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續寫幸福定格

我對於《幸福定格》這部電影是私心期待的。當初在看一条拍的那部介紹短片時就覺得很有趣,想著上檔要去看一下。期待越高,落差當然也就越大。

有點像是明年要上小學的孩子,知道有一部紀錄片是拍攝八個不同背景的小學生在小學的生活與感想,很期待,結果電影內容卻和自己預期看到的小學生活不太一樣。大概是這種感覺。

在看電影之前,我大概就知道「婚姻」是個很大的主題。如果一開始就想藉由紀錄片的形式來探討婚姻的本質與各種各樣的事物,大概很難只跟拍一對夫妻。所以電影介紹寫說導演花了七年時間,拍了八對夫妻,用來篩選內容,這我是可以接受的。我只是沒想到原來導演敘事的角度要站在那麼遠的位置,而且不讓鏡頭跟畫面說話,只讓觀眾專注在畫面裡面對話的夫妻。

第一是我覺得這讓這部片失去了運用影像這個媒介說故事的優勢跟特點。讓觀眾只能在固定視角看對話,就像在聽廣播訪談一樣。第二是導演太收斂,幾乎不曾顯露自己的意圖與想法,又或者埋得太深,太過隱諱,使得觀眾只聽被訪談者的對話內容,可能很難抓到重點。

當然你如果要說,這部紀錄片的存在,純粹只是想替當代台灣夫婦婚姻的樣貌留下客觀紀錄,那我也認了。

全部都是對話的形式,也讓觀眾很難再去進一步探討被紀錄者的其他想法。

通常有某個主要對象的紀錄片,許多時候,會用跟拍夾雜訪談的形式來呈現。有時是主角做某件事跟其他人互動。有時是主角跟拍攝者的對談(可能會剪輯成獨白),有時是主角跟其他關係人的談話。這大概是我們熟悉的紀錄片。

或許這部片子的原始資料有很多其他內容我不知道。但總之剪輯完以後,導演選擇了只保留對話的部分。

可以解釋成是為了聚焦,卻有點可惜。

這邊與其說改進的點,不如說我本來預期看到的樣子。

電影中有八對夫妻。我不太確定這八對夫婦是否是導演精挑細選,全部都具有某種代表性,所以非得八對夫婦都出現。但電影選擇刻意忽略八對夫妻的任何介紹!姓名、學歷、社會地位、教育、收入、家庭背景等等。可能有個資的關係,可能意圖讓觀眾更聚焦在對話本身,不過這樣似乎對刻意挑選的八對夫妻的設定有些浪費。

不如選擇三到四對夫妻,再深入一點的去讓觀眾熟悉角色,而不是讓觀眾離開戲院以後,連要指稱其中某段談話的夫妻,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比較好。讓觀眾投入多一點感情。

再來是情感強度的部分。在完全編創的劇本中,為了避免劇情太過灑狗血太假,是必須寫出某種真實感,觀眾才能接受。而紀錄片做為沒有創作成分的影像作品,卻反而需要一定強度的摩擦、衝突與張力,才能使觀眾更投如其中。

整部片的感情都好克制,這一點我想了很久到底為什麼。可能因為台灣已經有太多戲劇作品描寫誇張的婚姻關係,或許因為導演選擇讓他們敘述衝突時,都是以事後已平復心情的角度去描述,再加上有攝影機在前面,使得整部片都維持著相當理性的氛圍(雖然還是有眼淚有不滿有怨言)。我真心覺得難道那些不理性,那些謾罵與那些衝突,不也是關係中實際存在而不可忽視的一環嗎?

最後,其實我覺得如果不拘泥於紀錄,以這七年,這八對夫妻的影片紀錄為背景資料,說不定可以揉合創作出更深刻描寫台灣社會婚姻本質的劇本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