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表面的人與裡面的人

第一次發現原來真的有所謂「表面的人」與「裡面的人」。

我一直以為人只有在面對極大困境的時候,才需要將心分割成與真實感受不同的另一個人格。當然,這都是為了自我保護,讓心不會受傷,讓人可以活下去。這是非常能夠理解的。

在面對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時,其實沒有什麼必要戴上偽裝的假面。因為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平等的尊重與對待,如果是不想要不喜歡的事物,直接表明似乎也沒有人會有什麼意見。

直到昨天,我才真正感受到,有的人其實不論何時都會將自己分開。成為表面的人與裡面的人。雖然講話時感受到不自然,也沒有算多親近,但昨天第一次被某個同事同意好友之後,馬上在數小時以後刪除好友。也是蠻神奇的一件事。

我有一點點可以理解這種想要公私領域分離的心情。換言之,總有部分的自己是不願意顯露在不熟的人面前。這個我也懂。然而如果一開始沒有打算要進一步的分享生活其實可以明說。同事之間是否可以成為朋友這種事本來就沒有一定的答案,但人跟人之間的交往如果出現太多那些不必要的客套與社交辭令,跨過了一定的界線之後就變得虛偽了。

這不禁讓我想到朋友上次問我對於某個女生同事的看法。他知道我跟那個女生同事比較熟,所以想聽聽我的意見。他覺得那個女生看起來親切,但其實是有心機的。不是那種大奸大惡的算計別人,比較像是日常交往的城府。我那時的回答是女生好像都很習慣這樣,為了維持自己的團體中的形象而常常會展現出人前人後的特質。對待他人的態度也時常很明顯的分別為外人或者自己人。

或許我是唯一會有這樣的疑惑的人。就像突然發現自己身上的顏色與其他所有人不同一樣。需要回過頭來想說到底什麼,或者誰才是一般性的普遍現象。對於一個中午總是自己吃飯,自認為可以自絕於團體之外的人尤其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