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猶豫了很久才走進那家店。
那家店在公館商圈的一個路口。空間不大,但因為位置不錯,店內總有不少客人。
店門口掛著我再不熟悉的店名。換老闆以後,原本的店重新改裝,除了同樣是賣義大利麵以外,已找不到記憶中那家店任何曾經存在的痕跡。
我找了個空桌坐下。店裡依舊是不規則的狹長形狀,不過換上新的木質裝潢與較有氣氛的燈光。品項變少了,菜單上寫了斗大的「自助式」三個字,說明詳細的自助流程,讓客人點菜完自己來櫃檯結帳。自助區不再有無限續的濃湯,飲料也必須先花錢買內用杯才能喝。
我坐的位置幾乎跟我12年前第一次來這家店時一樣。
2007年,剛到台北讀書的第一年,大一的我被一個很低調的學姊抽到直屬。我們很少有什麼互動,也很少在系上遇到彼此。那時其實有點羨慕其他那些被系上「很發」的學長姊抽到直屬的同學,總感覺很融入系上,也很被照顧。
似乎是在入冬的某個傍晚下課,學姊突然說等一下要吃家聚,告訴我等等在哪裡碰面。
家聚的話,照例是學長姊請客,基本上是關心學弟妹在系上習不習慣,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這並不是強制性的,也沒有規定頻率跟要吃什麼,所以每個學長姊請的家聚差異很大。
當時手頭並不怎麼寬裕的我,午晚餐常常一個人隨便吃點東西解決,也不太常跟其他同學聚餐。學姊說要約,沒什麼事,就馬上確認答應了。
那餐是我們第一次單獨約家聚。小小的店,我們對坐在小桌子的兩側。上菜時,第一印象是「這義大利麵真的好大一盤!」雖然口味偏台式,基底是用鮮奶油調味,醬汁多到像是半湯麵,但如小山一樣的份量以及親民的價位,還是彌補了所有的不足,榮登我心中的餐廳之一。
那一餐裡,學姊問了我好幾次「有沒有吃飽?」她告訴我,她不擅長聊天,在系上就是很低調,也沒辦法像其他比較活躍的學長姊在各種活動中照顧到直屬,但她相信我很堅強,一個人也能活得好好的。
當年的故事,我跟學姊並沒有發展成什麼無話不談的好友,也沒有深入的聊多少心事。悶悶的我們兩個,頂多是在期中期末考,考古題以及期末大家聚這些事情上短暫接觸。始終維持著一種平淡而遙遠的關心。
上大學以前在宜蘭並沒有很常吃義大利麵。或許因為這件事,讓我開始對義大利麵這種食物抱持了某一種說不出的好感。在往後的很多年,只要想不到要吃什麼,常常直覺就是乾脆去吃義大利麵。
吃完那次家聚後,一直到畢業、當兵以及開始工作的幾年,我還是不時的會特意回去公館一趟吃義大利麵。每每走進那家店,我都還是能多少想起自己曾經在這裡,跟學姊吃過家聚這件事,以及越來越遙遠的大學歲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