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動物園》並不是爽片。事實上,我覺得單身動物園,從題材的選擇,劇情的安排,配樂的設計,以及探討的議題來看,更像是一部精心設計的電影作品。整部片觀影的感覺,讓我想起當初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光是體會劇中角色與互動的安排,以及許多有趣又荒謬的對白,就為觀影帶來足夠的趣味性。
電影的背景設定是一個明確規定(並沒有指出是法律規定)不允許單身的世界。男主角大衛剛結束了近十二年的婚姻,被送進一間位於郊區的大飯店。他必須要在45天內找到伴侶(對象是同樣被送進來的單身者),不然就會「被」變成動物。
電影分成兩個部分,前段是在飯店裡,後段則進入了森林。分別用我們所習慣的伴侶的角度以及單身者的角度去看待「兩人關係」這件事。
其實世界上本來就充滿了不同的立場。從左派與右派、異性戀與同性戀、民主與獨裁、甚至到簡單的喜不喜歡吃辣,喜不喜歡某種顏色,或者喜不喜歡香菜等等。當立場的不同推展到某種極端的程度,就會從中產生出趣味性與某種的恐怖。一開始入住飯店時,櫃臺人員問大衛要被登記為異性戀或者同性戀時,大衛問說有雙性戀這個選項嗎?櫃臺人員則以一貫的口吻回答說,這個選項從去年夏天取消了,也表示這個世界就是要從兩個極端去看待伴侶關係。
劇中成為伴侶的條件被完全的簡化。比起一般愛情電影中,男女主角發生一連串故事,終於發現自己深愛對方,這部電影中的男女雙方只要能夠找出一個共同點就足夠成為在一起的理由。像是跛腳的要找跛腳的,髮質好的找髮質好的,研讀社會科學的找同樣研讀社會科學的。如果沒有怎麼辦?想辦法製造一個。換言之,如果沒有辦法建立「共同點」就完全無法在一起。現實的關係中的情侶或伴侶,往往也會很認真的看待彼此的相同或相異處,每每有人執著於應該要相同或者不同時,也總是能夠引出許多人的自身經驗分享。
這樣看似嚴格且不合情理的背景世界設定,卻藉由一堆無法合乎這個世界所賦予的期待的角色來凸顯他的荒謬。像是站在伴侶世界的人,當遇到生命威脅時卻放棄伴侶,或者只是單純為了不想變成動物而利用謊言進入一段關係。大衛在單身期限的最後幾天,也成功的利用某種方式進入一段關係,對方兩度測試大衛是否真的跟她具有同樣特質,而在第二次大衛終於無法接受而崩潰。
對於像我這樣單身這麼久的人來說,有的時候真的會覺得有伴侶的人似乎是活在另一種世界,運行著相似卻又不同的法則。人們似乎天生就會對於不同於自己或者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產生敵視。當我們看待電影中支持伴侶者以殘酷的方式對待單身者時,支持單身者也同樣以殘酷的方式對待支持伴侶者。電影中的單身與伴侶的議題,可能也不過是導演為了將人們對於相同處的執著與對於不同想法的敵視是如何的無意義,以更簡單清楚的方式表達出來。
電影終究是要給出一個答案的。這部電影的結局,或許有很多人不滿意,但我認為導演傳遞出來的訊息是「所謂的愛,是一種改變」。所有的愛的背後都包含許多改變,而這樣的改變時而動人,時而絕望,沒有任何的改變就不會有愛存在的可能(當然也有無法改變的悲劇)。當愛所帶來的改變與人原本的設定有所衝突時,就能看到人抉擇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或許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