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電影劇情隨著意識流動而轉換。看電影的過程就像是在閱讀一本美國文學小說。每個角色的姓名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代表的身份,以及他們站在他們的立場表達出來的看法。

在劇情推展的過程,我想起了《麥田捕手》,總覺得主角其實內心有千言萬語,不斷流動的想法與念頭,小說可以立馬來上一段獨白,電影不行,電影只能用演的。於是很多時候,導演運用大量的特寫鏡頭,拍攝主角凝視前方掉眼淚。

電影中很多場景刻意特寫讓角色正面直視鏡頭,搭配優異的3D效果,使得角色就像是脫離了大銀幕,看著觀眾說話一樣(並不是打破第四面牆,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觀眾的存在)。

劇情刻意壓抑了主角作為主角的英雄形象與氣質。或許導演希望拍戰爭的英雄,同時拍出美國境內的民眾對參與海外戰役的軍人的支持和期待,但又藉由軍人本身,以及主角群許多的反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來告訴大家「戰爭當中沒有英雄」,只有平凡的人經歷災難做出艱困的決定。

另外作為軍人,許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你很勇敢,一定很愛國,覺得上戰場很榮耀,也認為你當然不會從戰場前線退下來。一個在戰場上成為英雄的人,似乎只能夠戰死在戰場才符合英雄的結局。當主角意外地成為了體制中的英雄,拿到勳章接受表揚,儘管有許多痛苦,他也很難再憑自己的力量主動脫離體制。

電影並不是戰爭英雄片,也沒有藉由戰爭的殘酷來傳達反戰的立場。軍人們很清楚如果沒有這場仗,他們許多人在家鄉根本一無是處(基層軍人因為各種理由而從軍),然而也沒有高估自己所做的事(要求每個民眾都對他們心存感激,不爽的話你自己去從軍上戰場),清楚的理解到這只是他們的工作,他們並不特別偉大,他們要的只是一種尊重。電影站在一個相對保守的距離,冷靜的看待這一切,作為一種社會現況的紀錄與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