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模糊糊的想法,未能很好的編織成語言。
昨日從宜蘭回來。解除第三級封鎖之後,第一次回宜蘭。沒有細看爸媽的臉。
餐桌上聊著疫苗的事,聊著妹妹要出國的事。
吃了母親精心準備的整桌飯菜,卻覺得飯菜有些漫不經心。更精確來說,是某種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許體力下降了,或許沒辦法像年輕時那樣集中精神。
這麼說來,阿嬤在人生最後幾年,準備年夜飯的時候,應該也是需要好好積攢幾個月的心力,抱持著足夠的期待,並卯足全力吧。
在跟妹妹出門拜拜時,不知道為何,聊到了媽媽已經很久沒燉的雞湯。
小時候,家裡有一口悶燒鍋。也許是為了供給孩子們成長足夠的營養,雖然不到常常,但也是三不五時,可以喝到母親煮的雞湯。
那細心燉煮,悶到雞肉軟爛的雞湯,或許可以當作我記憶中母親的料理的一項代表。
好像自某一年開始,母親不再這麼常燉雞湯了,我們幾個小孩也各自在外縣市,而當年的悶燒鍋,似乎也壞掉了。
一個接著一個環節的脫落,最終散落一地的消失。
餐桌上,妹妹隨口又講起了白鯧的故事。
那是阿嬤親口跟妹妹提起的故事。阿嬤說,她每年過年,不論再怎麼貴,都會堅持在年夜飯準備一尾白鯧。
這是阿嬤的心意,她的儀式感,以及在不斷流轉的歲月中少數不需要改變的事。
對於白鯧的堅持,只是一件小事,卻好值得一再重複地說。每次家人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就說一次,會由妹妹提起,其他人附和,像是再次確認一樣。
儘管聽了很多次,但每次聽都覺得很喜歡。
這一尾白鯧,就串起了我們對阿嬤的回憶,對童年的記憶,猶如鄉愁一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