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颱風吹醒了誰
颱風天,復興航空的飛機不幸失事。在眾多檢討的聲音當中,總覺得有什麼被扭曲了。
這次幾乎全台都宣布停班停課,我們當然屬於例外的那群。這樣的例外是被視為如此的理所當然,就像雖然是颱風天,大家還是要搭捷運,還是要去看病,還是要吃吃餐館,還是要逛街看電影,以及還是要有人守護社會秩序。總是有人需要無視風雨的繼續堅守崗位,來使得社會能達到運作的基本需求。
於是乎一大早就看到敝公司有員工匿名投訴水果日報颱風天卻不能放假,總經理受訪表示一切都是產業特性,請員工們諒解。沒有明說的,是其中包含了多少的公司營運成本,社會觀感以及多少潛在旅客的需求與抱怨。如果在早上看到這則新聞時,心中出現:「看吧!誰叫你們要選這樣的行業,本來就該認命。」的人,不知道晚上看到飛機失事的消息是作何感想。
當每一個旅客都大聲堅持說:「我就是要在現在飛去那裡!」當社會大眾都覺得:「服務業本來就該認命,大家沒飛機很不方便。」當政府單位與航空公司都覺得:「一方面考量到營運成本,一方面不飛又會被大眾酸,在數據評估還可以的情況下就飛吧。」那麼這次班機的失事,沒有任何人有權力指責任何一方,因為大家都推了一把。
另外扭曲的是颱風假。當全台地方政府都宣布停止上班上課,而實際上風雨與災害並沒有如預期的大(這邊的預期更扭曲了,請問是需要多大的災難才算是符合大家的預期呢?),商總的大老馬上跳出來說會損失多少多少,會造成多少多少的成本,並譴責政府隨意放颱風假這件事。正如臉書上某名人所言,事實上這樣的批評完全忽略了真正需要颱風假的族群。那些弱勢族群,身障族群,有老人家和小孩要照顧的家庭,面對颱風時當然沒風沒雨是最好,但這些人可能因為稍強的風雨而變得比其他人更不方便,甚至分身乏術。
當我們思考放假的標準時,是站在那些可以賺到一天休假的普通上班族,以及日理萬機每秒鐘幾千萬上下的大老闆的角度去思考,還是站在社會底層與弱勢族群的角度去思考?這個社會的什麼已經完全被扭曲了。
一個颱風吹倒了金城武樹,摧毀了航班上的許多家庭,也應該要吹醒一般社會大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