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久違的早班

早班第二天結束。

果然,過了這麼多年,還是最無法接受早班。早班一直都是最忙,也最難熬的班別。當然好處是早一點下班,倒是有許多時間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不過依然太難熬。

今天下班時,大白天的,騎著車回家。路上,一邊想著以前有時會覺得,如果可以早一點下班,那早一點上班似乎也可以。又或者,晚一點上班,睡晚一點,然後上到晚一點,

又輪了班以後,才覺得好累。

第一天接早班,前一天晚上想說九點多睡,一路睡到隔天上班前,簡直萬無一失。殊不知生理時鐘根本轉不過來。從九點多睡到凌晨十二點以後,就沒辦法繼續睡了。輾轉反側,翻了兩個小時,才又睡著。

再醒來時,是按掉原本設定的四點多的鬧鐘。然後再下一秒的意識,就已經到五點多了。

於是第一次上早班就遲到。

沒有主管來電,也沒有同樣早班的同事的詢問,靜悄悄的,完全沒人發現我睡過頭。

我跳下床,匆匆換好衣服就趕著出門。縱使多睡了半個多小時,天依然是暗的。我在夜色中狂飆,清晨的風有點冷。由於是往公司的方向,而平常騎這個路線都是大白天,所以總感覺某種違和感。

第二天索性快十一點才睡。與其多睡,不如盡量貼近原本的睡眠時間,大不了下班以後再補眠。鬧鐘也特別挑了一個大音量的熱鬧歌曲。總算沒有連續遲到兩天。

早班比起晚班多了很多電話。似乎稍微比較貼近當初找我們來支援的目的。雖然有點忙碌,但還不到原本單位的強度,還算輕鬆。

過了一個多星期以後,也開始可以慢慢認得一些同事的面孔跟名字。學習保持著親切與禮貌的距離。

然後這個月再過三天,就要發薪水了。

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

喝酒的周末

去年十二月約定的喝酒,這個周末終於兌現了。

在知道C跟同一個人隔了一年又再分手一次以後,就說要約聊天喝酒吃飯。

不知為何,覺得這一切太荒謬。

雖然是提前一個月訂好的約會,不過直到當天早上,我們都還不知道今天到底要怎麼安排。

走隨興路線,兩個人也懶洋洋的。

起床後稍微討論了一下,就敲定先吃午餐,再看電影,晚上再回家喝酒。

午餐吃了台茂的上海小籠包。菜單老實說跟鼎泰豐超級像,主力的小籠包、排骨飯以及炒手都有,再加上甜品小籠包跟燙青菜。不過好像沒有大包。

吃起來大概就是,克制一點的話,慢慢成不會餓,但也沒有到吃多飽。不過無限續的熱茶倒是很適合聊天(而且客人也沒有很多)。

電影是看靈魂急轉彎。

看完電影後,在露易莎邊喝咖啡,邊聊C跟半個前男友的事情。

大概從她第一任我就知道她的對象的種種事蹟,一直到二三四任,第四任結束的現在,才第一次有機會親口聽她本人談論這些事。

由於中間橫跨了六七年,還是可以感覺得到,她跟我最一開始從朋友口中講的她已經又改變了很多。

或者也可以說成長了。

晚上在好市多買了沙拉,在家樂福買酒,又買了起家雞。起家雞比我印象中的還要貴,可能又因為我們後來顧著聊天,沒有趁熱吃,冷掉以後又更難過了。

由於是在家裡喝酒,所以也很隨興。沒有想要大醉特醉,只買了moscato跟兩罐真露,再配上一些啤酒。

從晚上七點多聊天,三個人邊聊天邊喝酒,一直聊到隔天凌晨快四點。這當中講了很久的五百萬故事,有發洩,有分析,也有很多擔憂。

總之是人生很大一個坎,當事人好幾年的努力幾乎可以說是一夕付諸東流。

喝了酒,也太晚,就直接在她們沙發借住一晚。

隔天醒來,三個人一起去吃了牛排,然後邊聊一些經營副業的事情。

這段日子,老實說公司能不能夠撐下去,或者會不會裁員轉型等等,好像真的說不準。

吃完了飯。誠心的去了五福宮拜拜,最後散會。

回到家,洗了澡,隨便看了一些影片,等著要迎接星期一的第一個早班。好緊張啊。

《靈魂急轉彎》

靈魂急轉彎,老實說意外的好看。

一開始覺得是講很多大道理的電影,又或者是青少年觀眾取向的電影,看完以後反而意外的沉重,心裡不免想著:「那些小孩真的看得懂嗎?」

這次電影除了優良的動畫水平以外,音樂是一大亮點。不是像冰雪奇緣那樣的演唱,反而是樂器類的演奏,爵士音樂與電影的調性相當契合。

喜歡電影劇情中的對稱性。

主角喬以及靈魂22號,雖然兩人的觀念想法不同,卻又因為各自的理由而不得不互相幫助,互相理解,最後拯救彼此。兩人的互動,除了趣味性以外,也能將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藉由對話恰到好處的傳達出來。

電影談論的主題是人生,而人生是很大的主題。可以感受到劇情中某些環節,想要傳達的東西很多,一些發人深省又生動的設定,卻不得不刪減成一小片段帶過。

最後,當看完電影的人走出電影院,應該都會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真的有目的嗎?平凡人生的我們的價值是什麼?換作是自己,什麼樣才叫做不負此生。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回暖

天氣回暖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狀態。很難想像不到幾天之前,台灣各地還在不斷出現的「雪訊」。

很多事情,但只想簡單寫寫。

今天有兩個朋友不約而同地跟我說最近簡直想賺錢想瘋了。

只能說今年沒年終真的很傷。過去幾年的一月份,剛進來年終,還能稍微感覺盆滿缽滿,今年沒了年終,想到接下來的過年,想到未來一整年,以及遙遙無期的疫情結束,就覺得暗自傷神。

當然也跟我們這個年紀越來越多的開銷有關。明明是消費市場主力的年紀,卻各種原因導致收入太少,綁手綁腳,難怪經濟起不來。

---

說到疫情結束。

怎麼還說得出疫情結束四個字。

這幾天突然爆發桃園院內感染,照顧確診病患的醫師與其護理師女友雙雙染疫,然後擴散到同事,看護,以及同事的家人。

病毒以看得見卻又看不見的狀態,有效率的傳播著。彷彿投石入水中,一波一波漣漪向外擴散。

一時之間風聲鶴唳,餐廳取消了內用,政府取消了活動,甚至還一度有謠言提到桃園封城。

然後開始分成兩派。一派忙著獵巫究責,恨不得先把整間醫院關起來,讓病毒不再傳播。另一派則走正能量路線,打氣加油關懷同理,不斷強調醫護人員的辛苦。

我就想起了之前染疫的機師。但那時候大家只覺得所有空勤人員應該24小時關起來,航空公司應該立即全部停飛。

我實在不知道台灣究竟是矇著眼睛,還是真的運氣太好,又或者確實是努力防疫的成果。

每天擴大的關係圖如芒刺在背。

平穩的正常日子似乎越來越遙不可及。

---

上週四帶了最後一天的學弟(殊不知也成為了我這一波最後一個帶的學生)。這次大概使我睽違兩年第二次帶學弟。

跟這個學弟原本不認識,所以也談不上什麼交情。這一個星期的相處,卻意外的帶給我另一種不同於和學妹相處的感覺。

可能也因為這個學弟比較機靈,也比較聰明,比較不會緊張吧,總覺得學弟在順著學長的心思這一塊特別貼心。

而且面對學弟的確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男女分際之間的麻煩。雖然不是說我帶學妹的時候就會亂來,但有時若距離抓個不好,總是難免造成閒言閒語。

物是人非卻依然前行

上星期五放假,突然被主管通知說,之前申請去外單位支援通過了,星期一馬上就要出發。

當下又驚又喜,卻又覺得好不真實。

可能因為之前被各種拒絕太多次,所以沒想到這次的申請就這樣通過了。

原本還在努力接電話,跟學弟妹講解各種機票規定,結果一下換到開放式辦公室,學習新業務,認識不同的同事。

這次主要跟一些原單位的學弟妹一起前往短期支援。因為原本預估的支援人力不夠,所以才臨時加派人手。

第一次跟機場同事共事,覺得他們跟我們又散發著不同的氣息。果然每個單位有每個單位的樣子。

過了兩三天,還在學習各種業務的處理方式。勤勤勉勉的向先來的學弟妹們詢問該怎麼做,系統的權限都還沒下來,但我很喜歡這樣生活帶點適度緊張感,又充滿新意的感覺。

三班制的輪班生活,因為業務需求接觸到以前的主管,加上早出晚歸的班表,幾乎讓我一秒想起我進公司第一年的日子。

對於那段日子,雖稱不上特別喜歡,但總是太太太懷念了。對於當時的辦公室,當年同事們的模樣,一起吃飯的場景,跟同梯一起聊天吐苦水的場景,跟主管一起面對航班異常的場景,面對憤怒的組員與哭泣的組員等等,猶如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總帶有某種歸鄉的感覺。

當時的狀況是,雖然不是特別喜歡工作內容,但總對於「終於找到工作」這件事心懷感謝,而現在則是對於「暫時不用再接電話」這件事情心懷感謝。

然而物是人非,滄海桑田,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當年認識的人,現在多已四散各地,再見一面而不可得,想起來著實令人不勝唏噓。

人類圖的解說反思

這兩三天對於人類圖這件事也花了一點時間反思。

覺得講得最準的,大概是自己對於步調節奏的堅持,還有掌控事物安排的權力需求。

我太需要事情能按照計畫走,按部就班。

以前的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權力慾望很重。然而大部分的時間,我卻總對於這些人際關係的是不怎上心。

我現在終於確認了自己的心意。我對於事情是否能依照自己的事情發展很介意,但對於是否能位高權重,能管很多人,並不怎麼在意。

能不能當主管,能不能發號施令,我根本一點也不在乎。

比較起來,我更想要的是事情能按照我的預想實行。我想要發問,對我有興趣的事情發問。想要盡情探索世界,尋找問題解決方案。我想要確認關於獨特性的問題,想要找到更好的可能。

關於探索跟新東西這些事情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就算這八年待在同一間公司,我的確也依然不停的每幾年更換一次工作內容,然後每一到兩年就搬一次家。每次搬家,都在最日常的routing中找到新的自己。

另個部份是所謂的定義的情緒中心,簡單來說,就是情緒起伏其實不太會受到外在影響。

許多時候我的確會感受到外在事件的發生,我必須要吸收整理後,才會內化成某種感受。有時則是雖然外在沒發生什麼事,但自己的心情卻莫名落到谷底,進入低潮,猶如刻意鑽牛角尖。又或者明明是令人很沮喪的事,我卻能保持心境的穩定,幾乎不受影響。

或許這也跟我能夠進行長達好幾年的情緒勞動有關。

需要獨處這件事情也很準。

在為我解說人類圖的人的眼中,我大學時應該是非常外向,很發,很愛到處參與活動,與人接觸的人,但就解說上面,我的確更愛的是獨處。或者應該說,獨處的必要性從來不曾一刻在我生命中降低。

我必須要大量的獨處,才能夠蓄積對外與人接觸的能量。

而我也的確是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某些創造力的發揮。

但我想最令我覺得神秘的大概是所謂的方向中心的「因緣俱足」。對方解釋說,由於所有能量中心都串起來,所以有時就順從著感覺走,反而會自然而然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最後大概是壓力的部分。我也的確很容易莫名吸收到一些壓力,所以對於自己的壓力控管這件事格外的在意。對方解釋說,當這件事情為你帶來壓力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其實並不想要。

不要去接收多餘的壓力與來自他人的想法,大概就是我需要記住的吧。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人類圖解析筆記

探索的需求: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心,天真理想的白日夢,對新事物的熱情,不斷發問的需求,提出新的想法,找尋解決問題初步可行方案,挑戰沒有嘗試過的事,追求新的體驗。

被討厭的勇氣:為了看見沒有人看見過的風景,總是在發問,抱持著各種懷疑,然後按照自己的步伐,不服輸地執著向前,雖然有他人的眼光與聲音質疑,但只要專注傾聽內在能量,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暖男的設計:重視家庭與情誼,追求關係中的公平,想要照顧每個人。延伸後,甚至成為帶點天真似的大愛模式,對公益的投入,對萬物的愛等等。

強烈的掌控慾與自己的步調:對於事情的投入非常在乎事情是否朝向自己計畫的方向走,能不能有足夠的權力決定事情。同時各方面也非常需要維持自己的節奏,沒有商量空間。

獨處的必要:不論是在關係中的休息,或者一往無前的挑戰,甚或是反思整理後的創作靈感,往往需要相當固定的獨處模式。且只有在獨處的時候,能夠專注的時候,才能夠正常運作某些功能。

運作不良的情況:如果接收太多外界的想法,在意他者的眼光,沒辦法按照自己的意思與步調,又或者是沒興趣沒意思沒熱情,立刻會感受到挫敗感、失去動力和過度壓力。

並不扎實的底:如果是為了解決還沒有答案的問題,能夠在現有基礎上立刻提供一個改善的方向意見,然而大方向以外,細節上卻缺乏細心扎實的一面。

結論:比起好的結果,更加享受投入的過程。具有開拓者與冒險家的精神,心直口快,需要放開手腳施展跟挑戰,沉迷於新發現與思考發問,天馬行空,追求更好的可能,同時也在乎團體之間的情誼與公平,想要照顧每一個人的博愛主義。

比起依照他人的期待與意見做事,不如更加順從自己的心,感受內在驅力,大概是自己想做什麼就該去做什麼,這樣反而沒有壓力,而且通常可以完成到某種程度,不會完全不可行。但要注意如果已經沒動力了,就該放手,讓感覺告訴你是否該結束了,而不是大腦的思考。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關渡考照練車

二零二一的一月過一半了。

今年年初,似乎整體還是延續了二零二零的感覺。世界各地開始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株,疫情也逐步升溫,這場災難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努力,依舊沒有看到盡頭的跡象。

這周休三天,星期五補了上周末值班的值班休。

接連兩三個強力寒流,讓台灣許多高山都下雪了。出門時,有一種到了冬天日本的感覺。

星期五寒流威力減弱,出了大太陽,白天溫度也回升到將近二十度。

起了個早去台北看蓉練車。

大概只是想找個離開家裡,出門曬太陽的理由。

從桃園搭上客運往台北,圓山下車後,先吃了早餐,再轉搭捷運一路向北,到關渡。

上次來關渡,應該是來買米蘭的星巴克杯子。再之前則是去台藝大聽演奏會,不過也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太陽好暖,曬在太陽下,不會昏頭,反而懶洋洋的。

她早上去練開車道路駕駛,下午才開始練習機車。

路邊不起眼的駕訓班入口,裡面的腹地卻意外的大,似乎是老牌駕訓班。

除了各種車道與練習的汽車外,也另外開闢一塊區域給重機跟普通重型機車練習跟考照。

因為考駕照這件事已經太久遠,所以幾乎不記得當初考的心情。

現在機車的路考除了經典的直線七秒跟轉彎平交道以外,還多了兩段式待轉。

現場的教練車有分一般的油車,也有提供電動車gogoro給考生選擇,蠻貼心的。

現場大概十個考生一起練習。大家排隊,一遍又一遍繞著考試場地。現場不時傳來壓線時刺耳的警鈴聲,大家辛苦的練習著。

考生們除了年輕人,也有許多社會人,或者離十八歲已經有好一段距離的學員。

人生某一個時刻,突然需要用車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只是為了之後用車方便,先考起來。就像在小說前頭埋下一粒種子,然後在後面某個時刻悄悄發芽一樣。

所謂的考照練習,也是讓考生們能更加熟悉場地。雖然有稍微講解考試小技巧,但實際操作上,依然有不少人對騎機車這件事感到不熟悉。

練習到傍晚,搭捷運回到台北市。去參觀了她新裝潢好的家。晚餐在她家旁邊一起吃臭臭鍋,然後我又獨自回到了桃園。

之後她要搬去台南了。

從我搬到桃園以後,我們約的頻率就不像我還住在台北那幾年那麼頻繁。某一段時間,當然兩邊都忙,忙於各自的人生。

現在她確定要走向人生另一個方向,雖然不意外,但心中似乎還是有某種說不出的不捨。

並不是說以後不會見面,只是現在這樣見面,這樣相處的狀況,可能以後會變得不這麼容易。

卻又有種不得不為之的感覺。

是入秋轉紅的樹葉,落下後,順著水流流向遠方。是那樣的一個意境。

想簡單紀錄一下今日的小約會,保留給未來某個時刻。

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沒有任何之後的可能

總是遲遲無法下筆,儘管已經過了十天,這十天依然在跨年夜的氣氛中溫存著。像是明明已經醒了,卻仍不想張開眼睛,不想揭開現實,只為盡可能延續逐漸淡去的夢境。

這段日子,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會不時哼唱著五月天那朗朗上口的幾首歌。

儘管五月天的音樂很美,但這次演唱會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在五月天開唱之前,在白安出場之前,我跟她一起坐在桃園棒球場場中的等待。

彼時燈光明亮,夜晚風涼,身邊的觀眾慢慢入場,大螢幕上播著白安的MV《最想見到你》。

這世界 有太多的遺憾 有太多的困難
讓我們害怕 擁抱後失去的惆悵
可是我 望著你的時候 我不想再退縮
快樂或難過 每一秒我都想把握
想要你陪我走 找尋更多感動

兩個人就這樣一邊等待,一邊有一搭沒一搭閒聊著。

那樣的等待是在她對我說了「之後不要再約我也不要再管我,我就只想自己一個人」之後,我們坐在一起,一起期待著接下來的演唱會。

那就像你突然明白,兩個人最好的時刻,最接近的時刻,就是現在。沒有之後的可能,沒有哪個未來,只有現在,就是現在。

好像不急了,也沒有什麼非說不可的話。

「如果自己一個人這麼好,那為什麼還會想去找另一半?」我問她。

我想起吃飯時,她告訴我,她雖然用了交友軟體,也試著跟一些對象聊天互動,但最後依然沒有下文。

我是真心想知道。

她告訴我,「大概,也只是想追求一種體驗吧。」

2021年1月9日 星期六

《戰慄深邃:流亡》

戰慄深邃系列,劇情背景為發生了世界規模的核戰,導致地表因為輻射強度太高,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於是莫斯科的人們轉而在地鐵系統生存。一條一條幽暗的隧道、車站,各種被輻射影響的環境與生物,在車站間的勢力對抗,人們求生存的過程。

在不特別強化的戰鬥跟潛行系統之下,遊戲最大的賣點還是氣氛營造,末日背景,人們居住在地鐵的生活樣貌,以及接觸到輻射源需要隨時戴上防毒面具,防毒面具不只是戴上,還需要維修、更換、擦拭以及更換濾毒罐。

當通過強烈輻射區域,濾毒罐的可用時間一點一點減少,也為遊戲氣氛帶來緊湊感。上一款藉由氣氛營造讓我印象如此深刻的作品大概是生化奇兵三部曲。不過比起生化奇兵三部曲的科幻感,戰慄深邃系列倒是更多了幾分寫實感。

戰慄深邃三部曲雖然是描寫核戰後的末日作為背景,但這款遊戲卻加入了「道德值」的設計。就算在沒有政府,沒有警察,沒有社會秩序的末日,如果在遊戲中隨意殺人(包含許多可以避開卻選擇開火的與敵人對戰的場景),就會減少道德值,從而導致壞結局的產生。

這種對於遊玩方式的限制,約束玩家行為的設計,其實本身也會導致一種風險。尤其如果懲罰機制太重,那更是會讓這遊戲變得無聊,然而戰慄深邃系列本身卻鮮少讓我有這種感覺。

可能為了配合遊戲本身的氛圍設計。核戰後的莫斯科,在地鐵站求生存的人們,一方面要面臨物資短缺,疾病飢餓,同時仍存在著共產紅軍、納粹軍團以及較為中立的商業聯盟彼此的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玩家選擇一昧的殺戮,就有種像是變成了我們的敵人一樣的感覺。

此外,就算玩家選擇殺人,也沒有特別明顯的獎勵機制。不僅一般殺了突變生物毫無獎勵,只會浪費彈藥還要加上背負受傷的風險。選擇殺了一般人類敵人的好處,也跟打昏他們一樣(都是獲得少量資源彈藥與槍枝)。唯一殺了人類敵人的好處是,可以遠距離擊殺。

此外敵人的分布也有設計過。突變生物往往都是遭遇戰,不可避免的一定要開火的戰爭。而人類敵人大部分都不會是強制衝突的場景,基本上都可以悄悄走過。甚至敵人的移動範圍跟行為也都是設計好的,常常只要聽完敵人之間的對話,他們就會各自轉頭,讓玩家能更好穿越。

第二代的道德值設計大概是最嚴格的。許多道德值的獲得,甚至要求在跟NPC開始對話以後,不得擅自離開,不然無法獲得道德值獎勵。遊戲中,除了商店之外,跟其他NPC的對話並沒有對話的行動選項,而是當主角站在NPC前面,對方自動開始演出。對話時,也不會有限制動作,所以如果自顧自的走掉也完全沒有問題(但依然有強制劇情演出)。

三部曲每一代都有好結局壞結局。然而有時候也很難說壞結局一定如何。通常壞結局的結果就是,主角身邊有更多的人犧牲,而這些犧牲就像是你所殺的敵人一樣。

由於三部曲的劇情是有連貫的,還是會建議從第一作開始體驗。就算手殘黨也可以有很好的遊戲體驗。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五月天跨年演唱會

新年快樂。

因為已經過了好像可以寫了。

今年的跨年跟I約去聽五月天的演唱會。本來只是想找個聊天的話題,然後I跟我說她買到了票,於是我們就約去聽了。

根據她本人的說法,當天搶票的時候,她本來沒抱什麼希望,然後突然就連上了,她沒多的時間考慮,就按了兩張票。但她本來是想一個人去台東聽阿妹演唱會的。

從來沒有想過能約她出來,也從來沒有想過她會答應。

她大概就是一個,很不喜歡社交,不喜歡跟其他人互動,只想要活在一個人的世界。

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世界希望一個人,然後百分之零點一分給其他人,包含家人朋友。

為了這次看演唱會其實有點緊張。當然演唱會沒什麼好緊張的,會緊張是因為跟她一起。

三十一日,天氣變得好冷好冷。氣象報告說桃園只有八度。簡直就像在日本跨年的溫度一樣。

我們約下午五點吃飯。

本來想約她家附近的燒肉,但後來「約女生去吃燒肉」這件事被身邊所有人大吐槽,於是才聽人家建議改成義大利麵。

我們約在台茂。

到餐廳的時候,她已經在外面等了。她穿著相當厚的外套,黑色褲裝與高跟鞋。外套裡面是一件白色毛衣,再裡面似乎還有發熱衣。

餐廳幫我們安排了角落四人座沙發的位置。

因為她吃飯比較慢,所以我們吃飯時間抓了一個半小時。

我點了青醬松子扁麵,她點了米蘭海鮮番茄義大利麵。我們都加了套餐。

不得不說,一開始坐下,還真的有點尷尬。她是大家都知道的句點人,我則只想找些安全的話題。

我們從她的室友,聊到她為什麼想進這份工作。聊了她的年紀(原來她只小我一歲),她對於美白的堅持與保養,她的家庭(原來她是大姊,底下還有三個妹妹)。聊到她曾經在小七打工,聊到她曾經的工作,她的學校,一些她的想法。

聊到她曾經一個人去過東京,一個人去看過富士山。一個人去聽過演唱會。一個人做了許多的事。

這些跟我以前對她的印象差很多。我一直以為她是蠻依賴男友的,但本人卻出乎意料的獨立自主,而且有一點好強。

她最受不了的大概就是人家打擾她,人家管她吧。這似乎也包含她的家人與朋友。

然而不喜歡跟人接觸的她,去做了小七店員。我問她為什麼,她告訴我「我想自我突破。」

我小心翼翼地配合她用餐的速度,不想因為吃得太快造成她的壓力。跟著她的節奏,喝湯,吃麵包,吃主餐。偶爾聊天開話題,會稍微注意到她是不是正好在吃東西,然後注意我有沒有因為太緊張而太多話。

結果我們主餐都沒吃完。她剩大概一半,而我剩三分之一。

一個半小時用餐時間好短,一下就過去了。

本來已經有預約計程車,但計程車司機臨時跟我說他跟人家發生擦撞,於是我們在商場門口招了一輛在等的計程車。司機是女的,知道我們要去桃園棒球場後,對我們說「年輕真好」。

一路開往桃園棒球場,越接近目的地,沿途開始慢慢出現一些告知五月天演唱會會場位置的告示牌。

我們到的時間比較早。先去看了現場的演唱會限定周邊商品,但沒有買到我想買的一卡通。在外面也沒特別想逛的,就排隊進場。

排隊分成兩路,一路看台區,一路搖滾區。工作人員請我們用手機在網路上填寫實名制資料,檢查身分證跟票根,也要求從排隊開始到進場都需要配戴口罩。

這次在本土感染出現後的大型集會,沒有被取消,但大家都很擔心會造成進一步疫情擴大。

進場以後,她跟我說,以後不要再約她,也不要跟她聊天,她只想一個人。

說這些話的她,或許就是最真實的她。沒有想要隱藏或假裝,而是直白的告訴對方。就算我們等等還要一起看演唱會。

在她心中,是認真沒有想跟我繼續約其他事情或活動。只是這次演唱會剛好搶到兩張票而已(她甚至一開始也沒打算來看五月天的演唱會,因為她已經看了很多場,有點膩)。

或許因為這樣,所以後來的我倒是放鬆不少。

入場後,我們從看台區往下走到內野。原本紅土的球場,已經被鋪滿白色塑膠墊,整齊放置了許許多多的黑色摺疊椅。工作人員一邊拿著各個分區的告示牌,一邊注意有沒有人沒戴口罩或違規。

正前方是五片超大螢幕圍成的主舞台,正中間往前延伸一條走道,然後在我們的旁邊是一個正方體骨架的小舞台。正中間的螢幕上顯示著「好好好想見到你」,這次演唱會的主題。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座位,但因為有點早來,所以旁邊都沒人。開演時間九點,大概八點四十,開場來賓白安出來暖場唱歌。

白安大概唱了半個多小時,這期間觀眾也陸續進場。氣溫隨著入夜越來越低,風也有點大,十分慶幸自己有帶暖暖包。不過我幫對方準備的暖暖包倒是完全沒有派上用場(被乾脆地拒絕了)。

終於,白安唱完最後一首歌,舉牌的工作人員也離開。燈光突然熄滅,現場一片黑暗,大家屏息看著主舞台。

沒想到當音樂一出現,五月天卻是由搖滾區中間的小舞台出現!由於我們剛好在小舞台旁邊,身邊所有人又驚又喜,她也興奮地尖叫連連,說她從沒有這麼近看過五月天。

演唱會剛開始是high歌串燒。不愧是出道這麼久的五月天,一首歌接著一首歌唱,都是各張專輯裡面熱門high歌。搖滾區雖然有椅子,但大家全都站了起來,隨著音樂搖著手中的led螢光棒,跟著五月天一起唱嗨了。

現在的演唱會很先進,所有人的led螢光棒都是裝電池,然後由主控台一起操控發亮或顏色,一整片的螢光棒海都是同一個顏色,非常好看。

五片螢幕中間三片是放MV跟特效,外側兩面則是打字幕。本來還想要不要先複習歌曲,但一聽說有字幕就安心不少。不過其實很多歌就算沒字幕,跟著唱也一點難度都沒有。

本來很安靜的她,跟著音樂搖擺,又唱又跳,非常投入,好像看見她另一面的感覺。

當然我自己也是非常開心。除了本來就愛五月天以外,也不斷驚豔於舞台燈光效果。不同顏色的燈光,光束,小煙火,還有噴灑亮面紙片。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大概是亮面紙片的效果。大量亮面紙片被強烈氣流噴灑到演唱會空中,一部分緩緩落下,另一部分隨著氣流浮動在演唱會半空。由於紙面會反射些許光線,配合演唱會的燈光秀,堪稱絕景。

或許這可能是現在演唱會的標配,但對我這個第一次正式看演唱會的人來說,還是相當新鮮。

唱完嗨歌串燒後,五月天在主舞台坐下,開始跟歌迷話家常順便休息一下。最有趣的是,五月天已經堪稱台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知名度超高的樂團,但演唱會依然有「介紹團員」的橋段。

這次演唱會,好幾首歌的背景MV都是跟疫情、防疫還有醫護人員有關。真的很感慨台灣這一整年過得如此辛苦,整個世界這一整年過得水深火熱。

原本想說三小時的演唱會應該會有個中場休息,不太可能唱滿三小時吧,結果行程安排的非常緊湊,當然沒有中場消息,歌與歌之間也只有短暫幾秒的空白,十分佩服五月天開演唱會的體力。

在其中一段閒聊,五月天提到了,這一整年幾乎沒有活動,甚至在今天下午之前,也還不知道演唱會是否能如願舉辦。更甚者,明年能不能辦都還不知道。

是啊,這世界真的什麼都說不準。

唱玩笑忘歌,最後跨年倒數,隨著大螢幕一秒一秒,二零二零就這樣結束了。倒數完,接著又是笑忘歌的副歌,大螢幕後開始放起絢爛的煙火,二零二一的第一分第一秒,我在五月天的演唱會,還有她在旁邊。

五月天的演唱會還沒結束。

接著唱了乾杯,憨人。安可曲,最後的最後,是在《聽不到》的大合唱當中結束。

散場,我們開始往外面移動。兩萬五千人的離場,雖然人很多,但維持得井然有序。

走出了球場,走向計程車招呼站。不論是排隊要搭計程車的人,或者排隊的計程車數量都十分驚人。

等計程車時,我們沒說什麼話。我看著她的褲腳似乎稍微沾上了一些紅土。

我們跟人家併車回到南崁。下車地點在南崁麥當勞。雖然她在上車前一直說不要我陪她走回家,但下車後,我們兩個還是默默地一起往她家的方向走。

到她家社區樓下大門,向她說了晚安再見,她就上樓了。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突然鬆了一口氣。看演唱會唱了三小時多的疲倦感也有,此時已經兩點多,我還要一個人走十幾分鐘去牽車,再回家。

走進麥當勞,隨便點了餐,大口狂吃。我也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約出來,我也不知道我這次的表現她滿不滿意,但現在這當下真的累了。

吃了一些東西後,繼續往機車的方向走。牽了車回家,大概三點多。心情複雜,大概是混合著疲倦、興奮與一點點淡淡的哀傷。

隨便滑著手機,上網聽一些音樂,讓心情比較平靜,大概到快四點才睡。

很久很久很久沒有這麼重視一次約會了。很想表現得很好,想一切進行完美,想掌控一切,但又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好好享受過程。

我不知道未來還有沒有機會,但想著未來,我就看不見當下。

就算不是跟她約會,我依然對於能去聽五月天跨年演唱會這件事感到高興。五月天的表演很棒,能一起跨年的氣氛也很棒,氣溫很低這件事也讓跨年變得更有氣氛。

我很感謝我們都能健康的過完這一年。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明年這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好,但或許可以說,我想要這樣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