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所羅門的偽證:裁判》

在霸凌當中,通常會有「霸凌者」、「被霸凌者」與「旁觀者」。電影中所有的主要角色都處於某一個位置。

比較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柏木同學與神原的關係。這當然是整部電影裡面很關鍵很關鍵的一個謎題。故事安排在最後,神原才在審判庭上將他與柏木的關係娓娓道來,也說明了柏木同學死亡事件的真相。柏木與神原,對比到樹理和松子兩人,原來同樣是建立在某種情感勒索與言語霸凌。

涼子和森內老師兩人,同樣選擇了旁觀者的角色。前者是對於大出霸凌樹理和松子兩人時因為害怕而選擇袖手旁觀,後者則是對於鄰居夫妻吵架,丈夫霸凌妻子袖手旁觀。涼子因為旁觀遭受柏木同學的質問,所以最後決定進行裁判找出一切真相來停止傷害,而森內老師因為旁觀,卻被鄰居太太惡整攻擊(也許鄰居太太有點類似大出的心態)。

我看到涼子旁觀遭到柏木同學的質問時,多少會感覺到這樣的旁觀卻什麼都不做好像是錯的,但看到森內老師旁觀的時候,卻第一時間在心裡冒出「啊啊面對這樣的事情也是沒有辦法的」的念頭。一種很理智的思考方式,在瞬間理解到如果介入的話好像會很麻煩,所以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已經變成徹頭徹尾的大人了啊。

森內老師與柏木同學兩人之間的描述反而偏弱。也許原著小說當中有更多的描寫,但電影中就只是由森內老師簡單帶過:「我沒有辦法理解他的想法,所以將他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只有這樣嗎?

在這次事件當中辭職的人有三個,分別是森內老師、北原老師跟校長。在日本,我想離開工作岡位是非常大的一件事,甚至在隔壁鄰居太太最後對著森內老師道歉時,她直接了當的對著森內老師說:「對不起,我毀了妳的人生。」確實如此。

校長在審判當中也有出庭答覆檢方與律師的提問。涼子將所有想問的事情,包含了「在處理過程中,只是想盡量將事情壓下來」、「處理媒體的方式不恰當」還有「對森內老師的誤會」這三件事情都一口氣對校長提出質疑。於此,校長沒有找任何藉口推諉,反而真實的表現出內疚並且承認自己的疏失。

提問最後,涼子以學生的身分告訴校長,他們還是很感謝校長想要保護學生的這份心情,於焉,體育館內全體學生都起立敬禮。對於校長來說,心裡牽掛的事情終於可以放下,也可以好好面對之後的路了吧。

故事中大出和樹理兩人是極為相似的,兩人需要放在一起看。

大出在家庭當中時常被毆打或者不當對待,一方面也選擇在學校霸凌別人。樹理被大出還有其他同學霸凌,又同時以尖銳的言語刺傷願意陪在她身邊的松子。這樣的兩人卻還是有著一個人願意真心地守護著他們。大出最終決定出庭接受審判,證明自己的無罪,是因為想讓關心自己的母親放心,當松子終於意識到樹理是騙她的時候,松子對樹理說:「也許大出是惡魔,但我們這樣比他們更糟。」松子是樹理心裡最後的依靠。

相較於大出家庭環境中父親不斷施以拳腳暴力,甚至放火燒掉自己家裡詐領保險金,使得大出對這個世界產生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感。樹理的角色設定就不同。在整部電影當中都是缺席的父親,還有總是摸不透女兒想法的母親(甚至落入自己的小世界裡),也許正代表著樹理不信任這個世界的原因。

當審判開始的時候,審判長說了:「今天的我們不是來定任何人的罪的。」每一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罪告解,每個人都需要真相。

在審判庭上,佐佐木警員承認了自己調查上的疏失,校長承認了處理過程上的疏失,森內老師承認了對於柏木的漠不關心。

大出在面對神原的質問,第一次在所有人面前承認自己的過錯,樹理雖然選擇說了謊言(涼子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樹理!),卻也在保健室裡對涼子坦白這一切。

神原說出了一切的真相。柏木與神原的故事。

當柏木已經不去上課,獨自一人在家裡一段時間,他要求與神原玩遊戲。他叫神原前往與原生家庭有重要回憶的地方,並且感受這一切。柏木原本希望神原感到無止盡的愧疚與痛苦。然而,神原卻在那些痛苦的回憶當中,想起了一些家庭當中美好的回憶。

柏木死前對著神原說:「你這個殺人犯的孩子,你怎麼還能活得下去。你長大以後,還會做出跟你父親同樣的事,殺了你兒子的母親,然後留下七歲的孩子。如果我是你我就早就活不下去了。」但神原卻告訴他:「無論如何,我都想選擇活下去。」雖然,柏木試圖對神原進行最後一次的情感勒索,甚至以自己的性命作為要脅。但神原還是選擇離開。也導致了柏木的死亡。

這是神原的罪。

他的父親在看守所時,因為沒有勇氣面對審判,選擇自殺來企圖為自己的罪付出應有的代價。所以神原一直認為自己應該對於柏木以及其他所有事情的發生付出責任與應有的代價,他直視審判長的雙眼,要求將他定罪。

涼子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的罪,都有需要付出的代價。涼子也對著所有人坦白自己在樓頂上看著樹理被大出等人霸凌時的故事。她也曾經在面對柏木的質問的同時,覺得無比愧疚,甚至想要以死亡解脫。雖然如此,但更重要的是:「無論如何,我都想選擇活下去。」

坦承自己的罪,追求了一切的真相以後,就是為了想選擇活下去。生的意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