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6日 星期六

關於知識分子

下面那篇

是我一堂課

名為「道德思考與判斷」的討論題材

老實說

讀這篇時

心有戚戚焉

那一刻

彷彿文中的主角就是自己

一個理論上是知識份子的人

。。。。。

真的覺得很感傷

文中的主角

接受了父母的期待

接受了家庭的期待

接受了社會的期待

而他的確也完成了這些期待

但到頭來

這卻成為一種悲哀

甚麼時候開始

他和他們不再有共同的話題

不再關心同樣的事

似乎

已成為了兩個世界的人

。。。。。

猶記得以前不知聽誰說過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只要努力讀書

都有機會從底層爬上來

有人說

這個社會已不再有階級

但事實不盡然

階級仍舊明顯

而我們汲汲營營也就是希望能擠到上頭去

讀書考試賺錢

我們所做得一切都是為了能離開我們本來會成為的樣子

而當我們真的遠離了

卻開始難過為何離得這麼遠

已到了無法觸碰到的遠方

我們應該做什麼

我們正在做什麼

。。。。。

印度的人口是我們的好幾倍

而他們的人口素質呈現金字塔的樣式

只有百分之一 二的人能站在頂端

而由於階級的存在

往上爬似乎成為了所有人應該去努力的目標

也常常出現全家人犧牲只為了能把一個人往上推

這樣對他們來說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然

比較文中的情形

這對他們來說似乎不成問題

如果這件事沒錯

他可以心安理得

那如果這件事是錯的

又是誰或什麼抹煞了他的罪惡感

當我們為自己的行為找到理由之後

一切都可以成為理所當然

納粹屠殺猶太人

日軍屠殺中國人

也許

在文章的前半段

當主角在跑步時

他也曾覺得事情不應該是這樣

但他還是繼續跑了

是父母對他的期待使得他有理由合理化這種罪惡感

那一刻

他相信

我們都有一個崇高的目標

為了那目標不論犧牲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

。。。。。

我會成為這樣的人嗎

抑或是說

我已是這樣的人了

我感到罪惡

是因為我的確也這樣想過

覺得讀書比較重要

在高三那段時間

我也曾多次以讀書為理由

婉拒了去醫院探爺爺的病

總覺得如果大學沒考好

那反而結果會更糟吧

雖然說那時的自己後來有想通了這件事

有花時間去探病

但照顧的事始終我都沒有插到手

家族方面其實也沒說什麼

那時

在確定錄取後的不久

我爺爺就去世了

還記得我在喪禮上想了很多

那七天

讓我真的懂了些什麼

我是考上台大沒錯

很好

那又怎樣

又如何

很了不起嗎

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問題

如果那時我選擇了另一條路

那現在的我會怎麼看當時的選擇

我不知道

只覺得

這件事會成為我一輩子靈魂上的烙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