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愛是陪伴


兩人的對談中,當自己心裡的想法由對方口中直接被說出來的時候,我總是沉默的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一切在酒精的催化之下,在彼此努力的凝視中,你似乎真的可以相信眼前的人是很認真的關心你,想了解你,想知道你的想法。

友人問了我對於愛情,以及愛是什麼的想法。「愛是陪伴,但卻不一定等於了解。」我說。現在想起來,這句話是非常寂寞的。不過於此同時,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更加地凸顯了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互相了解,但在相處的過程中,只要能做到「對於了解彼此的努力」這件事本身就有價值。

至今我還有許多事情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我像是個剛被颱風摧毀了家園的人,頹坐在斷垣殘壁中,努力從瓦礫堆看出曾經建立在其上的秩序。因為害怕現實的殘破不堪,所以選擇沉浸在過去的美好裡。但你我都知道,過去的美好不可能再重來。

冬天快過完了。最後一點微小夢境的幻滅。逐漸變熱的天氣諭示著一年的開始,歲月流轉,直到年底十一月中以後,冬天回來的時候,彼時如果還可以,讓我再擁有一兩個短暫而美好的夢境吧。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JungJung


把臉書關了。也許只是一段時間,也許會更久,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自己也許暫時沒有勇氣再打開臉書的頁面。

這麼看起來,昨晚擾動自己的情緒成為了某種預言。今天藉由友人口中得知,蓉這趟去日本其實是跟男友一起,而男友打算在這次的日本行之中跟她求婚。

求婚啊!不是男女朋友的關係,而是正式踏入法律認可的伴侶關係,然後建立另一個家庭。雖然她們早就已經在一起將近十年,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之外,但實際聽到的時候還是感覺到十分的寂寞。十分、非常的寂寞。

在臉書上發動態時,並沒有預設用來表達寂寞的表情。最後選了一個臉裂開的表情符號。到底寂寞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表情呢?到底這些預設的表情符號能夠代表人們多少的表情?而我只是感覺到自己正在四分五裂。

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就會看到一連串畫面,包含求婚成功的動態,更改感情狀態、準備婚禮、挑喜餅挑禮服、還會刻意流出一兩張拍得美美的婚紗照、邀請大家前往婚禮的臉書活動。一想到這些,可真讓人受不了。

可悲的是,自己可能還會傻傻地去那樣的動態按讚,然後跟其他蓉的朋友一樣,在底下留幾句言不由衷的祝賀詞。對於這樣虛偽而自虐的自己感到無法接受。

我幾乎可以看見她幸福的表情,就像她就在我眼前一樣的清楚。無論如何,她都會是幸福的表情,也只能是幸福的表情,而這也是我所不捨看見的。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傾盆大雨


從淺眠中醒來,只睡了一小時又多一點點,有些惆悵。已經不再計算是第幾輪大夜,只是機械性重複同樣的夜班前準備動作。

最近跟幾個友人比較要好,雖然常常在通訊軟體上聯繫,但心裡卻沒有踏實的感覺。說到底是沒有生活在一起的實感。透過社群網站或者通訊軟體傳來的訊息,不論再怎麼溫暖的文字,都不及人與人之間接觸時的體溫。

那些遠距離的戀人,光要維持感情的溫度就很勉強了吧。還是說只要有了彼此的承諾,一切都會不一樣呢?

睡醒的那一刻,腦海中浮現了一月底去北海道,回程時一個人坐在札幌機場的場景。經過了四天三夜的北海道行,在異國的街道輕鬆自在,卻在準備回國的那一刻才感覺到強烈的不真實。從一個現實回到另一個現實過程,無論怎麼樣都不會習慣。

所有北海道行的畫面,不知怎麼地,都以一種十分鮮明的色彩保留在記憶裡。如果可以形容,那會是一種活生生的記憶,半永久性的標誌著我的人生中某些體驗。

深夜的桃園忽然響起了震天的雷聲,接著是傾盆大雨。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輕聲叫喚羊年的到來


年輕巧巧地過完了。行程仍然是按表操課,但卻都幾乎不留痕跡的輕輕帶過,對比往年,沒有拍很多年夜飯的照片,也沒有在各大廟宇打卡的紀錄。好像羊年很害羞,於是迎接她的到來我們也只能悄悄的說聲歡迎。

最近好像錯過很多重大節日的紀錄,往往都是等過了之後才用補述的方式描寫一些細節。

今年小年夜上大夜班,除夕當天早上大夜班下班之後就趕赴宜蘭。搭了桃園台北的客運再轉台北宜蘭的客運,此時便很慶幸自己是住在台北,家在宜蘭。雖不若台北人那樣的方便,但僅僅是多花一些時間就可以到家,也算幸福。

回到家以後匆匆買了件上衣當作今年的新衣服,準備準備就開始吃年夜飯。去年的年夜飯記得是在公司跟大家一起吃的,原本以為今年也是如此,但有朋友願意幫忙接除夕當天的夜班,於是就這樣順利的回家。今年總共休了近三天的年假,初二晚上要再去上大夜。於是乎,除夕年夜飯,晚上的拜拜,大年初一一天的走春參拜行程,以及初二的回娘家都有參與到。所謂的「年」的意義濃縮在這幾個項目裡,猶如帶著一個Check List一條一條打勾檢查。

今年依舊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有關於感情與婚姻狀態的問題,倒是工作方面是順順利利的,也沒多大的變化。

妹妹在年夜飯時一直很想要全家人一起拍張照片,但不知怎麼地後來又不了了之。幾個年紀較長的堂表兄姊結婚之後,都各自分支出去成為自己的家庭,於是家族的觀念與成員在擴張與更新,舊有的一些美好記憶最終只留在記憶中。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黃金時代》


在情人節,華山光點,看完了電影《黃金時代》。這是一部描述民初女作家蕭紅的傳記式電影。因為看完之後在心中有些話想說,所以必須說在這裡。

在電影中,當要描述一些資料不完全的部分時,電影會由人物作為旁白,彷彿受訪一般,誠實的說出蕭紅從未清楚明白交代過人生中某些事件的具體細節。於是,雖然是傳記電影,卻留了一些空白,留了一些想像空間。在那個時代,並沒有所謂的社群網站或者其他簡便的紀錄工具。頂多就是寫日記。然後有些文人作家或許可以將自己的文章集結成冊,付梓出版,但大多也都是手抄本。對於這些事情,就像是面對無情的後世而能夠為自己保留一些隱私。

蕭紅的人生中必須要提及的三個男人,逃離的第一任丈夫、蕭軍以及後面的端木。蕭紅,如電影所說,身為一個作家,卻不曾展現那樣一個作家該有的世故和練達,反而在情感上處處顯得脆弱徬徨。看著電影裡蕭紅藉著湯唯的口與面容,將那些情感表達時,著實令人感傷。她是一個感情豐沛的女人,然而真正能夠呼應這樣的情感的,或許自始至終都只有蕭軍。然而不論是第一個逃離的丈夫,蕭軍或者是端木,都未能真正給予蕭紅,這樣一個具有文字天賦的作家,心靈安頓之處,未能給予她一個踏實可靠的歸所。

於是我不禁想著,如果有機會,能夠給蕭紅這樣的女人可以好好安頓下來的感覺與生活該有多好。

二蕭的故事又再一次喚醒我對於李渝老師曾經說過有關於她跟她老公的生活的記憶。李渝老師說,她在日常上選擇盡心奉獻於讓郭松棻能夠安心寫作,打理好生活的一切,讓他盡量不需要去煩惱。於是我認為誰想跟蕭紅在一起,或許都必須要為了成就蕭紅而犧牲某部分,但這樣的人真的能夠如蕭軍那樣激起蕭紅最強烈的情感,呼應蕭紅的情感需求嗎?如果不是與蕭軍在一起,如果不是因此而遭遇了那樣的痛苦,如果蕭紅一生只是當個無憂無慮的女人,她能夠達到這樣的文學成就嗎?還是說她就是注定能走到那樣的高度,而一切她所遭遇的苦難都只是扼殺她的天賦與創作機會的不幸?

在電影中許多的畫面,我多希望自己是那個能夠站在蕭紅身邊的人,好好抱著她,實實在在的給予她幸福。天啊!她真是太讓人心疼不忍了。

電影中提到蕭軍的出軌,雖然最後以蕭紅從日本回國告終,而且女方也墮胎,但終歸是伴侶的一次實在的不忠。然後二蕭在武漢撤退時出現的歧見,以及後來蕭紅竟選擇與端木在一起,我真的無法理解。但我想蕭紅內心深處還是如此眷戀著與蕭軍心靈契合的那種感覺,能夠遇見一個完全懂自己的人,和自己的靈魂伴侶相遇,那是平凡人就算窮盡一輩子都可能遇不到的機會。

到底尋找另一半的時候,該不該追求那種彼此瞭解,完全契合的人?然而那樣的人卻也是互相傷害最深的人。

蕭紅在一生中總共懷孕兩次,一次是她所逃離的第一任丈夫,在她生下孩子不久,她就將孩子送人了。而另一個則是蕭軍的孩子,同樣懷在蕭軍離開之後,她與端木在一起,逃到四川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死了。這些懷孕的經驗,再加上蕭紅與她三任伴侶的遭遇,不禁讓人覺得或許蕭紅的生命注定就是為了自己而存在。她們這樣的人從來不是如一般人一樣為了延續人類的生存而存在,她們這樣的人的生命,從來只有一個目的,從開始到結束,去完成某些重要的事。蕭紅的生命既沒有向上承繼,也沒有向下延續。

就算是死前,與端木和駱賓基在香港,我還是覺得那時的蕭紅已經孑然一身,注定孤苦終老。你不會覺得那時候能夠陪伴在蕭紅身邊的人可以稱作是在她心裡的人。蕭紅的人生是如此的需要陪伴,但她卻過了這麼多一個人的時光。看完《黃金時代》,看完蕭紅,怎能不讓人心碎。

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


有這麼一些時間,我一個人待在家裡,悠晃晃地轉醒,躺在床上睜開眼,怔怔地看著這雖然是白天,卻因為窗簾遮掩而昏暗不明的房間。沒辦法去思考什麼,感受著被窩裡的溫度,以及枕頭和棉被觸感的溫柔。

在辦公室時,一接起電話,便猶如神靈附體,戴起一只傲慢的面具。然而一旦離開了電話,離開了辦公室跟面具,剩下的就只是一個狼狽不堪的、普通的自己。想像著生活壓力是一隻巨獸,邊前進邊瘋狂揮舞著雙臂,無情地摧毀一切在它面前的事物,而我只能不斷維持著各種勉強的姿態,與之共存。

留下文字這件事本身也成為了一件十分費力辛苦的事。然而我不禁這麼想著,當我開始失去文字,開始覺得生活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紀錄的事情,我就失去了我僅存的觀點,也同時失去了最後一點正視面對生活的勇氣。所以我還是必須持續記錄著自己的生活,卑微的。

看了一本書,裡面提到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女性終其一生都注定對於時間非常的敏感。書裡面的解釋,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女性從很小開始,就必須面對一再循環周而復始的月經,月經前幾天、月經開始、月經結束後幾天,精準的人體機器。計算日期成為一種很自然的習慣,於是便培養了對於時間流逝的很精確的記憶。

書裡面提到,如果男性對於一天的認識就是一天,則女性對於一天的感受大概等於男性的十倍。換言之,男性覺得這不過是兩三天前的事,而女性卻感覺像是過了一整個月一樣。

另外一件書中提到關於女性為何會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安全感這件事,解釋如下:這個社會對於一個獨身的年老男性,如果要再找一個年輕的女性陪伴這件事是樂觀的。然而相同的樂觀卻沒有出現在一個獨身的年老女性能夠輕鬆找到年輕的男性。在同樣的社會價值觀底下,時間對於女性來說是更珍貴的資源。

「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
無所謂去哪,
無所謂見誰,
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
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
那些我將要見的人,
都會成為我的朋友。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
但是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這是我要的自由。
我的,黃金時代。」
~摘錄自電影《黃金時代》預告片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又一酩酊大醉之夜


繼終於作出某種「友情的宣言」後,與友人Y好像又回到某種還可以相處的關係,殊不知一次酒醉,傳了些醉話,一切又毀了。也許在我心底深處,我完全明白她就是這樣的女生,她會因此離我遠去,不知道該怎麼跟我說話,但我就是想要這樣地去靠近她,就像在冬天的街道上,無法克制的尋找暖氣一樣的道理。

所以,我到底是不是意亂情迷,到底是不是一時的寂寞,一種「陪伴與需要」的作祟,我不知道。如果我們從來沒有繼續進展下去,那麼這個答案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的確,到了一定的年紀,不再渴求那種happy ever after的神話,所謂的靈魂伴侶只是童年幻想。

遇到了一個人,如果彼此還可以處得來,那麼就釋出善意相處看看。少了前面漫長的等待、青春的猜心,剩下的是因為時間而成熟,懂得去把握與珍惜每一個當下。若是確認還是沒有辦法在一起,就鄭重的感謝對方與離開。

由於友人L的歸來,終於約了一次喝酒。本來是打算在我家喝,但各方面來說都不適合。於是我們先去逛夜市吃點東西墊墊胃,然後帶了酒去圓山公園的美食廣場。不知道為什麼,那裡出乎意料的明亮,有蠻多人進進出出,也不怕下雨,附近有公共廁所,旁邊的夜店一直放著好聽的音樂。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冬天的夜晚風大了一點。

準備了四支酒,最後卻只喝完了香檳和梅酒。沒有勇氣跟酒量再把清酒還有威士忌打開。

醉到一種恰到好處的醉意。對方從我口中得到了我一直迴避的答案。大概就是這樣吧。一樣是個好女孩,一樣是個錯誤的時間點遇見對方,我深刻的感覺到自己人生中的某部分不斷的自我重複,只是更換了些許的細節。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速寫紙


上班的時候,由於是講電話,為了不漏掉客人所說的每一項重要資訊,總會在鍵盤前放上一疊空白紙。在講電話的同時,邊用紙筆紀錄一些重要的內容,像是客人的名字,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以及其他的願望。

因為是隨手的筆記,所以內容通常凌亂沒有邏輯。東一個人名,西一個電話號碼,或正或反,橫豎不一,只要同一通電話的資料擠在一起不要搞混就可以了。有時也會發生對著這一個客人叫了上一個客人的姓氏的窘境。

一張記錄了雜亂資訊的紙,偶爾會摻雜些無意義的幾何圖形塗鴉,成為這份工作中唯一的文具必需品。

如果每一通電話背後都是一個故事,都是一個旅人的期待。那麼想像一下,一個人決定在不告訴任何人的情況下,獨自前往遠方旅行。或許我與他短短的交談,所寫在紙上的內容,就成為了曾經發生、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故事,在時過境遷後唯一必然留下的證據。我們成為了另一個人人生中某個微小卻重要的時刻,少數的見證者。

人只能透過與其他人的接觸,來留下自己曾經活著的證明,曾經存在的證據。

不論再怎麼樣的小心翼翼,都還是會在這世界的某些角落留下些許的紀錄。

我想起了某個大雪夜晚,渺無人煙的西伯利亞針葉林。空無一人的森林中的一棵樹覆蓋了白雪,因為雪的重量太重,樹被硬生生的折斷,發出了不大不小的聲音。那樣的聲音消失黯淡在一片銀白的夜色,遠在被任何一個人聽到以前。

「你很珍惜那些寫過,充滿雜亂筆記的紙嗎?」
「我通常把他們一次蒐集一堆起來,然後一口氣送到碎紙機銷毀。」

「也許有一天我會想開始跟人們說些故事。」我說。
「那些都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有妳存在的故事。」
「聽起來是些很棒的故事。」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寫給一個人的北海道旅行者:關於事前規劃


行程的選擇,因為是一個人所以彈性非常的高。但由於這次是初次體驗,所以就選擇以札幌、小樽以及旭川三個城市的景點為主來安排。比起其他上山下海的大自然行程,這樣的行程規劃比較像是散散步。並沒有特別推薦的行程,會建議多看看其他人的旅遊心得以及旅遊書的簡介,重點是一個人想去哪就去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衣著準備的話,依照個人怕冷的程度還有旅遊日期的天氣狀況而定。這次很幸運都是好天氣,其實也沒什麼冷到,不過離開的那天看到大風雪很可怕。推薦的洋蔥式穿法就是一件一件加上去,可以對於室內外溫差進行調整,褲子的保暖也很重要。外套一定要設想到下雪的問題,最好能防水防風。

其他配件的部分以手套、毛帽、圍巾、口罩以及兩層厚襪。暖暖包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必備項目。鞋子的部分,冰上一定會滑,我購買了一雙低價位的防水登山鞋,等級沒有很高,但已經很足夠在大城市的街道上使用。如果要去滑雪或親近大自然之類的可能會推薦更高等級的防寒防水鞋。但一般的鞋子也可以購買便利商店都有賣的止滑鞋套,要注意某些地方不允許旅客直接穿著止滑鞋套進入。


金錢方面,我這次來不及辦JCB跟VISA卡,但會建議Master、VISA跟JCB都帶著,不然有時候刷不出來很尷尬。現金的部分最好也準備比預定購物預算高出1.5倍的金額,以防萬一。金融卡的部分建議可以到銀行先辦理國外提款,以國泰世華為例的話,預設是關閉的,需要另外開通。


預定旅館的話,分成兩種,一種是事先付款,通常可以在特定時間以前取消,我這次是在hotel.com訂的,其他的線上訂位網站都可以考慮,可以選擇「現地決済」的方式,就是住房當天在去旅館付款,但如果確定不去最好還是提前取消,我是選擇事前就在台灣線上刷卡付款,可以在台灣處理的事情先處理好比較保險。

如果自己是很不能走的人,一定要特別選離交通工具或是中心越近的地方。不要低估走路的時間,有時候趕景點會覺得走路真的很累。而且只有一個人,很多東西都要自己扛著,出門包包都會塞滿東西。

我這次是選擇住「札幌考山國際青年旅舍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ホステル カオサン札幌 」 ,地址是Chuo-ku Minami 3-jo Nishi 8-chome 2 Sapporo, Hokkaido, 060-0063, 純粹是因為價格便宜而且離市中心很近。三個晚上的價格含稅是台幣的3200,房間是蠻寬敞的榻榻米房間,但會有很重的榻榻米味道。此外,他不能泡澡,房間暖氣限制在18度(不會讓你感到溫暖,頂多就是不冷),而且隔音非常非常的差,也沒有附早餐。房間沒有電視、地下一樓有投幣式洗衣機、有附吹風機以及一條毛巾,不會每天有人打掃。不過整間旅館還蠻多外國人的。櫃臺會有各個國籍的人輪著值班,我Check In那天就遇到台灣人。床的選擇是木製雙人床或者日本傳統的床墊。

如果是睡眠品質很差或很淺眠的人,或者對於房間有所期待的人,可能不太能夠接受。但因為我一個人而且對於睡眠環境沒什麼挑剔,而且每天一大早出去直到半夜才會來,所以還算可以。


網路的部分,以遠傳為例,如果要開通國際漫遊,基本上只要旅遊前一天或者當天在機場,打到客服專線跟他說你要開通國際網路漫遊,等降落到當地系統會自動抓取Docomo的電信服務,就可以像台灣一樣用3G上網。一天吃到飽是台幣399。回到台灣一連回遠傳電信國際網路漫遊就會自動停止。

我這次選擇 Wi-Ho,他公告是要一定時間前預約。但我這次是直接到桃園機場門市櫃臺現場詢問,只要剛好有存貨就能租賃。有很多種選擇,他們會根據你這次的行程來推薦,有些都市訊號比較強但到鄉村就不行,有些續航力高,有些流量較高。我選擇的方案是使用時間號稱16小時,且可以當成行動電源,一天400MB且可以同時十台裝置同時連線。因為我行動電源借人,所以又另外以一天台幣50的方案租了一台行動電源。現場會做連線測試,儲存密碼之後到當地只要開手機的wifi就會自動連線。

對於一個人的旅行者來說,隨時保持有網路的狀態很重要。特別需要著重在續航力。我這次遠傳的國際漫遊還是有申請,但就是備而不用,只要沒有流量就不會收費。還機的部分在桃園機場入境大廳出來之後左轉很近的地方。需要一直保持有網路的另一件原因,可以盡可能讓其他人能夠大概知道你的位置,如果有什麼其他的事情發生,恩...。

札幌市有針對外國旅客提供市區內主要景點的Free Wifi,需要帳號密碼,可以在新千歲機場或者札幌JR車站的外國人資訊櫃臺取得。


藥品部分我只有準備乳液以及護脣膏,出門前最好都擦一下,然後在外面可以兩小時每補擦一次,因為北海道很冷很乾。如果有需要也是可以帶腸胃藥或感冒藥,但我蠻相信日本的食物的。不過如果吃太多海鮮類食物胃部會太寒。日本很多藥妝店,所以基本上補給起來是不會有問題。


行李箱的話我只帶一個27吋的大行李箱,不論是否有準備購物行程,都建議再準備大一號的行李箱。因為一個人旅行,沒有人可以幫忙分擔行李。


語言部分,雖然很多漢字但有時還是會搞不太清楚狀況。可以用英文問人,但絕大部分的人都只會用日文回應你。不過大都市的運作模式似乎不管到哪裡都差不多,就用台北的標準去尋找城市的節奏就對了。日本並不是個對於當地語言或者英文有高度要求的國家。


簽證部分,日本已經是免簽證國家,所以短期觀光只要帶著台灣護照就可以。並不需要事前準備什麼。


推薦的APP部分,有官方的「札幌旅遊」,裡面的內容都是可以事先下載下來。如果要找吃的東西可以下載「GURUNAVI」,或者是上網站「樂吃購(http://hokkaido.letsgojp.com/)」。好用的東西還有以Google Map為基礎的我的地圖(https://www.google.com/maps/d/home),可以是先將所有的景點行程進行自己的標記,在手機上也有相對應的APP可以開啟地圖,匯出的檔案甚至可以加入一般的導航裝置裡。


建議攜帶旅遊書,永遠不要過度相信電子產品。


北海道的交通方式相對較簡單,而且日本的交通非常的準時,有需要的話可以先將幾個景點之間JR的時刻表列印出來,或者存在手機裡用PDF檔開啟。札幌市區的地下鐵也只有三條線,比起台北來說簡單多了。


天氣冷的話,要注意自己攜帶的電子產品會不會有冷當的問題。如果有需要可以用暖暖包保暖。不過大部分的電子產品似乎都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尤其我那隻便宜的手機平常在台灣過度使用就會有過熱的問題,完全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