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2015秘魯行之六:Pisac

旅行倒數第二天。每過一天,都覺得自己更靠近這個國家,卻也覺得自己越來越遠(準備要回台灣)。很難真正說出已經習慣或熟悉這樣的話,每天早上醒來,身處在異地的這個現實還是如清晨的冷空氣一樣凜冽。於是在夢境之後,會覺得現實反而更像是夢境,尤其我在這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

今天預定的行程是去Pisac一日遊,參觀傳統市集與山上的遺跡。事前規劃時,本來沒有打算離開庫斯科的。怕是離開這個城市,有遙遠的拉車距離,且害怕多生事端。然而當下人已經在當地的時候,卻又覺得如果都已經跑這麼大老遠了,還在意這麼短(相對來說)的距離而錯過,似乎有點可惜。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昨天搭公車前往近郊遺跡的經驗太完美,使得前往Pisac這件事看起來比想像中的還要簡單許多。

在Pisko & Soul的早餐相較於Atawkama是豐富許多的。主食部分有切片的白吐司,旁邊附有烤土司機,如同Atawkama的烤麵包,以及穀物麥片(綜合穀物麥片,不像一般盒裝的那種單一麥片,有小米之類的東西在裡面)。醬料部分同樣供應了草莓醬與奶油小圓球。飲料則供應柳橙汁,牛奶,咖啡還有各式草茶。比較特別的是櫃台人員可以讓你選擇要煎蛋還是炒蛋,現做給你。我看到牛奶簡直見獵心喜,一連吃了幾碗的穀物麥片配牛奶,結果後來成為一整天痛苦的來源。

我在前幾天的時候雖然吃了許多當地的食物,但出乎意料的腸胃並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反而表現良好。這一點讓我的信心完全膨脹,以致於看到牛奶太開心,竟想在外國挑戰自己的牛乳不耐症。想當然耳,我的腸胃狠狠地婊了我一頓。其實一早出門走沒多遠,就明顯感受到腸胃的不適。當下也不敢大意,馬上繞路前往之前購買觀光套券的那個地方使用公家機關的廁所。好像把該出來的東西全都放出來之後,才前往昨天搭車的地點搭車。

雖然是只走過一遍的路,但卻出乎意料的能夠立刻辨別出來方向。相較於初來乍到時的陌生,已能夠藉由幾條主要的道路街區來分辨自己的位置。於是毫無障礙的走到昨天的公車站。途中在比較遠離觀光區的地方看到一小群人,看起來也是在找路,結果一問之下同樣都是要去公車站,就請對方跟著我一起走。

對方是一小群從加拿大來的遊客。有人會說西班牙文,詢問當地人也沒什麼障礙,但對方卻選擇直接相信我帶的路。可能我會說英文這件事也讓對方覺得比較熟悉吧。稍微交談後,對方對於我來自台灣且一個人到祕魯旅行這件事感到佩服。如果我今天在東南亞遇到一個獨自旅行的歐美人士會感到佩服嗎?好像也還好。

抵達公車站後,跟對方提到如果四個人一起找一台計程車,共同分擔車資也許並不會太貴。但可能是因為當地的公車太便宜,也可能是因為計程車沒什麼殺價的空間,總之對方最後還是跟我一樣老老實實的等公車。我本來預期會看到像昨天一樣上面直接寫著目的地是Pisac的公車,結果連問了好幾班都不是,正覺得有點不安時,就被旁邊一個大叔叫住,他邊喊著Pisac邊指著後面一點的白色小型休旅車。看起來應該屬於私家車的一種,沒掛牌的,但到這邊膽子早就大了起來,跟車掌小弟打過照面確認目的地以後就一個人直接上車,而車上只有我一個外國人。隔壁坐著一位衣著稍微講究打扮過的大嬸,跟我講了車資,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車費收不到三索爾,我想計程車很難相提並論。

休旅車慢慢駛離庫斯科,開過昨天下車的近郊遺跡,繼續往北方的方向前進。沿途是已經習慣的祕魯鄉村風景。仍然有許多的人在我無法理解的地方下車,然後也有許多人在我無法離解的路邊揮手攔路上車。對於當地人來說總是能夠輕易分辨什麼車是可以攔下上路的,對於外來遊客來說要能夠達到輕易分辨可能有一定的難度。

天氣依然好得不可思議。

經過一小時左右的車程抵達Pisac,比起之前去馬丘比丘的那種乘車時間,一小時多簡直是一眨眼的長度。下了山路之後抵達位於山谷低地的小鎮Pisac,司機大哥把我們放在路邊隨即揚長而去。因為沒有事先準備Pisac的地圖所以不太知道方向的時候,馬上就有路邊的大叔用生硬的英文跟我喊了Market,然後指了指前方的方向。我想那種遊客的茫然表情他們一定非常熟悉了。

逛Pisac的傳統市集以前就想到可能會需要水,所以直接走進經過的小超市(不是庫斯科隨處可見的柑仔店,而是稍具規模的小超市!)選購。這邊的水很奇怪,雖然是透明液體在寶特瓶裡面,但還有分成一般的瓶裝水,以及瓶子上面多印了GAS,加了二氧化碳的無糖氣泡水。一開始結帳時沒有意識到,想說隨便拿一罐水,結果店員機警的提醒我這是有GAS的(用西班牙文,不要問我為什麼聽得懂,有時候就是能夠大概理解對方的意思),問我要不要換,我就再拿了一瓶普通的瓶裝水一起結帳。只能說無糖的氣泡水喝起來感覺超級奇怪,心中有一點期待是喝到雪碧的味道,但真的一點甜味都沒有。還是能感受到氣泡水通過喉嚨時所帶來的屬於碳酸飲料的那種刺激感。不太喜歡。

Pisac傳統市集的的範圍除了城鎮中心的正方形露天區塊以外,還有延伸幾條街出去。先前往旁邊iPERU的資訊站取得Pisac的觀光地圖(取得當地地圖超級重要!),也順便詢問相關的問題。櫃檯的女士起先用相當流利的英文回覆了我關於Pisac傳統市集和遺跡的基本問題,當我問到剛才在路上聽到的音樂聲跟遊行隊伍的時候,她只能大概跟我表達意思是說好像是當地宗教的儀式或慶典之類的,於是也沒有為難人家,就決定自己看看。

在庫斯科跟熱水鎮已經逛過不少紀念品的小攤販,對於這邊主流的紀念品樣式大概有個概念。Pisac傳統市場賣的東西也不脫這些基本的品項的範疇。首先是小羊駝鑰匙圈、皮製品的庫斯科或馬丘比丘圖案的磁鐵、生鏽的祕魯古錢幣、硬質的乾燥瓜類上面有一些圖案的雕刻,與一些祕魯或庫斯科字樣和圖案的鑰匙圈。這些基本上價格便宜且款式很多,相當適合買來當作紀念品分送給大家。

再來是一些石頭做的雕像、用石頭刻成的西洋棋或某種不認識的棋類遊戲、能夠發出很像鳥叫聲音的鳥笛、祕魯傳統樂器(排笛)和音樂CD、印有祕魯或庫斯科或羊駝圖案的T恤,還有一些銀製品或純銀壓框的首飾耳環項鍊。關於銀飾品以及首飾的部分可以看到許多祕魯以及印加文化相關的象徵,像是納茲卡圖騰,BuchaMama的圖案,蜂鳥的圖案以及基督教的象徵圖案。高價品的部分有的販賣仿出土古物的印加物品,有的販賣高級羊駝毛製品(披肩、衣服、帽子和手套),還有一些畫廊或者說個人畫室,會在街上到展示由小到大不等的畫作。

如果對畫作有興趣,初看時可能會覺得眼花撩亂,但多看幾家就會發現有幾項主題是重複出現的,像是羊駝、庫斯科街道、穿著傳統服裝的祕魯婦人、馬丘比丘的遺跡和山,這些主題主要是像是店家的店頭貨,大部分是小張的畫,價格便宜且畫法都很像。購買這些畫作時,店家大部分會用類似捲筒衛生紙中間的厚紙板圓筒當作保存畫作的容器,將畫作捲起來以後收入其中,前後封上膠袋,一方面不用展開不占空間也不會折到,另一方面對於塞在行李裡面也有所保護。也有看到有人購買大型畫作。大型畫作的主題和作畫技巧比較能看出各畫室主人的不同,雖然價格比較高,但議價空間大,且相較於小型畫作來說更具有保存價值。

有關於大型畫作的運送,後來在庫斯科機場看到有個人拿了常常的一根灰色塑膠水管,估計就是拿來保存大型畫作使用的。庫斯科作為文化與藝術的中心,販賣繪畫的地方真的很多,如果要買的是小張小張的畫,在大概知道公道價格之後再購買比較划算。如果要購買的是大型畫作,那麼就單純看自己是否與畫作本身產生共鳴。畢竟藝術仍然是無價且無法複製的。

從下車的地方前往傳統市集的路上恰好遇到很熱鬧的遊行隊伍,有人穿著特殊服裝,有現場演奏的人,有抬著特殊神像的轎子的隊伍。隨著隊伍一路穿過傳統市集的街道前往Pisac中心的教堂前廣場。在教堂前廣場,站在教堂門口的是穿著黑色與白色神父服裝的人,他們的手裡拿著一幅畫,畫裡面是類似台灣廟宇裡常看到的那種小尊的神像,但服裝卻是白色衣裳,且看得出來是年輕女性。神父前面空出了一塊空地,空地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轎子。不像是台灣的轎子只有一層,那麼轎子的底部跟台灣傳統的神轎類似,但上面疊的很高,那個年輕女性的神像被擺放在最上面。

有大概六七個女人,穿著裝飾過後的白色衣裳登場走入教堂前廣場。由服裝細節的裝飾不同可以推測服裝應該不是統一規定的,而是在基本條件上的自由發揮,當然也不排除規定顏色或者飾品樣式。這六七個女人都戴上一片硬質紗網的面罩遮住臉,面罩上面用顏料畫上了人臉。除了這六七個女人以外,還有兩個年紀比較小的小女孩。小女孩也穿上了如同女人一般精心裝飾的白色服裝,但臉上沒有戴面罩,可能是怕小孩子不習慣或不能接受。這些女人手上拿著長杖,不是一般的長杖,而是看起來有特殊用途,可能是某種場合儀式專用的杖,開始跳起儀式的舞蹈。我沒有看到最後,當下很多外國旅客在錄影。應該是在慶祝什麼的儀式,細節部分就不清楚了。

Pisac的傳統市集除了販賣物品的攤子以外還有幾個地方專營付費廁所。在祕魯很少會看到公共廁所,當然也可能是藏身在某些我沒留意到的地方。在台北習慣只要找到捷運站一定可以找到廁所的台灣人應該會有點不習慣。傳統市集的攤子之間,偶爾可以看到幾個地方,在木板做的告示牌上用英文以及西班牙文寫著廁所兩個字。分成男女廁,有幾個人會在門口收錢並且發放衛生紙,品質跟裝潢其實不錯,有台北公共廁所的品質,但沒想到我去上的那間廁所竟然沒有水。收費部分的話則是1./SOL。花上大概台幣十塊在這樣的地方可以上到乾淨清潔,且沒什麼人的廁所,對於女性來說應該可以說是相當划算的吧。

接近中午時分前往計程車招呼站。Pisac的遺跡同樣位在山頭,所以逛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從傳統市集的盡頭進入,從山腳走上山頭再搭計程車下山。另一種則是搭乘計程車直接前往山頂然後一路逛下來。在前往iPERU拿地圖時櫃檯的女士很乾脆的推薦了第二種方式,然後跟我報了一個公道價格,在計程車招呼站的時候也沒什麼殺價,對方也是直接報出這個價格,大概是心照不宣的公定價吧。幫我攔計程車的大叔本來要幫我安排一台當地的特色摩托車,是有外殼包裝可以遮風擋雨的車輛,感覺就是拿來載觀光客圖個新鮮,結果沒想到那台計程車剛好載到其他客人就走了,使得跟我談好價格的大叔有點尷尬,於是只好開自己的車送我上山。其實搭一般的車也不錯,坐起來就是舒適。

在通過半路的檢查站售票口後就直接前往山頂。Pisac的遺跡分成四處石造建築以及大面積的梯田。進入遺跡以前有遇到可以購買的個人導覽,當下覺得可以省一筆錢就省一筆錢所以直接婉拒,後面當我迷路在遺跡找不到下山的路的時候就很後悔。

從山頂剛進去時風景是一覽無遺的。除了遠眺風景以外,還可以看到下方的山谷低地的社區。在經過其他遊客的個人導覽旁邊時,剛好聽到對方在講解關於遺跡的開發。他指著旁邊的山頭說,這裡除了像Pisac的遺跡那樣已經被開發整理過的遺址,其實還有很多是被深深藏在山裡面的,像是隔著河谷,對面山壁上其實就可以看到類似的石牆構造和圖案。

雖然才剛開始逛沒多久,但很快的就有一股濃濃的疲倦感襲來(請原諒我體力太差)。在幾處石造遺跡之間穿梭拍照,不時還需要坐下來休息才不致於太喘。看到幾處都插著告示牌請旅客不要直接跨越石牆,也有看到一些為了防止石牆坍塌而做的保護措施。會有告示牌特別請旅客不要隨意跨越石牆的原因是因為這些遺跡遠看就是幾處石牆,但如果身處其中,在標示不清動線不明的情況下根本跟迷宮沒什麼兩樣,當然會很想翻牆離開。

網友介紹時是說如果從山頂往下走,大概七十幾分鐘可以走回Pisac的傳統市集,所以雖然剛進入遺跡時有點想拉肚子,卻沒怎麼擔心。沒想到這個遺跡根本出乎意料的大。在經過第一處的遺址後,順著山壁的小路走向第二座山頭參觀,此時雖然還在輕鬆地拍拍照,卻已經不自覺的加快腳步。在第二座山的山腰有著第三處的石造遺址,此時距離進入遺跡區已經過了將近三小時,肚子與內心皆翻滾不已。但為了守住台灣人的尊嚴,堅決不在人家神聖的印加遺跡區野地解放,所以拚死命地趕路要下山。

下山的路曲折蜿蜒又難找,我就這樣迷失在相似的石牆陣當中(一直看到告示牌告誡旅客不要直接翻過石牆)。途中好不容易看到一條路似乎通往山下,繼續走才發現根本就是直接通往梯田區的死路。雖然稱作是梯田區,但每一階都高兩公尺左右,然後有非常多階,所以作為地景,梯田區看起來可說是非常壯觀。不過當面臨到這樣的身體狀況,再加上怎麼樣都找不到下山的告示牌的情況下,我真的認真地考慮直接一路由梯田區跳下山去。

這邊也許會有人覺得為什麼不跟著其他遊客走,或者是詢問其他的遊客下山的路。然而詭異的是,我一到這一塊區域,明明是網友文章寫的遊客旅行團正多的下午三點多,卻一個人也沒有。我是唯一一個在這個區塊的遊客。下午三點多,可以看到太陽已經以相當斜的角度掛在天空的一側,隨時準備落下。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因為如果真的等到太陽下山,我想也不會有人知道還有遊客在山上,當然也不會有人上來找。遺跡的路又是那種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小徑,一面緊貼著山壁,另一面就是深深的山谷,如果在晚上走雖然有手機的手電筒燈光支援還是一件相當愚蠢的事。

我一邊在心中祈禱眾神庇佑,一邊走回原路試圖試試看其他的道路。又繞了一會兒,總算找到不明顯的箭頭告示牌。這些箭頭告示,只會告訴你遵行方向,不會告訴你這是上山還是下山的路。因為參觀方向有分成由下往上以及由上往下,所以哪個方向其實很重要。順著山路繼續走,沿途還有經過第四處遺址,但已不敢流連。以最沉穩的步伐一路狂飆下山(沿途仍然一個人也沒有,相當詭異)。直到走到傳統市集的盡頭,看到類似管理處的建築,直接用英文對著一個看似管理員的大叔喊廁所,他指了指旁邊的小間建築,才終於結束了這一場耗時三小時四十幾分鐘的荒唐鬧劇。

回庫斯科的車上,心中滿是對於四方神明的感謝。

回到山下時間已晚,但很幸運的一走到搭車處就有回庫斯科的小公車。車上早已沒有位置,我是坐在公車前方,駕駛與副駕駛座中間後方的一個小軟墊上。坐在第一排的是一個抱著小嬰兒,相當年輕的祕魯媽媽。大部分的祕魯女人都具有相當粗壯的體型、寬大的臉與沒那麼立體的五官。這個年輕的祕魯媽媽,以外表來看像是高中生的年紀,雖然具有應該是經過不少勞動所造成的黝黑的外表(天生膚色也是有差),但立體深邃且清秀的五官,以及瓜子臉的臉型使得她成為我這一趟祕魯行裡面看到最好看的女性。

這個祕魯媽媽原本拿著一隻智障型手機再用,後來孩子吵著要餵奶(很尷尬可是整座車都滿了我也沒地方去),她似乎也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做,於是只好拿出另外一張三星的智慧型手機出來給寶寶玩。那隻智慧型手機沒有裝任何保護套或者保護殼,螢幕也被刮得亂七八糟。在這邊我不得不佩服且相信不論是多沒有經驗的媽媽,都有自己的一套轉移小孩注意力的方式。就算手邊的工具再怎麼匱乏,都一定要達成目標,不然小孩的哭鬧會立刻導致媽媽感受到身邊其他人的壓力。

總之她先是用手機選了幾張寶寶的照片給寶寶看,但撐不了幾分鐘寶寶又開始準備哭鬧要喝奶(抓了抓媽媽的衣服)。於是媽媽立刻換了第二種策略,把手機分開成本體、背殼以及電池,用敲擊其中兩者的方式來達到吸引寶寶注意力的效果。或者讓寶寶拿著手機的幾個部分(當然也被小孩摔出去好幾次),再經由重新組合來吸引注意。於是這漫長的一小多小時的車程,我就這樣看著這個正妹媽媽跟小孩的拉鋸戰一邊放空。

晚上疲倦到無法再去逛任何的博物館。回Hostel放完東西以後就前往當地的大賣場採購。這個大賣場的等級大概是台灣全聯的等級。大賣場不愧是大賣場,東西硬是比柑仔店以及小超市便宜。購買的東西以要帶回台灣的食品為主,買了些茶包跟食物。逛完大賣場後找到了一家烤雞料理店。在當地有許多餐廳販賣烤雞料理,販賣的標準是全雞、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如果想大快朵頤一番可以自己點一隻全雞享用。那一家雖然是烤雞料理店,但我想去吃的是她的中華炒飯。

在出發之前做的功課當中,有網路文章建議網友不要前往那種對於當地是異國料理的「家鄉料理」的店,因為那種店反而可能是地雷。但在這邊中華炒飯似乎也不算相當稀有的料理,又很想仔細在吃吃看這邊的飯類料理,最後還是選擇了中華炒飯。我是看圖點菜,完全不知道內容有些什麼,所以此時飲食上面沒有什麼喜忌多少佔了些優勢。那是一家老闆跟員工都不會講英文,整家店都是當地人的餐廳。老闆知道我的意思以後,就順便幫我用西班牙文跟店員講怎麼處理,然後請我坐在一張桌子等。旁邊可以看到店裡有個正燃燒著熊熊火焰的大型旋轉烤爐,烤爐裡面則是三隻為一串,大概有三串總共九隻的烤雞正在加熱。有一個店員專門顧這個爐,然後根據客人點的份量大小,將烤雞分切裝盤,加上炒飯、馬鈴薯以及炸薯條等配菜。點套餐的客人會在主餐以前先拿到一碗湯,添加了馬鈴薯、雞肉以及一些米飯的湯(這邊幾乎不流行濃湯,都是清湯,有點像是台灣自助餐的例湯感覺)。只看到旁邊好幾個祕魯大叔一拿到湯就很開心地喝了起來,然後享用自己的烤雞特餐。

終於我的中華炒飯過來了。這盤中華炒飯的中文名字,我想應該可以叫做雞肉番茄醬蛋炒飯佐熱狗與青蔥。整體來說炒飯的呈現方式相當合乎預料,但份量卻比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6./SOL的炒飯,換算台幣大概六十元,份量大概是台灣兩個便當盒的份量。大體來說秘魯的物價與台灣的物價很相近,這樣霸氣的份量在台灣也是相當少見。熱狗的鹹味好像全世界都差不多,雞肉的部分調味不算太鹹,炒飯整體也沒有很鹹。由於這裡的米的品種的關係,所以雖然不用像台灣炒飯那樣的炒法或油膩,卻也可以輕鬆做得到粒粒分明。是相當划算的一餐。

結束了一整天的行程回到Hostel,本來最後一天還希望前往Ollantaytambo的太陽神殿參觀,但對於這兩天在逛遺跡的時候感到的力不從心深有所感,且不知道搭車時間又要多久,於是後來還是放棄。最後一天,決定不設定任何行程的在庫斯科市區閒晃,享受一下祕魯之旅最後的悠閒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