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送子鳥》

《送子鳥》這部片大概是我近年來唯一一部想看中文配音的電影。當我在售票櫃臺買票時,櫃臺人員還特別好心的提醒我說:「你選的那個場次是中文配音喔。」我回答:「我知道。」忽然之間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一樣,嘖嘖。

我不太確定送子鳥這個故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可能由來跟聖誕老人一樣久遠,是父母在面對孩子提問「我是怎麼來到這個家的?」的時候,常拿來解釋的故事。送子鳥的故事就是求子的故事,而「求子」這件事某方面來說就跟「祈雨」一樣,是人們在面對現實的無助時,將希望寄託在未知的力量。好像只要誠心祈禱,多做善事,老天就會下雨,聖誕老人會在聖誕夜送出禮物,而生不出小孩的父母也能夠得到一個孩子。就算是在生育率如此低下的現代,還是有人會需要為了生出一個孩子而非常努力。

「嬰兒」本身就有非凡的意義。在一個家庭或者家族裡,只要有新生命的降臨,就表示家族成員的位階身份會以嬰兒為中心改變,男人和女人成為了父親與母親,如果有多於一個孩子則兄弟姊妹的身份也會改變,再延伸到父親的家族與母親的家族中的每個成員。電影中嬰兒的目標家庭,原本是夫妻與一個兒子的三人小家庭,但自從兒子投遞出申請寶寶的信,家庭中的氣氛開始慢慢轉變,原本忙於工作根本無法陪孩子的父母,願意放下工作與兒子一同布置改造房子,準備迎接新成員的出現,滿心期待。(有趣的是電影中原本是獨生子的兒子不斷表現出超齡的成熟,似乎也與其身為獨生子的身份有關)

電影安排「孤兒小麗」與送子鳥「朱尼爾」參與遞送嬰兒的旅途。對於小麗來說,當年出了一點意外導致她沒有被送到該送的家庭,依照規矩她必須要待到成年才能夠回到人類社會。遞送嬰兒的過程就像是將小麗想要回到自己的家庭,想要見到自己父母的渴望,或者說成為家庭的一份子的希望一步一步實現。

電影安排了很多小麗與朱尼爾像是新手父母一樣顧小孩的橋段,從睡眠一直被寶寶打斷,餵東西需要先分散寶寶的注意力,還有需要快速判斷寶寶為什麼會哭。雖然小麗小時候缺乏父母的照顧,然而她仍能在長大後選擇對寶寶付出愛與關懷,或許也正是在說小時候我們所缺乏的愛,仍然有機會能夠在長大後(規定成年才能回到人類社會),組成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再發展出一種自然而然愛人的能力,給我們機會彌補童年的缺憾。

最後的結局或許在說,當被祝福被期待的新生命誕生,對這個世界來說永遠都是最美好的其中一件事。因為新生命的誕生,我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得以延續,來消弭那永遠籠罩著人類心靈的「生命的有限性」與「死亡的必然」。結局也讓同性伴侶得到寶寶,這世界真是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