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永生的追尋

也許因為最近真的太少電話了,導致上班的時間感很不確實,忽快忽慢。

早上上班從家裡走向公車站的路上,早晨的陽光已開始令人感覺炎熱。放暑假之後,就幾乎不會看到任何穿制服的學生。我穿上這套白襯衫、西裝褲跟領帶的日子也已經快五年了。這套我的「制服」陪我度過在公司的一千多個日子。路上可以聽到喧囂的蟬鳴,厭世的叫著。

開始邁入七月下旬。

快忘了放暑假是什麼樣的感覺。那種連續好幾周都沒事,整日閒得發慌。有時待在家裡,會覺得就算世界暫時停止運轉也無所謂。好像在夏天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喚起夏日的記憶。

這幾天做夢,一直夢見很不一樣的主題。

比較常見的夢境,都是被殭屍追逐,陷入恐慌的情況,然後在莫名的時間點醒來。夢中很少出現認識的人。

前幾天的夢境,我夢到了以前國中的管樂合奏教室。那間合奏教室的位置在國中校園的角落,聽說以前是校長室,但校長為了管樂團特別讓出來的教室。寬敞的地方。中午吃完飯的人,可以先去找老師拿鐵門鑰匙,然後拉開鐵門,開燈開冷氣,享受午休團練前一點點的個人時光。(那時不用午休,但下午還是蠻有精神,倒是現在不午休不行了)

我夢到我跟幾個國小同學,不知道為什麼穿插地坐在現在管樂團的學生之間。他們在合奏,而我們好像是來幫忙,加入團練。看到幾個老同學讓我蠻興奮的,我跟他們說了一些話,打了招呼。

有點懷念那些國小同學。在我還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宜蘭人的日子。現在他們很多都已經結婚生子了。懷念我們國小、國中與高中的日子。

還有夢到我跟我妹要在台北住民宿,那是我妹要住的,結果因為夜深了沒辦法回家,我想一起住,但又有點嫌棄那裡。結果我妹直接把我嫌棄的事說給老闆聽,就讓老闆生氣了。

亂七八糟的夢境。

今天早上夢到我一路睡到上班前十分鐘才起床。驚醒之後看了手機,發現距離上班還有一小時二十分。

夢境像是將微弱的意識之光照向廣大深沉黑暗的無意識大海,就算偶然看見了什麼片段,也很難解釋出完整而明確的意涵。

看了關於「海弗列克極限」(Hayflick limit)的資料。科學家海弗列克發現一個正常的人類胎兒細胞群體,在細胞培養下可分裂40到60次,然後此細胞群體將會進入衰老期,既推翻了烏龍的雞心組織實驗,也推翻了人類細胞的永生性假設。無疑是人類追求「永生」之路上不可不面對的高牆。

人類在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只能選擇兩條路,一是想像死亡之後的世界,想像一個超越的存在,來承諾死後世界的美好生活。另一條路則是用盡一切努力來繼續活在世界上,永遠延遲死亡的到來。

電影「普羅米修斯」,大財團的老闆創造了永生的生化人,卻無法避免自己的老化與死亡,促使他前往宇宙踏上尋找「工程師」之路。又因為生化人的永生,使得生化人大衛認為自己已超越了自己的創造者。

相反的,在電影「變人」裡面,羅賓威廉斯飾演的主角,機器人安德魯,卻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後,決定走向屬於人類的共同命運,死亡。或許那部電影最好看的地方就在於,安德魯認知了唯有存在著「死亡」這個不可避免的結束,必然的失去,才使得生命的過程充滿存在的價值。

不過就算如此,永生還是很吸引人。正如「變人」電影裡,主人理察對安德魯說:「時間對你來說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在面對海弗列克極限的時候,以目前的研究成果來說,似乎只有癌化的細胞,才能夠解決不斷耗損的端粒的問題,來突破那道關卡。另一種形式的永生,海拉細胞。

也許為了適應接下來不斷惡化的地球環境,或者即將開始的人類的太空旅行,下個世代的人,從出生就會帶有具備癌化機制的細胞也說不定。

又或者,會成為遊戲「黑暗靈魂」中的不死人(Undead)。在漫長的時間中徘徊,受折磨,最後喪失人性。

另一種永生,是科技的永生。如同「攻殼機動隊」與其他諸多科幻作品的劇情,人類的科技終於突破了另外一種極限,可以將人類的意識「上載」到資訊空間,徹底捨棄肉體。但以純粹意識的方式存在的人類,還能夠算是定義上的人類嗎?

也許就算得到了永生,可能也很難解決人類寂寞的問題。

根據youtube的一個分析約會模擬類遊戲的影片,如果在以下三個問題雙方的答案一致,那麼兩人發展出長久關係的機率將會提升四倍:

你喜歡恐怖電影嗎?
(Do you like horror movies?)
試過單獨出國旅遊嗎?
(Ever traveled another country alone?)
想在遊艇上過日子嗎?
(I'm on a boat. Wanna join?)

觀察那些「開發進步的國家」,越來越多的單身人口或許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們從家庭解放出來,於是形成一個又一個零星的個體。也許單身人口的增加不需要為了低生育率而負責。或者說,因為「家庭」這種結合方式的式微,使得原本從家庭這種結合方式所產生的新生兒不斷減少,連帶使得生育率不斷下降。

人與人之間新的結合方式還沒有出現,或者還沒有足夠成熟,所以每一種對於「希望維持家庭的形式以維持生育率」的努力,才會像是逆水行舟,事倍功半,因為或許現行的家庭組成方式注定要從人類文化中失勢,甚至退場。

究竟未來的人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建立關係,相互結合,並產生養育下一代,我完全無法想像。也許是更自由,也許是更不人道,也許生育最終將成為女性的「義務」,或者以類似「義務」的方式存在也不一定(因為沒人想生小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