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有一種憐憫叫做「我們還可以做朋友」

有一種憐憫叫做「我們還可以做朋友」。

整個人陷進去的時候,其實自己的狀況很糟。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彷彿做什麼都是錯的。也許一開始就選擇錯了對象。通訊軟體的畫面,不斷的更新,卻永遠只有自己發送出去的文字。不讀不回的B小姐,是心頭的一根刺。

隨後的症狀很熟悉。開始感覺到什麼都不對勁。開始覺得自己很差,是個爛人,不值得被愛。自我認同持續消減。受害者心態像是傍晚的影子,越來越長,最終化為整片黑夜。

焦慮型依戀的典型患者。

為了避免一切繼續惡化,今天早上七點多,用手機斷了所有與B小姐的聯繫。彷彿為了求生,在下沈的過程中,斬斷身上的繩索,避免被繼續拖入情緒的海底。

都快三十歲了還搞成這樣,真的太丟人了。

斷了也好。對B來說,只是少了一個不太熟的朋友,對生活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對我來說,是奮力擺脫這些情緒的糾纏,不再去想她,希望能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

只好自我安慰兩句。

也許像我這樣的人,是不應該追求伴侶關係的。如果早生個二三十年,可能會因為社會氛圍,在適婚年齡隨便找個伴就結婚。婚後,因為自己個性,無法維持良好的婚姻與家庭關係,反而造成更多的痛苦。但由於生在現在,不用什麼特別的堅持,身邊的人也能理解維持單身這件事。

一個人的孤獨,比起互相傷害,或許是更好的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