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失去了溫度的話語


關於說話沒有溫度這件事。

說話的溫度,有的人稱之為「溫柔」,或者是一種體貼。介於話語的內容與語調,傳達出內心的情感。真摯的語言是具有強烈的能量的,當發出這些語言的同時,除了文字的內容以外,語調本身的起伏如同旋律一般為人接收,然後像是用木樁猛烈敲擊巨大的銅鐘,在聽者的心中引發的共鳴。

那些熟於此道的人,總是毫不掩飾的使用著語言中情感的能量。當然這些溫度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很高的溫度會讓人感動萬分,熱淚盈眶,彷彿再也沒有什麼能夠比這樣的聲聲呼喚更為強烈地觸動人們內心深處。而很低的溫度則令人不寒而慄,渾身發抖,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眼,都像是鋒利的刀刃揮砍過來,又像是尖銳的針刺進最柔軟的地方。

但這些具有強大能量與溫度的話語,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大部分的人,如果非天生個性使然,或者後天恰好有機會練習,又或者沒有特別需要,講出來的話語也就是一般的溫度。像是室溫一樣,不會讓人感到任何差別。

沒有溫度的話語,像是失去了顏色的圖畫。僅僅只有黑與白。在那樣的圖畫裡,人們只能依照灰階顏色的深淺來辨別其中的關係。有些沒有溫度的話語甚至像是只有線條的畫,於是最終徒留文字本體。

然而沒有任何話是不帶有任何情感的被說出來的。只是或許由於說話者自身的關係,使得那些情感無法藉由話語來傳達,註定在話一說出口就立刻變質。於是這樣的人被視為言不由衷,說話不誠懇,沒有情感的人。

那我們是否應該去尋找那個真正可以感受到我們話中的溫度的人呢?傳達不出的情感就找出可以接收到的人就沒有問題了吧。於是沒有色彩的人踏上了追尋自我的旅程,努力發現沒有色彩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