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巴黎野玫瑰》

本來沒打算要去看這部電影,後來剛好有同事約,就去華山光點看了這部片。這是1986年的片子,現在算是經典復刻導演版,全長三小時五分,破了我看過的電影裡面的最長紀錄。電影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精采,從一場激烈無比的全裸床戲開始,一直到貝蒂被佐格悶死在醫院的床上(完全爆雷!!),整部片的劇情確實花心思的試著描繪了某種青春的樣貌。

電影裡面的青春,並不像是其他電影或者文學作品,甚或是一般動漫作品所熟悉的青春。現在許多作品提到的青春,大多都是青少年的求學生涯,學校生活的時光等等,但這部電影裡面的青春不是這樣。這部電影裡面的青春,是一種從Boy到Young man的感覺。

我們可以看到貝蒂在整部電影裡,在佐格的見證下,不斷嘗試要成為他人眼中,社會眼中的成熟的人,開始工作,開始負起責任,開始成為母親養育孩子。但每一次嘗試的結果都是失敗的。就像佐格在電影裡面講說,他覺得貝蒂奔放的靈魂像是野馬一樣,幾乎無法停止在某一個地方,只能注定一生騷動不安。

電影一開始她離職跟佐格同居,因為她的前餐廳老闆不斷性騷擾她。她朝著海邊小屋房東的車子潑灑粉紅色油漆,只因為房東以汙辱人的方式對她男人說話。她用叉子攻擊餐廳客人,還攻擊將佐格小說稿退稿的出版社編輯,只因為她無法成熟到違心忍受這一切(屈就於工作與他人的價值觀)。最後她試著懷孕,試著擁有自己的孩子,卻因為第二次檢查是陰性的結果,所以徹底的崩潰。成為母親是她最後的嘗試,也是她想試著對世界證明就算無法融入這個世界,無法成熟,還是能夠藉由孩子將自己的存在傳承下去,但她失敗了。

貝蒂,與她狂野奔放的性格以及性感的身材,作為青春成長的痛苦瘋狂,成為一種譬喻。

當然不可否認貝蒂也有可能是作為佐格與他寫的小說的另一面。佐格有其認分的一面,為了讓女友留下來答應粉刷所有的海邊小屋,當女友在餐廳受委屈時出面解決,當女友弄傷編輯時出面解決,最後試著用各種方式彌補貝蒂失去孩子的傷痛(不惜去搶劫)。這些幾乎可以說是過多的容忍跟寵愛,對比佐格面對雜貨店老闆娘的誘惑時,義正嚴詞的拒絕,並講出人生不可以如此放縱自己的慾望,顯現很大的反差。

貝蒂在佐格生命中出現的意義,如同她發現並閱讀了佐格的小說,也堅信這個男人的才華,努力將手寫稿用打字機打出來,再寄給每家出版社,甚至還不斷提醒佐格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低估自己。貝蒂就像是為佐格的生命保持著活著的熱度與意義,還有對於追求夢想的動力。貝蒂整個人生的過程都像是在自我燃燒,而且還是熊熊大火,最後燒盡在醫院的病床上,而當她燒盡自己的那一刻,佐格接到了出版社的電話告知願意協助出版他的作品,電影的最後一幕也停在佐格終於願意(能夠)坐下來開始繼續寫作。

整部電影,當佐格與貝蒂兩人放在一起看時,可以看到佐格的生命最後向上提升,而貝蒂的生命最後則是走向了破碎毀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