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4日 星期六

莫札特音符 神奇療癒魔力

莫札特音符 神奇療癒魔力

【中時電子報 】

閻紀宇/綜合報導
西方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天才型作曲家莫札特,其作品跨越四個世紀仍歷久不衰,
而且近年來更跨出純音樂聆賞的領域,儼然成為新時代「音樂治療」的仙丹妙藥。
從老年失智症到癲癇症,從消除青春痘到提高智力,莫札特筆下的音符似乎
具有一種神奇的療癒魔力,令音樂史上其他的大師望塵莫及。

大學生聆聽增強智力 具爭議性

美國芝加哥一位神經外科醫師近來實驗發現,莫札特某些曲子能夠
降低癲癇患者發作的嚴重性與頻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研究人員
讓老年失智症(阿滋海默氏症)患者聽十分鐘莫札特音樂,
結果他們的心智測驗會拿到較高分數。

莫札特音樂各種療效中最廣為人知也最具爭議性的一項,就是有助於增強智力。
較具說服力的科學研究,可以上溯至一九九三年刊登於
英國《自然》周刊的一篇論文,美國兩位學者針對大學生進行實驗後發現,
聆聽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有助於學生的空間推理能力。

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雪兒再接再厲,
讓實驗室中懷孕的大鼠聆聽同一段音樂,持續兩個月。
結果受過莫札特音樂「胎教」的幼鼠出生之後,
在迷宮測驗的表現遠優於對照組的幼鼠。
這項實驗引發了廣大的迴響。

後來美國音樂治療師坎貝爾進而提出「莫札特效應」一詞,並申請註冊為商標,
推出系列書籍、唱片與教材,造成熱潮。莫札特的音樂魅力甚至影響了社會政策,
一九九八年,美國喬治亞州開始對有嬰兒家庭分送古典音樂CD,
佛羅里達州與科羅拉多州也推行類似措施。

相關科學研究顯示,人在聽音樂時,大腦有許多區域會一一啟動,
某些反應最活躍的區域也涉及空間推理。部分學者認為,
音樂可能會改變大腦某些運作方式,強化左腦與右腦的聯繫,
但其相關性仍有待進一步釐清。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謝倫伯格,分別以莫札特、
阿比諾尼與英國搖滾樂團布勒(Blur)的音樂,
比較它們對大腦的刺激程度。
他甚至讓莫札特的音樂與驚悚小說家史蒂芬.金的故事打擂台,
結果發現聆聽者的表現與其個人喜好有關;換言之,
播放的內容若能投其所好,聆聽者就會有較佳的表現。

伊利諾大學神經醫學教授休斯是癲癇症專家,
有天從同事那邊拿到一卷錄音帶,
其中曲目正是羅雪兒實驗所用的莫札特雙鋼琴奏鳴曲。
他對一位昏睡中的患者播放音樂,驚訝地發現病人癲癇發作的頻率顯著降低。
休斯進而對更多病患進行實驗,結果近八○%出現症狀改善的現象。

後來休斯改播其他古典音樂家的作品,但發現還是莫札特的曲子最具療效。

這就涉及另一個爭議紛紜的問題:為什麼人類的大腦似乎特別鍾情於莫札特,
而不是音樂之父巴哈、樂聖貝多芬或鋼琴詩人蕭邦?

音樂模進較規律 癲癇症療效佳

休斯認為箇中玄機所在,可能是莫札特音樂中旋律重複的手法,他指出:
「莫札特會讓旋律線翻來覆去、內外變化,
讓聆聽著覺得興味盎然,我們的大腦喜歡有模式的事物。」

巴哈、孟德爾頌與海頓的某些作品,也對癲癇病患有所幫助,
但莫札特音樂的模進(sequence)較為規律,約廿秒到卅秒重複一次,
與腦波和中樞神經的運作模式最為接近。因此休斯推測,
莫札特音樂的模式頻率能夠對治癲癇患者大腦的不規則模式,因此療效特別突出。

今年一月廿七日是莫札特兩百五十歲冥誕,
對於自己的作品居然成為治病的良方,
他若是地下有知,或許也會莞爾一笑,再多譜幾首曲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