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I know


這兩天游泳完之後,一直感覺右邊耳朵處於進水的狀態。雖然已經用挖耳棒和棉花棒再三確認過,但就是無法排除那種感覺。也許是因為之前挖耳朵的時候耳道有些受傷吧。

唯一比較值得慶幸的大概是這次沒有伴隨那種時好時壞的耳鳴。去年也有過一次這種情況,先去看了耳鼻喉科,沒有什麼太大幫助。「沒有什麼明顯外傷,可能是耳內的一些微血管破裂,再觀察看看好了。」醫師說。後來又再去看了中醫,診斷的結果是那陣子太操勞,工作壓力太大,開了藥方就讓我好好休息。

那次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原來壓力大到一種程度會以什麼樣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

現在的生活倒是真的沒什麼太大的壓力。很多事都在可以預期的範圍內進行。就算真的有棘手,難以解決的事也可以立刻尋求協助。每天的工作內容也很雷同,不需要額外準備,也不需要事前練習。大部分的時候僅僅只是見招拆招,隨機應變。自從離開前單位以後,已經好久沒有夢到工作的事了。

這樣真的才是比較適合我的生活嗎?也許比起外勤的工作,我更適合這種很單純的內勤。機械化的操作系統與回答問題,確保了不太會有自我發揮(出錯)的空間。像是生產線上面的一個工人,重複操作著同樣的動作,上面還有班長跟廠長。工作時間到了就下班,頂多加班半小時,沒事的話大概就是多十分鐘走。沒有辦法到企劃相關單位有些可惜。只是單純希望工作多點創造性跟變化性而已。雖說如此,但自己現在的狀況還是這樣安安穩穩的待著。

說法其一是人應該至少在同一個地方好好努力奮鬥個三五年,甚至更久,因為這樣經驗累積之後才有意義。說法其二是人應該總是嘗試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努力學習與改變。

我也在想到底在這個地方好好努力個三五年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雖然本單位似乎被定位為基本人力訓練的單位,但依舊可以看到每年徵才時有許多人是直接分派到各指定單位裡。

累積了這些客服的經驗以後,對於我之後如果想走企劃方面的工作有所幫助嗎?還是說這三五年的經歷只是變成了履歷裡面很突兀的一段敘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