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


有這麼一些時間,我一個人待在家裡,悠晃晃地轉醒,躺在床上睜開眼,怔怔地看著這雖然是白天,卻因為窗簾遮掩而昏暗不明的房間。沒辦法去思考什麼,感受著被窩裡的溫度,以及枕頭和棉被觸感的溫柔。

在辦公室時,一接起電話,便猶如神靈附體,戴起一只傲慢的面具。然而一旦離開了電話,離開了辦公室跟面具,剩下的就只是一個狼狽不堪的、普通的自己。想像著生活壓力是一隻巨獸,邊前進邊瘋狂揮舞著雙臂,無情地摧毀一切在它面前的事物,而我只能不斷維持著各種勉強的姿態,與之共存。

留下文字這件事本身也成為了一件十分費力辛苦的事。然而我不禁這麼想著,當我開始失去文字,開始覺得生活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紀錄的事情,我就失去了我僅存的觀點,也同時失去了最後一點正視面對生活的勇氣。所以我還是必須持續記錄著自己的生活,卑微的。

看了一本書,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女性終其一生都注定對於時間非常的敏感。書裡面的解釋,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女性從很小開始,就必須面對一再循環周而復始的月經,月經前幾天、月經開始、月經結束後幾天,精準的人體機器。計算日期成為一種很自然的習慣,於是便培養了對於時間流逝的很精確的記憶。

書裡面提到,如果男性對於一天的認識就是一天,則女性對於一天的感受大概等於男性的十倍。換言之,男性覺得這不過是兩三天前的事,而女性卻感覺像是過了一整個月一樣。

另外一件書中提到關於女性為何會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安全感這件事,解釋如下:這個社會對於一個獨身的年老男性,如果要再找一個年輕的女性陪伴這件事是樂觀的。然而相同的樂觀卻沒有出現在一個獨身的年老女性能夠輕鬆找到年輕的男性。在同樣的社會價值觀底下,時間對於女性來說是更珍貴的資源。

「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
無所謂去哪,
無所謂見誰,
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
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
那些我將要見的人,
都會成為我的朋友。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
但是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這是我要的自由。
我的,黃金時代。」
~摘錄自電影《黃金時代》預告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