人分享或一起度過。我腦海中出現電影鬥陣俱樂部最後一幕的那句台詞,男主角對女主角說:「我很抱歉,妳在我人生中相當奇怪的時期遇見我。」(I'm sorry...you met me at a very strange time in my life)然後大樓開始爆炸的場景。

未來幾年,或者以後,可能也會過得不錯,好好守著這份薪水確保衣食無虞,也或者比較差。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重現現在這段時光的自己。最好的時光。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久美子的奇幻旅程》

這是一個關於29歲獨身獨居的老OL(其他年輕妹妹都25歲就結婚了)不顧一切,用盡所有方法,隻身前往美國尋找藏在鄉間的寶藏的浪漫故事。

如果一切是這麼美好就好了。

當我們提到一般人,或者普通人,背後包含很多隱藏的前提,像是「具備有正確理解他人,以及正確被他人理解的能力」,具備這樣的能力才能在普通的社會過著普通的生活,完成那些社會給予你的期待,最後幸福的終老一生。那如果其中一項條件不符合,或者全部都不符合的人,是生活在什麼樣的一個世界。


以下有劇情雷的閒聊,可看不影響觀影


因為懶得打太長,直接用條列式偷懶

1. 電影分成久美子還在日本,以及前往美國之後。前者雖然語言相通,但卻無法融入社會,後者語言不通,也沒有人能夠正確瞭解她想傳達的事。會有文化隔閡的人,不過在哪裡都會有文化隔閡。

2. 久美子與母親通過三次電話,第一通久美子完全不想跟母親講任何話甚至還撒謊。第二通久美子已經到了美國,覺得無助想要跟母親說話。第三通久美子的信用卡被停卡,一個人在美國孤立無援,只好指望母親匯錢過來,結果被母親大罵。這三通電話的最後都是以母親提到希望女兒搬回來住,趕快結婚,跟正常人一樣繼續人生作為結束。可以細細品味三通電話的心情。

3. 導演的畫面幾乎都是緩慢的推進,或者靜止不動,像是刻意逼迫觀眾去凝視久美子的任何細微表情與動作,無法迴避。有些畫面則是刻意讓鏡頭跟隨角色一小段,然後鏡頭突然停住,角色在鏡頭外,然後再返回鏡頭內,來呈現久美子內心的轉折。

4. 本來久美子要在出發前讓寵物兔兔重獲自由,但兔兔不願離開,或者說無法理解「重返大自然」應該是怎麼回事,最後久美子選擇將兔兔刻意留在即將開走的電車上,讓電車將兔兔載走,就像久美子一直只能消極回應某些事。

5. 整部電影中99%以上的時間,久美子都是面無表情,或者表現出有口難言,或者眉頭深鎖的臭臉,也是非常厲害。

6. 當美國警察請久美子吃飯,還買衣服與鞋子給她讓她保暖,跟她說他會幫她時,她回應的方式是親對方一下。「學習如何與其他人一樣來適當地回應他人的善意」這需要學習,也有人學不會,更有人根本完全無法理解。我有時也覺得自己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適當地回應他人,太困難了。

7. 努力完成與漂亮地回應社會所賦予的期待與角色責任,是順利融入社會的象徵,有些人做得很好,但有些人卻做的一團糟。若我們將自己或想像的自己放在人生地圖座標的原點看待其他人,會認為努力工作,結婚生子,賺錢等等的事不是應該要是人生的重心嗎?然而有的時候我們也沒想過,對於有些人,他們的人生地圖座標的原點,可能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對於這世界的理解,人生的方向,想要完成的事也截然不同,那麼這些人是否注定一生都只能模仿其他人的樣子活著。

結語,看完之後,我還是無法完全整握兔兔與寶藏在電影中全部的意思,以及在找到寶藏之前那個偽裝的寶藏。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到底最後導演會不會讓久美子找到寶藏,會不會花篇幅敘述找到寶藏之後,該怎麼回到過去的生活,但結局還算是滿意的,也許拍到這裡就好了,剩下的也不重要了(會認為重要是因為你不瞭解久美子!)。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河底的沙

昨晚與蓉下班後相約饒河街夜市。在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之後,又再次約出來吃飯。彷彿重現我們第一次相約時的狀況,我先下班,前往夜市等她,在松山捷運站滑著手機,然後她降落,從公司搭乘交通車回到台北,再風塵僕僕地趕來。

多少能猜到是為了將生日禮物拿給我,才特地在這麼艱難,兩人都上了一整天班的平日晚上相約。如果能夠在假日中午相約也許會更好,挑個兩個人都放假的時候,安排一下行程,輕鬆的度過。但那樣的假日,那樣的美好午後,是保留給情人,或者家人,或者其他更重要的人。也許吧。

男人在去年初求婚以後,就一直沒有動靜。下一步在哪裡,什麼時候該前往兩人共同的遠方,沒有達成共識。或許是出自於她對於家庭的渴望,或許是出自於男友的被動,使得她在談到這部分的事情的時候顯得格外的疲倦。就算不用特別的去感受也可以觀察到的疲倦。男方的沉默到底是可以被接受的美德,還是只是愚笨的表現,或者懶惰的偽裝。這個答案似乎只存在那張永遠不懂得在適當的時機開口的嘴裡。

「如果今年沒有答案,我就要分手。」蓉這麼說:「最近也認識了一個男生,很犯賤的很想跟他一直聊天,但對方已經有女朋友了。」如果老調重彈的說著「妳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實在沒什麼意義。一切陷入一種兩難。如果去看見自己之所以這麼焦急不安的原因,或許會發現與自己追求的目標其實沒有絕對的關係,那麼我們還能不能夠讓自己繼續努力(關於結婚組成家庭)。

吃著海鮮,幾乎一句搭著一句地聊下去。在下班之後赴約之前,我坐在租屋處,想著到底該用什麼樣的心情來面對她,會不會有那種令人尷尬的沉默出現,又或者兩人沒什麼話好說,只是匆匆的將想講的話說一說就分別。這些情況都沒有發生。

當她說著分手後該找個新的對象時,她的眼神看向我,而我只敢避開看向他處。那或許是昨晚相約最關鍵的一秒鐘,而我,對於回應她的詢問,完全的逃避作答。或許是打心底覺得那可能只是對於男友的不滿的一種宣洩,而不一定帶著真心。有的時候人都是需要出口的。只是誰應該承接誰的情緒?

一開始湍急的河流,越接近海面,流速也會逐漸趨緩。本來帶得動的許多東西慢慢沉澱,成為河底的沙。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要分手

「總之就是反悔了對吧。」看到相關訊息出現在臉書上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這樣。絕大部分的臉書好友在分享文章後,都是帶著祝福的話語。很有趣。交往九年,結婚兩年,深深愛著對方的靈魂,卻沒辦法接受對方的身體,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分開。

如果同樣的故事放在PTT上,大概會是這樣:「網友發問另一半表示分手的原因是愛著對方的靈魂,卻沒辦法接受對方的身體,請問是什麼意思。」然後底下的推文一定會出現一堆「你是綠巨人?」、「綠光戰警4ni」或者「期待著一個幸運~」。可以預期風向一定會亂七八糟的。

到底愛情能不能夠反悔?如果到了婚姻的階段,還有沒有權利反悔?如果尊重每一個人不愛的理由,認為可以接受,那麼針對「高離婚率」需不需要視為問題?(總不會有人檢討情侶分手率過高吧)如果婚姻不該視為兒戲,那麼是不是只要成熟理性的分手,給出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理由(坦承面對自己的性向),就算「反悔」了也沒關係。

發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麼?爭取大家的祝福與諒解?自己的婚姻與決定為什麼需要出來解釋?就算是公眾人物也沒有必要為所有的事情解釋。何況能夠講出這麼勇敢的理由的女生,我想就算全世界都不支持不諒解,應該還是可以很勇敢。我只希望她不要解釋。也許哪一天,離婚也要如結婚一般辦一個婚禮。離婚儀式上,夫婦同台宣布此後兩人結束夫妻關係,也祝福對方往後的人生幸福。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那些山啊水啊的

那些山啊水啊的。

如果要爬上一座山,應該準備什麼。如果要緬懷失去的青春,該怎麼做。如果,要挽回一段感情,又該犧牲什麼。雲在天空飄,飄向遠方的國度。彷彿一艘船,將這個國家所有還來不及帶走的東西一併帶走。

旋轉的眼睛是上帝的眼睛。上帝的眼睛看著這座島嶼,熱帶無名擁擠的小島。上面的人的笑容與哭泣,他們的自相殘殺,他們的無力。如是說。

跳脫出又被其框架侷限住,生活是一張巨大的網。我們生活在宇宙之中,但宇宙卻一無所有。遙遠的銀河系是異國王子的故鄉,金色頭髮伴隨著飛行員直到死亡。玫瑰正尖叫著,狐狸已經遠去。靈魂在一個又一個夢境中輪迴轉移,最後變成那塊石頭。

海上的旅人等待著回家的訊號。航行於宇宙空間的帥氣太空船,墜毀於赤色大地。飄移的閃光是未知的生命,卻沒有比我們的手機更未知。於是人們同樣在一無所有中交換故事,面對著螢幕的光火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