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離開指物的世界

這陣子看了很多物理科普的影片,裡面講了很多觀念。

誰在什麼時候發現了什麼,理解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解決了什麼數百年的問題。

有的時候是單一學者給出答案,有時則是如接力賽一般,在一條道路上努力了二三十年,或者兩派學者爭論多年,理論才完善。

但其實還是有更多學者,默默無聞的在實驗室研究間努力著。只是終其一生,沒有特別超越世代的見解,或有其他可為後人記得的成就。

又或者,窮其一生,依然與解出某個問題失之交臂。

有時花了十數年的光陰,只為了解決一個,一般人日常生活不會特別注意,不會特別去想,也不會用到的問題。比如說最密堆疊,或者密鋪,又或是窮舉。

溫度這件事情的討論,竟也是這兩三百年的事情。

換言之,在冷熱這件事,被定性定量的理解之前,在溫度被劃分之前,被視為分子運動,氣體動力論之前,並沒有溫度的概念。

如果回到古代,也許只有類比的熱冷,如同水沸騰的熱,水結冰的冷。又或是陶製品燒製的熱,冬日北國清晨的冷。

又或者,可以將飯煮好,將牛肉煮熟的溫度。

以前溫度無法比較,然後一百多年以內,突然全部都被定序了。攝氏度,華氏度,克氏溫標,絕對零度等等。

於是我們開始活在一個具有明確溫度的世界。

夏日正午31度,冷氣可以開到27度,人體超過37.5度可能是發燒,雞排需要在200度複炸10秒,牛奶需要在120~130度殺菌2~5秒。

這些精確都是過去的人們無法想像的。

無法被測量的事物開始可以被測量,就這樣從指物的世界進入了數字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