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中秋聯歡晚會與臭豆腐

補班的一日周末結束了。

星期六講了久違的,長長一通抱怨。或許知道後面不再有人可以依靠,所以硬是耗著。最後什麼都沒有解決,不過掛電話了。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自己覺得不太合理的事情。不過工作到現在,似乎更可以理解,這世界本來就沒什麼所謂的合理。

更多的時候,無法改變,只能接受。

下班後去看了球賽。

因為蓉的邀約,騎了將近四十分鐘前往桃園棒球場。到了現場才知道是下半年的季軍戰(同一時間在台南棒球場則是冠亞軍賽)。

這是我今年第一次進球場,也是第一次坐外野。

外野的視野好遼闊,尤其球飛向外野時,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落點。不過內野發生的事情就看不太清楚。

雖然過程一直間歇性的飄雨,但整體來說天氣微涼,很舒服。

吃著外面餐車買的大腸包小腸,一邊跟著群眾吶喊歡呼,真的很棒。當然也因為贏球,所以氣氛一直都不錯。

看完球賽去了中原夜市。

一夥人說要吃爆中原夜市。於是從著名的湯包、吃到碳烤雞排、吃了燙魷魚、吃了肉骨茶與王子麵麻辣鴨血臭豆腐,最後還吃了蔥燒包與竹炭地瓜球。

湯包不錯,有著一些湯汁,吃得到肉的鮮甜。碳烤雞排的外皮先煎後烤,硬硬的一塊,醬汁口味很甜。燙魷魚跟肉骨茶清淡,麻辣鴨血臭豆腐普通。

蔥燒包底部有特別煎脆煎硬,包子倒是多汁,而且不是水水的肉汁,而是較多油脂調過醬汁的肉汁。吃到地瓜球時已經投降了。

晚上十一點多,回球場牽車。其他人開車回新竹,我則穿上雨衣,風塵僕僕地騎回南崁。

由於太久沒騎了,還迷了一下路。雨天騎車折磨人。

星期天。

睡到九點多自然醒,接著繼續睡。

最後一個夢,夢到我跟一小群人被困在一個地下三四層樓的大型水族館區域。正常往上的路全都坍塌淹水封閉了。

我們好不容易連絡上了地面的其他人,準備來救援,而我們也正在清點東西準備離開。

我記得我對著其他人說「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一直到真的獲救之前,都要小心謹慎。」

但我就突然又醒了,大約接近中午。

總有種拋棄人家的感覺。

下午出門。

雖然是要去台北,但從昨晚就一直下著的雨完全沒有想要停歇的意思。實在很懶得騎車,就決定直接搭客運往返台北。

沿路倒是看到今晚中秋聯歡晚會搭建的舞台與RE稿彩排的人。

今天陪妹妹去看了台北的房子。參觀了樣品屋,做了一些測量,討論一下之後購買家具等等。

代銷大姊有點惱人,我妹也沒有認真做什麼功課。

不過也不是我的房子,很多事情我似乎也不需要插手。

我應該多學習改掉牡羊的壞習慣「是我,就不會是其他人」。

總是要順其自然的發展才對。

不過兩房格局雖然都還沒裝潢,但感覺起來好小。沒什麼浪費的空間,不過考量到過道,公共空間就被分割了。再加上為了讓兩房都充分享受光線,所以客餐廳基本上就沒有對外窗。

看完房子以後去吃了韓式料理。

各自道別以後,搭上板橋的952回到南崁。

很疲倦,所以在客運上長長的睡了一覺。下車以後倒是心情不錯。

中秋聯歡晚會開心的唱著「我決定愛你一萬年」。我走到隔著馬路對向的小發財車,點了一份炸臭豆腐。

發財車的位置剛好在高鐵高架底下,所以不會淋到雨。老闆三兩下功夫,將臭豆腐切成四分之一大小,下鍋油炸。

我一時興起,便想「內用」。這樣的發財車哪有什麼內用的空間,不過老闆依舊在後面人行道上放了幾張塑膠板凳。

放在便當盒內,炸好酥脆的臭豆腐散發香氣,蓋上將近半盒份量的台式泡菜,擠了醬油膏,再加上一小搓辣醬。

我就在這樣的路邊環境,一邊看著老闆處理臭豆腐的身影,一邊聽著聯歡晚會的歡唱聲。高鐵從上頭轟隆隆地穿過,雨在旁邊自顧自地下著,一點也沒有停的意思。

貪食著油炸臭豆腐,一邊感受著疲倦。想著一周又過去了,明天又是星期一。

大概是種小確幸吧。

---

最近股票難做,於是又開始看了些星座相關的書。

覺得人其實不只是人,不是有形的事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產生影響,與這個世界互動,不是因為有形的我們,而是我們所帶有的各種能量。

我們感受著世界裡能量的流動,多寡,強弱,感受著他人身上帶著的能量,彼此抗拒,互相吸引。同時我們也將自己的能量放射出去,與人交換。

不要被眼前的實體所迷惑,我們都只是各種複合的能量而已。

不過東西好多,還是看不完。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炒飯的輕與重

領到了飄洋過海的手機殼,拿到了之前訂購的桌遊。傍晚天氣似乎又更涼了一些。

下班後,去家裡附近的滷味店吃飯。

由於附近有學校又有補習班,滷味攤裡外都可以看到一群一群三五個人的國高中生。

坐在用餐區吃飯的我,看著身著校服的他們的背影。想像著他們等一下會沿著樓梯往上,坐在一間又一間的補習班教室,面對大片的黑板,聽著補習班老師的授課。

也許是數學,或英文,物理化學也有可能。

在他們目前的世界,唯一被賦予的期待大概就是把書唸好吧。如此幸也不幸。

如果再回到一次他們的位置,我會希望我的老師跟我說些什麼?

找到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明白每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在人群中的位置。如何跟社會互動,如何好好的活在這個社會中。

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其實書啊,知識啊,分數啊,也都不重要了。

告訴我們為什麼需要在學校,為什麼要坐在講台下,為什麼需要不斷計算,不斷背誦。為什麼是坐在學生這個位置。

但我的青少年時期已經過了。而我眼前的學生,他們有著自己選擇的,度過青少年時期的方式。

該怎麼說呢,都好遙遠了。

---

回到家以後,打開了熱水器。

冷水變得有些太冷。

總覺得上班的襯衫似乎又緊了些。

感受著自己的衰老。

---

今天一整天上班坐立難安。

整個心思都放在紙袋裡的信。

一直到最後,我仍然在想,到底給出去這樣一封信,這些話,恰不恰當,適不適合。

信變得好重,一個又一個油墨印上的文字也變得好重。

心情也變得好重。

彷彿遞交出去的是千斤頂。

我想著她的想法,她的反應。她會看嗎?還是會先收著。

也許直接扔了也好。

不太可能高興。那就是覺得厭煩?或者無聊。又或是尷尬莫名。

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將想說出來的話說出來是一種自私,還是一種權力。又有一些話也許從來不該被說出來。

醞釀而太過龐大的思緒,最終可能換來什麼都沒有也不一定。

那即是答案。

---

最近吃了兩次炒飯。分別是回宜蘭時在幸福小舖吃的牛肉炒飯,以及在仁愛黃昏市場的蘭陽小吃吃的羊肉炒飯。

炒飯這道料理,細想起來還真多學問。明明是很普遍的料理,卻也很難處理。

天曉得為何大家都願意賣炒飯。

如果拿鼎泰豐的炒飯作為一個基準。那炒飯的好壞就介於那「輕」與「重」之間。

鼎泰豐的炒飯,炒得出「輕」。炒飯確實地將米飯炒鬆炒開,配料作為炒飯的點綴,只襯托炒飯本身而不搶戲。不必倚重搶眼的調味就能引出炒出來的飯香與蛋香。

蘭陽小吃的炒飯做到了粒粒分明,有將炒飯炒鬆,米飯跟米飯間不到太油膩,然而卻達不到「輕」的高度。用醬油跟沙茶的調味很地道,卻在控油部分還是稍嫌失控。

炒飯配料選用了洋蔥、青蔥、玉米粒、紅蘿蔔與青豆仁。然而部分洋蔥、紅蘿蔔與玉米粒上面,都可以看到煸過頭的焦黑,顯然是火候太大,或者太急,結果就是為炒飯帶來了雜味。

作為主菜的羊肉,幾乎完全失去水分。便宜的羊肉片被炒得太乾,份量又太少,變成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

幸福小舖的炒飯就再更下一等了。

雖然份量很足,活像小山丘一樣。不過基本的飯都沒炒開,結塊的狀況明顯,甚至還有部分白色的飯粒成團。

一樣走醬油沙茶底的調味,不過油的部分下手太重,想單純用油將糯軟的白飯炒開是沒辦法的。不確定是沒用隔夜飯的問題,還是一開始飯就煮得太濕的問題,或者選用的米的品種的問題。

不確定是否每一粒米都有巴上沙茶醬油,但確定每一粒米都浸到了油,結果就是某一口炒飯都厚重到需要用挖開的方式。

這實在不是很好的經驗。

當然說得一口好菜,真的自己去炒倒也沒成功過。然而炒飯就是這樣一道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地點評幾句的菜。

希望未來能吃到真正好吃的炒飯。 

秋高氣爽

休完了四天連假。

今天晚上出門吃晚餐。一離開社區大門,就感覺到明顯一陣涼意。當下第一個反應是今年秋天涼得好早,怎麼夏天這麼快就過完了。

但仔細想想,其實也九月下旬了。

現在晚上到了如果將電風扇開最強,會太冷的程度。早上起床也會多拉一些被子蓋著。

今年的時間感真的不可思議。

冬天怎麼變成了春天,春天又是怎樣消失,銜接著夏天,而夏天又已經遠去。

---

這周末做了蠻多事的。

星期五跑了銀行,處理約定帳戶。下午去台北吃鼎泰豐。

晚上臨時跟蓉約會,約在北車吃河粉。兩人邊聊邊逛的買了紅豆餅,吃了冰淇淋,最後才送她上高鐵。

我們聊到她一個朋友。

前幾年結婚,去年在社群網站上還看不出端倪,今年突然PO出一張合照,旁邊的人是一個誰也沒見過的男子,Hashtag:另一伴。

至於老公去哪裡,現在婚姻狀態是什麼,旁邊的人全都霧裡看花。

我大概可以想見,她當初結婚時,想必也是姊妹們全到場,眾人祝福滿滿,一同見證。

過幾年,低調的就散了。

有傳聞是跟小孩有關,但這類說詞就算聽某一方親口說都不一定能窺見全貌了,更遑論耳語。

婚姻是泡泡。

---

星期天起晚了,想出門逛逛。

騎車去好久沒去的八德迪卡農。裡面的人潮似乎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店內裝潢改了不少,重訓器材被拉到最前面,游泳相關則被挪到了後面。

原本一排一排的展示,也轉九十度角向中央走道展開。除了商品展售外,更擴大了原有的體驗區,讓一堆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接著去了桃園誠品。

第一次在桃園去誠品,在桃園火車站前最熱鬧的那一塊區域。

桃園誠品不大,位在地下室,由於要與文創類商品分享一個空間,所以藏書的部分不算多。

隨便看了一本跟害蟲養殖相關的書。

再沿著電扶梯,一層一層往上逛。

好久沒逛百貨公司。

小時候對逛百貨公司的印象,全都集中在三商百貨。一樓是化妝保養品專櫃,二樓賣髮飾雜物生活用品,還有三商巧福。三四樓也許有一層是賣書的。五樓則有電動玩具間。

這就是我所認知的百貨公司。

長大以後到了台北,逛過一兩次東區的百貨公司,才發現原來百貨公司應該要是這個樣子。

多以精品、名牌、服飾和化妝品為主,再加上地下室的美食街與生鮮超市,還有高樓層的劇院或主題餐廳。

總有一種探索的感覺。

就算我已經在桃園生活了三四年,還是沒辦法說自己真的跟這地方混熟。

最後在樓上吃了花月嵐。

---

周末也買到了最近想著要買的環保購物袋。

之前是用超市買菜順便買的塑膠袋,但用久了總有些破破爛爛的,就想著要買新的。

原以為這種東西很常見,應該隨處買得到,結果並不然。

跑了好幾家賣場,像家樂福、五金行跟寶雅,都沒看到符合我想像的。在無印良品看到差不多的,本想說應該幾百塊,殊不知直接上看一千五,害我都懷疑我是不是太久沒有關注摺疊購物袋該有的價格。

最後是在佳瑪買東西,結帳時偶然看到加價購的環保袋,容量與價位跟我原本預期的一模一樣,也總算了了一樁心願。

---

其實公司的皮鞋也換新的了。

公司皮鞋穿了好幾年,雖然走路時很注意不要拖著走,避免磨損鞋底,不過鞋子本身也已經破破爛爛。

尤其後跟,因為偷懶都直接套著就走,所以整個裂開。鞋頭也有許多掉漆破損。

一氣之下拎著舊皮鞋,殺去全家福隨便挑了一雙基本款550的皮鞋,順便把舊的就丟在店裡。

以前還會穿著皮鞋上下班,後來學會了把皮鞋當室內鞋一樣放在公司,進了公司再換鞋,希望可以再延長皮鞋的壽命。

買鞋的時候,想起了小時候換運動鞋。

可能是我走路習慣不好、或跑步習慣不好、或運動量比較大,或單純買的鞋子太便宜,總之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常常把運動鞋穿壞。

對比現在買鞋的頻率,小時候換鞋的頻率真的高很多。

長大以後倒是就不再有把運動鞋穿壞這件事。

當然也跟長大以後越來越少運動有關。

買了鞋以後,最近用壞的手機殼,訂了新的,也還在出貨的途中,總之最近默默花了不少錢。

---

由於收到莫名的小七到貨通知,在四處查詢的時候,不小心將臉書帳號重啟了。

這完全不在我的預期之內。我是認真沒想過再重啟,雖然我之前蠻認真經營的。

以前總覺得自己寫得東西沒什麼人會看。就像大學時的個版一樣,什麼都PO爽的。

這幾年慢慢覺得,好像真的不少人會看見我的臉書發文。每每有聚會時,總會有人提到在我臉書上看到什麼樣的內容。

真的是很神祕的一件事。

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PO照片。沒有美美的自拍,也沒有什麼帥氣的炫耀照。

常常都是又臭又長的評論,純文字的評論,連圖片都不想找。

洋洋灑灑寫了一堆,也不在乎什麼。

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我不能再繼續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了。

有人在看著,一直有人在看著。

我相信照片與影片一旦PO上網,就會被人家備份,所以比較注意。但文字呢?網路上的文字內容,猶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有誰會去在意誰寫了什麼。

我只是nobody。

然而,nobody的文字也是有人在看的。我惶恐不已。

或許有一天,我連在網誌也不能想寫就寫。

我將這裡孤立為孤島的計畫,有一天也會隨著越來越蔓延,面積越來越大的網路生活,而被串聯起來也不一定。

屆時,這裡又該怎麼處理?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龐加萊回歸

前兩天晚上,又在youtube上翻箱倒櫃,隨便亂看影片。看到了一個講解電影《天能》逆熵的影片。

先是講到了龐加萊回歸。

龐加萊回歸真的是很浪漫的一種解釋。

我們現在所經歷過的時刻,曾經一去不復返的時間點,在經歷了宇宙尺度的時間以後,總有一天,一切又會再經歷一次。

這麼浪漫的想法,需要搭配上宇宙尺度的時間。而那無窮盡的時間中,似乎一切都變得穩定了。可能發生的一切都會發生,而且能夠再發生一次。

如果系統是封閉的話。

也許我們所無法測量的意識和靈魂,就是更高維度的投射也說不定。

另一個亂七八糟的東西,大概是量子擦除實驗。

簡單來說,原本受到原因影響而產生的結果,卻在原因產生影響之前,就知道自己會受影響。

沒錯,就是亂七八糟的。

影片裡面稱作推翻因果律的實驗。

人類是嚴格遵守因果律的,也必須如此。沒有嚴格的因果律的話,人類便會不知所措。

倘若因果律不存在呢?

如果因果律只是隨機配對的毫無意義呢?

---

貪戀著某種秩序感。

我曾經想過,跟身邊的大家說,拜託都不要問我的想法與意見。

只要問了,腦袋開始轉了,就會想出一堆東西。

不斷的去解讀世界,去深讀世界,去誤讀世界。

連吃個麻辣燙,也非要對那一碗不足一百的食材,好好品頭論足一番。

理解,或許不是正確的理解,卻是自以為正確的理解,依然是理解,很重要。

每一種的理解都建構了一小部分自己眼中的世界的秩序。

為整個世界釘上了太多支架鋼條,卻也讓他變得僵化。

總是想按照自己的規矩來,按自己的邏輯再將所有事物捋過一遍。不這麼做不安心。

實際上想追求什麼自己也不清楚。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一顆一顆腎臟的世界

開始了房間無主燈計畫。盡量利用搭配的光源取代原本頭上的白色主燈。順便習慣一下這種較為柔和的光線。

昨天去吃飯,席間,一個大學學弟,現在是內科腎臟專科的總醫師的學弟跟我們分享了許多醫院的事。

他抱怨著目前的生活都只剩下醫院,跟人家談論的話題也只有病例跟業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都變成了什麼樣子。

我今天上班時,面對著我的電話,突然覺得處境似乎是差不多的。

他每天看診,看病人,一張一張病例報告,檢驗結果,以及更具體化的形象,一顆一顆的腎。

他藉由腎臟接觸與觀察著這個世界,而我也藉著電話與現實世界產生聯繫。

所謂的外面的世界,就是黑色的電話機,藉由細長的電話線延伸出去,在話筒中來回傳遞的電波與聲音。

儘管每天跟這麼多人講電話,但其實,我們沒有辦法確認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存在。

人類的觀測有限,形成的世界也有限。剩下想像的世界,甚或僅僅是我們眼角沒有關注的角落,也可能模糊得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我想像著一對一對的腎臟出現在學弟面前,他一個接著一個判斷病例狀況,給予醫囑和用藥。

正如我接著一通一通電話一樣。

又或是擔任公務人員的學弟,每天每天處理的雜事。

---

或許是放假太久,今天回到公司,在辦公室行走,交談,張望,都讓我感到格格不入的陌生感。

彷彿不小心走入了其他人的人生一樣。

不斷重複著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

然後慌慌張張過完一整天。

但今天有跟隔了一個多星期沒見的A見面。

由於我們的假期完美的錯開,所以她放完長假以後,就換我又接著放了五天假期。

自從換到離她比較近的位置以後,好像也習慣幾乎隨時都可以聽到她的聲音。

那宏亮而高亢,底氣十足,帶著魄力的聲音。

我有時會想像,那聲音猶如揮舞著球棒一般,搭配上她皺著的眉頭,再加上有時近似於質問的語氣,鮮明的形象幾乎馬上出現在腦海。

有一種「每分每秒都在拯救世界」的感覺。

而事實上也是大家所依賴的對象沒錯。

相較之下我簡直悠哉的過份。不過長假回來,所有發條都還沒上緊。

放假久了,回來辦公桌以後,又有重新拾起生活的感覺。彷彿又恢復到了某種平衡。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如是因如是果

昨天晚上去台北吃了299的蒙古烤肉。雖然覺得蒙古烤肉本身不錯,但其他的配菜讓我覺得普普。

還因為淋了點雨,有點頭痛。

早上...下午,睡到一點半才起床。

昏昏沉沉的。

這幾天做了好幾個夢,一個接著一個的。

醒來以後,躺在床上,回了一些訊息。

但其實也沒什麼重要的訊息要回。

五天連假的最後一天。十月過後沒有2.0,可能不會這樣恣意休假了吧。

下午有個不是很想赴約的約,但約定好了,好像也沒有特別不去的理由。

但要記得帶傘。

突然有點懷念17歲的自己的文字。

少年情懷,總是寫得天馬行空,完全沒有想讓人看懂,也沒想認真記事。

真要比喻的話,大概就是印象派的寫法吧。

但現在寫不出這樣的文字了,滿滿都是上班族的牢騷。

---

前幾次去廟裡,不知為何,意外地對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有點興趣。

廟裡有免費的經書可以讓人家拿,但就是怕拿了沒好好供起來,又隨意放著,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拿比較好。

不過如果真要我放下所有一些,出家,那我可能又會捨不得。

世間的浮華與七情六慾都斷不乾淨。

---

昨天看鏡子,感覺自己又胖了。

應該是要挑戰人生巔峰了吧。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大夜班前的蕎麥麵

 星期六,從床上醒來。可能因為今年閏月,總覺得秋天涼得特別的快。躺在床上,枕頭好柔軟,好平靜。

已經九月中。最近依然在股票市場上衝鋒,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諸多低級的錯誤。衝動和貪心是最大的魔鬼。

前一陣子很哀傷。好像生活每個環節都出了狀況。在安靜的深夜裡,甚至會隱隱有想哭的感覺。

浸泡在那樣的哀傷,也提不起勁。總覺得很多事情為了爭一口氣,鑽牛角尖,但心裡受委屈了,也不知道該找誰來說。

明明都是些小事,一件一件疊加上去,卻重重的壓在心頭。

前天晚上陪A去板橋收東西。在車上跟A聊到交友交往感情之類的事。

面對這兩年感情劇烈變動,身邊換了好幾個人的A,我跟A說,我覺得認識人好累,談感情也好累。去愛一個人,去討厭一個人都好累。

A問我,是不是最近越來越封閉了。

總覺得在四處碰壁以後,越來越不想與人交流。寧可自己一個人安靜地躲在角落。

明明知道有些賭氣,過幾年想想肯定只有後悔。但心裡卻還是過不去。

也許是一種越老越固執的傾向。

但我最近確實有,「人生不會再好起來了」的感覺。彷彿在無聲黑暗的海裡緩慢下沉的過程。
很久沒有光照進來。

儘管我們必須,也習慣活在有耀眼陽光的環境。這些從太陽這顆恆星發出來的光,為地球帶來生機。

但若是以宇宙的角度來說,雖然有幾近數不清的恆星,然而大部分的空間還是寒冷而黑暗的吧。

無光的夜晚或許才是正常也說不定。

---

那天深夜在全家看到了蕎麥麵。

當年還有大夜班,還住在台北時,晚上會需要搭一台九人座的包車去公司上班。

在等車處附近的超商,總是習慣買個宵夜飲料。

有一陣子很喜歡吃蕎麥麵。

到公司打卡,吃著蕎麥麵,大約是晚上十一點左右,想著一個晚上才剛剛開始,想著等等又要講一堆英文。

當時已是大夜班的後期,不斷裁減的人力使得辦公室很安靜。

深夜的電話總是沒辦法做太多思考,像是在Bathyal zone的深海沒有光的漂浮著。

時間從一點、兩點、三點,到五點,六點,太陽昇起。七點多,開始有早班的同事陸續進公司,八點半,辦公室開始了熱鬧的一天。

直到下一個夜晚再開始。

但連那段有些痛苦的日子,也在我開始接大夜的隔年年底正式宣告結束。

然後一晃眼,又是四五年過去。

---

有的朋友問我什麼時候再開臉書,什麼時候要再寫食記。再遠一點則問我現在還有沒有在重訓。

曾經讓自己的人生邁開大步向前,現在卻只坐在原地。

---

近期聽過最美的話,大概是在youtube上的影片。

當然,是跟股票有關。提到了成交量很大的時候的意義。

講解了很多,最後頻道主說了:「買賣股票要感受他的季節變化,該播種的時候播種,該收割的時候收割。」

不知道為何,這句話特別打動我心裡。

為股市這個紛亂無理的市場帶來一絲的秩序感。

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