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要出門,發現原本停車的位置,車沒了,地上留了一串粉筆字,被拖吊了。
打從十八歲騎車到現在,第一次車子被拖吊。
唯一慶幸的大概就是今天不用上班。
太陽很大,天氣很好。我站在路邊思考了一下人生,決定維持原案,先走路去買早餐,吃個早餐壓壓驚,回頭再決定怎麼處理。
吃完早餐後,擬定兩個方案。因為走路單程要一個多小時,所以要麼是坐計程車,要麼騎GO SHARE(其實心底有一點期待有朋友可以載我過去,但總覺得還是要避免接觸)。
斟酌了一下,因為附近真的很多GO SHARE,而且拖吊場旁邊也還在租借車範圍,所以下載APP,開始第一次GOGORO騎乘體驗。
第一次操作APP,依照指示打開車廂拿安全帽。安全帽是放在車廂內共用的,拿起那共用安全帽,我一戴上去,就有一種回到當兵時,第一次戴上那頂不知道換了幾手的頭盔的感覺。
踢起側柱,查了一下拖吊場位置,正準備發動的時候,突然發現完全發動不了。
當下傻了,想說該不會是因為我把手機螢幕關掉,或太久沒發動,但顯然APP也沒有支援再發動的功能,只好先還車,被扣了15元,然後同一台車再借一次。
一切就緒,啟動機車。
電動車啟動只有螢幕有提示,沒有發動機的震動,機車安安靜靜的。
小心翼翼地轉動油門,加速比我想像中還要靈敏。加速度的過程流暢而絲滑,不像我的小一百剛開始拉速度會比較辛苦。
又或者說,速度提升的操作體驗太順暢,讓我有點緊張。雖然速度沒騎很快,但身體動作有些僵硬。
雖然加速很快,但速度拉到五十六十左右,就不會再繼續往上。速度到頂的時候,反而沒有一般油車催油門帶來的感覺。
邊騎邊測試了煞車,還算可以,不會太軟太硬。倒是方向燈打完以後,需要在左轉或右轉方向再按一次,才會消失,不能按中間。
方向燈也沒有熟悉的聲音,讓我每次打完方向燈都忍不住看一下螢幕確認。
機車電池滿電的情況下,從我家騎到桃園區的拖吊場,十幾二十分鐘的路程,大概耗掉一格電,花了50元。
---
第一次到桃園區拖吊場,離市區有一點距離。
進去以後,就是個很大的停車場,機車汽車都有。走進旁邊的矮小建築,抽號碼牌。
叫號後,拿行照與駕照,再填寫行照資料,繳完150元(因為我馬上就去領,如果拖得越久還有停車費產生),會拿到領車證明,然後就可以牽車回家。
櫃台裡面冷氣開超強,有點羨慕,但等候區完全沒冷氣。
不知為何,一進到拖吊場,就有種對政府機關的厭惡感產生。接著是滿滿的無奈。
這邊繳完費用以後,還需要去繳罰單。倒是現在罰單可以在超商直接繳費這一點我還蠻驚訝的。不過希望我繳罰單的經驗不要太多。
---
這是我在這一區第一次看到有車被拖吊,興許平常拖車都不會到這麼偏僻的地方。
在騎車去拖吊場的路上,也有想過,可能是被人檢舉。
住家附近這陣子多了一堆GO SHARE,常常沒有車位,這次是一時大意把機車停在黃線上過夜。
本來還想著幸好有GO SHARE,不然就要坐計程車去領車了。如果多來拖吊個幾次,GO SHARE豈不是賺翻了,真是一門好生意。
但轉念一想,就是因為這群GO SHARE以及iRENT的車佔了一堆機車位,才排擠到其他自用機車的車位不是嗎?根本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