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家是什麼

「家是什麼?」

前一陣子跟一個正在裝潢的朋友聊天,聊到「家裡需不需要有餐桌」。我本來一直覺得餐桌是多餘的,在客廳吃飯也行,但朋友覺得有餐桌才會有規矩,而且餐桌是一家人可以好好說話的地方。

後來發現網路上很多網友也保持著類似的想法。對於需不需要餐桌這件事,大概是一半支持一半反對。

房價越來越高,房子只能越蓋越小。縮小的生活空間裡,第一個消失的通常是餐廳,變成開放式空間(客廳餐廳廚房全在一個空間裡)。

如果沒有餐廳,那對外食比例過高的現代人來說,真的需要一個傳統的廚房嗎?

客廳沙發需要兩人座還是三人座,或者有需要沙發嗎?如果更習慣看電腦滑手機,那還有沒有需要客廳跟電視。

還有浴室需不需要有浴缸。

對於「家」應該要是什麼樣子的想法在鬆動,小時候習以為常的家的樣貌,也一點一點在改變。

家的空間使用跟家庭成員的組成息息相關。從三代同堂到核心家庭,再到雙薪無小孩,過渡到單身公寓。

但空間也不只是一直在減少。

以最沒有爭議的廁所為例。古早時代家裡是沒有廁所的,要上廁所需要到屋外。現代北京還是可以看到巷子裡幾戶人家共用一間廁所。

日本家庭沒有陽台,洗衣機是放在浴室,衣服也習慣晾在室內。再早一點的日本家裡也沒有浴室,所以一開始甚至還有推廣「在家裡也可以洗澡」這樣的廣告。

台灣的配置多是一套或兩套衛浴,但日本家庭習慣的是1.5套,隔出一個馬桶空間的0.5套衛浴,讓洗澡上廁所不用擠在同一地方。

也許未來的家又會再適應社會的變化與科技的發展而改變也說不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人類追求屬於自己的家這件事應該永遠不會改變。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端午節前夕

端午節前夕。

歷經上週週六補課日,本週僅需上班三天,就開始放假。雖然我週日還是要值班,不過心情依然非常輕鬆。

繼上個月忙到翻掉以後,這個月真的是很愜意的休養生息。寫了幾篇食記,用股票賺了些錢,也賠了些錢,每天接個四十幾通電話,其他時間拿來讓自己閒下來。

下個月要帶人。學生是一個學妹,雖然沒有特別熟,但偶爾在電話上可以聊兩句。決定維持悠閒的狀態,輕鬆帶輕鬆講。要開始學習過著不太費力的人生。

上週末雖然補班,下班以後幫朋友慶生去吃了麻辣鍋。可能因為當天早餐午餐都正常吃,總感覺沒什麼戰力可言。

吃完飯後大家聊一聊,就突然決定殺去朋友新竹的家玩電動順便睡一晚。

半夜兩三點在打switch的任天堂大亂鬥。晚上睡沙發,一路睡到早上八點半,因為冷氣自動關了而熱醒。這是我第二次在他們家醒來。

隔天吃完豐盛的早午餐,其他人臨時起意要去台中看職棒,但考量到我隔天還要上班,就一個人搭客運回台北再轉回桃園了。

在民權西路吃了好久沒吃的sukiya,還在等車的時候經歷了這次全台規模的日偏食(僅一部分地區看得到日環食)。由於這次遮蔽的面積很大,所以明明是晴朗的午後,天空還是瞬間暗了下來,彷彿有人將燈光調暗,很有趣的體驗。

也許五月過得太辛苦,導致六月份外的輕鬆。在五月翻了幾次車以後,決定六月開始與工作保持一種非常宜人的距離。工作上追求不到的,在生活中尋找。

比如說買了幾次花,分別是玫瑰、百合與文心蘭。用這些花,將房間裝飾得好看一些。我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願意這樣買花回家。

往年的六月總是在越來越加重的工作中,感受的氣溫慢慢熱到夏天的標準,然後正式開始夏天的到來。今年的六月,因為全球疫情,沒什麼旅遊旺季好迎接,大家依然是勒緊褲帶的在虧損中求生存。什麼時候會恢復不敢多想。

平安就好。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南崁五福夜市

在剛開始搬到南崁的時候,跟一些在這邊住了一段時間的人聊天,除了美食沙漠或綠洲台茂以外,當聊到南崁的夜市的時候,總是會聽到「弱爆了」這樣的評語。因此之前如果想逛夜市,也不會介意遠一點跑到桃園夜市。

後來在南崁又搬家,上下班的路上開始會經過五福夜市。

第一次彎進去五福夜市其實有點失望。看到的是一片廣大的停車場一般的露天水泥地,有著僅僅一條到底,以兩側攤販圍成的小道。有點無聊,攤販人數不多,來逛的人也不多。

第二次第三次來訪,有時沒開,或者也跟第一次來的狀況一樣。

我本來就知道這個夜市不大,也知道夜市並不是固定夜市,甚至因為沒有雨遮所以下雨想去逛夜市還要先問問有沒有開,當然不可能會像桃園夜市那樣。

今天晚下班,天暗得比較晚。擺脫了先前的梅雨天氣,卻又還沒完全染上夏日的炎熱,夜晚涼涼的。剛彎進去夜市的那條路就感覺今天比之前幾次熱鬧些。

停好機車走過去,一樣從那不顯眼的小道進入,映入眼簾的是原本空曠的停車場被人潮佔滿,寥寥無幾的攤販突然翻了五六倍,將空地圍成了迷宮。

我看著這無中生有,豁然出現在我眼前,就像是一夜城的夜市,當下可說是又驚又喜。等了很久,終於見到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夜市的全貌。

走在夜市裡,恰到好處的擁擠,人潮的流動,攤販的吆喝聲與各種的喧鬧聲,混合著調理食物的油炸、拌炒與塑膠袋包裝的聲音,還有背景中的各種氣味,玉米、夜市牛排、披薩、烤物、香腸與蚵仔煎等等。

我不確定是不是平時就這樣,還是因為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反撲,但走在以前覺得很平凡的夜市,感受著人與人的距離與熟悉的熱鬧,我發現我原來這麼懷念這一切我以前習以為常的事物。

又想到這段時間疫情的影響,還有國外目前依然處在水深火熱的現況,不禁感慨了起來。如果疫情在台灣大規模爆發,也許會需要更長一段時間才能再看見這樣的光景也說不定。

逛了一圈,像個小孩一樣四處看看,花了點時間排隊,胡亂吃了些東西,再提著一小袋食物,最後心滿意足的回家。

希望好日子可以再維持久一點。

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月初連假完成了很多事

星期四晚上去台北吃了地中海料理。本來是說要介紹T的朋友給我認識,但後來四人也聊開了,就變成一般的朋友吃飯。

地中海料理蠻特別的。我點了鷹嘴豆泥跟薄餅。鷹嘴豆泥的味道沒有很強烈,就是一般的豆味,還拌上了一些橄欖油,包在切成小袋子狀的餅皮裡面,吃起來味道不錯。

有一個點的是類似煮番茄糊的東西,還加了些起司,一樣搭配小餅皮來吃。另外兩個點的則是一般的義大利麵。

整體來說,如果不是漢堡或義大利麵,其他的地中海料理口味上還是有些吃不習慣。

週四晚上回到南崁,慶祝終於把五月的兩件大事做完,買了一百塊的鹹酥雞加雞排回家。本來想配啤酒,但後來還是買了綠茶。可以順利度過五月還是挺開心的。

隔天早上在家裡玩荒野之息,晚上去吃了牛霸。我必須老實說,如果比較對象是我家牛排,那牛霸真的不會算輸太多。但可能因為蒼蠅的關係,導致衛生條件的觀感不是很好。炸物區的保溫也還要再加強。

整體需要改進的空間很多,不過好好做的話是有潛力的。

吃完以後,想說寫個食記吧。結果食記就炸裂了。獲得了目前以來最多按讚數,然後底下清一色全部都是負評留言(不是針對我的食記,而是針對餐廳)。

老實說有點出乎我意料的多負評。至少我自己的用餐體驗,以199元方案來說,比較對象是我家牛排的話,真的沒到這麼差。但一分錢一分貨,而且這家餐廳的餐點品質不穩定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所以得罪了這麼多客人也不是很意外就是了。

殊不知我隔天(週六)經過,就看到他的停車場是客滿的狀態。

週六早上在去建商那邊把一些收尾的東西處理完就回到南崁。中午吃了鴨肉麵,為了發食記所以連續吃了三次,終於比較多東西可以寫。

星期六晚上在南崁市區繞了很久,一直找不到想吃的東西。前一陣子比較常吃的滷味攤也好久沒開,估計是收掉了。後來繞到南崁夜市那邊隨便吃了一家滷味。

到了南崁兩年多,這幾天才終於知道南崁夜市在哪裡。的確不大,攤販的數量也很少,不過依然有不少人來逛。迺夜市還是大家都喜歡吧。

星期天晚上去逛了好市多。買了被交代很久的鮮花。20朵玫瑰179元。回家簡單修剪以後,將之前買回來作為簡易花器的水杯裝滿了水便插上去。效果倒是出乎意料的好。

不過20朵玫瑰的量有點太多,讓我招架不住。如果價格沒差太多,而且也找得到穩定的花店的話,以後還是在花店買比較好。

星期一,索性就不出門了。在家裡耍廢了一整天。好爽。六月的第一天,無所事事。

星期一晚上煮了泡麵來吃,發現廉價的泡麵還是不能買,或者不能單吃。必須要搭配調理包或其他的東西。單吃真的太難吃了。

今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前往霞海城隍廟拜拜。

也是覺得這兩天天氣太好,又是月初連假的最後一天,所以也想出門走走。

拜完以後,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直接回去。然後就繞到了東門,想說看看之前朋友推薦的達克瓦茲。本來以為是熱門店會很多人,沒想到只有一個小小的店面,而且朋友最推薦的鹽花奶油紅豆還只剩下一顆。距離開店也才過了十五分鐘而已,覺得有點誇張。

因為早餐太晚吃,所以不甚餓。隨意吃了個天津蔥抓餅。

接著又跑到公館附近的臺一牛奶大王。今天真的是太熱了,心裡就想吃點涼的,剛好也很久沒吃玉米冰了。

玉米冰這個口味真的是很少見。

說到臺一,臺一從來都不是我的大學回憶。

講起公館大學附近的餐廳,臺一總是榜上有名,朋友們會說:「你大學的時候應該很常去臺一吃冰吧!」但事實是我在大學時鮮少來臺一吃冰。

對當時的我來說,往往正餐就是隨便吃個小東西解決,有事沒事花個六七十吃冰有點太奢侈(所以也沒有很常去逛師大夜市或其他夜市,或者什麼瘋狂大學夜生活)。

過了這麼多年,還是偶爾會想起臺一的冰。尤其玉米牛奶冰。將玉米入在剉冰裡這件事似乎不是很多人可以理解,但就是好吃。

儘管這是一份我沒有參與太多的「共同回憶」,不過簡單搭個捷運,走在大學附近,進到臺一吃個冰,就是最快速也最划算的方式來回味漸行漸遠的大學生活。

下午在誠品翻了兩本室內設計的書,一邊跟朋友在line上面瞎聊著。這半個月以來真的看了非常多的室內設計的影片與文章。

建築師負責蓋房子的話,室內設計師就是負責改造房子裡面的空間。這兩個基本上都有相當專業的部分。而現在有另一種位置,叫做「風格師」,號稱在不裝潢或非常輕度裝潢的情況下,透過配件擺飾,刷牆油漆或其他的裝飾,來改變空間的氛圍,進行這種「軟裝潢」的事情。

晚上本來想去吃三時午的咖哩烏龍麵,結果水源市場裝修中要到下星期才好。

逛了一下,買了三十元粉漿蛋餅。讓我有點驚訝的是現在幾乎沒人在排隊。有可能已經過氣了吧。

然後去吃了得記的麻辣鴨血臭豆腐。點了鴨血、臭豆腐與肥腸組成的豪華組合,130元,還另外加了一塊臭豆腐。雖然點了微辣,但依然讓我覺得有點快撐不住。

吃完麻辣鴨血,又在隔壁吃了鴉片粉圓。一個set的概念。

好久沒有跑這種一整天吃到結束的行程。不得不說蠻開心的,可以這樣在台北走走晃晃的心情也不錯。

六月開始要更加努力了啊。

竹圍漁港

星期天,睡到自然醒,心情不錯。

接近中午時出門,吃了百元鍋。吃完以後覺得天氣真好,於是就從南崁市區順著中正路一路騎到距離這裡最近的海邊,竹圍漁港。

竹圍漁港也是我看了很久很久的地方。從剛搬來桃園的時候就一直很想造訪,但總覺得沒什麼很適合的時間點。

之前在google map上看距離還蠻近的,雖然路不難找,但實際騎起來還是有一段不短的路程。

竹圍漁港由一塊漁市場、一小段的攤販、一個大型遮陽棚、延伸出去停靠漁船的堤防,以及旁邊的海水浴場所構成。海水浴場本來是說有活動才開放,平時沒開放戲水,不過還是看到滿滿沙灘上的人。

已經打定了不下水,我一開始便佇立在離著海水有一小段距離的乾燥沙灘上看著戲水追逐的人們。可能是之前疫情大家都悶壞了,可能是前幾天下雨好不容易今天天氣特別的好,這邊的人潮是我在宜蘭內鼻仔看到的好幾倍(都是屬於政府公告不能戲水的地方)。

我看著帶著小孩的大人,看著全家出遊的年輕人,看著穿著全身泳衣還掛著遮住頸部的帽子的小小孩。小小孩的裝備大概是為了防曬,真是聰明。

海灘成了展示區。小孩展示自己的沙灘玩具組,而大人們則是展示了沙灘用品,如帳篷食物或野餐布等等。

天空幾乎萬里無雲。太陽不算炎熱,持續吹拂的海風很涼爽。乾燥的沙灘,沙粒很細緻,讓我不禁也小玩了一下子。捧起一些乾燥的沙,再任由風將手中的沙吹落。

海水的顏色不是正藍,而帶有一些混濁。今天的浪沒有很大,可以看到一些人跑到水比較深的地方遊玩(不知道這邊的海底地型長什麼樣子)。遠處海天一線。深水區可以看到比較大型的船隻停泊著。

我坐在那裡半晌,發呆,偶爾回覆一些臉友的訊息。

其實這樣的行程也還不錯。沒有要全弄濕,也沒有要買海產,就是單純的看看海,吹吹海風,曬曬太陽。愜意。

霞海城隍廟參拜記錄

決定了要去霞海城隍廟參拜。

前一晚參考youtube上的影片,詳細羅列了擇偶條件十點。大概是我第一次列出這麼多這麼詳細的條件了吧(事後給友人參考,對方覺得難度大概有100%)。

思考這些東西還蠻有趣的。這十點裡面,不自覺的就包含了許多身邊的人的狀況。感情有問題的,婚姻有吵過架的,有出過狀況的,網路上有人分享的,零零總總。

霞海城隍廟也是瞅了很久但第一次去。位置靠近捷運雙連站,但依然要走一段距離。

可能看慣了大宮大廟,對於霞海城隍廟只有一層這件事有點驚訝(對比他的名氣來說)。

由於實在太熱門了,所以很簡單就可以看出哪些是來求姻緣的善男信女們。廟方人員也非常習慣看到我們這些不太會拜拜,愣頭愣腦的年輕人,所以都會主動指引提示參拜的方式。

先到後面櫃台添50~100的香油錢買香跟金紙。如果第一次求姻緣要紅線的,就要到前面櫃台,添250~300的香油錢。可以得到紅線、銅幣與喜糖。

將金紙放到主神城隍爺的桌前,繞到後面去點香。可能因為大家求姻緣都講得非常久,所以這裡的香是用比一般的香還要粗上一倍的大支香。

這裡只有放天公爐一個爐子,所以參拜順序是天公爐,主神城隍爺,同一處的月下老人(此時就可以將所有擇偶的條件一次說完),旁邊廳的義勇公,城隍夫人,菩薩,最後再將三炷香插在天公爐裡。

到此為止參拜就算結束。此時可以將領到的喜糖吃掉,喝個結緣茶(疫情期間未提供),將紅線拿去天公爐順時鐘轉三圈過火,再將金紙拿到集中焚燒區,廟方會再一起處理。

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之前求過了兩條紅線,連著這裡的紅線一起在炊煙裊裊的天公爐上畫了三圈,再收進皮夾裡。

我始終記得之前某位友人,在認識現任之前,也是曾經在這裡參拜,拿出一大把各地的月老紅線與護身符過香。那樣的誠意所形成的吸引力法則,就算對象在宇宙的另一端都能被吸引過來了吧。

對於自己的擇偶條件,自認為沒有不切實際的部分,不過每一個小點每一個小點如果要都符合真的有點困難。不過既然網路上的人都這麼分享了,我當然也要好好的試一試。

如果真的如願找到符合條件的對象,要帶著訂婚的喜餅來答謝。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客變終了

客變結束了。終於。

週六下著大雨。由一起放假的T陪著我去林口客變。前一天晚上畫圖畫到凌晨四點多。很累,但是很不安。由於不知道屆時客變會不會多出太多花費,所以準備了兩個版本的圖。

其一是不改牆,只調整插座跟資訊出口的數量與位置。其二是不同於之前所有版本的第三個版本。將主臥空出一塊給客餐廳。於是客餐廳變成L型,而主臥的門則移到靠西側的隔戶牆。

這是幾經考量過後,覺得我對於臥室的需求真的沒有這麼大,因為回房間就是睡覺而已。不如擴大公共空間,增加位置給冰箱,增加距離給沙發跟電視,還可以把電腦桌放在公共空間,不會干擾到睡覺的人。

不過收納空間要怎麼規劃可能又是另一件需要從長計議的事。

在大雨中到了現場。又拿了捲尺在樣品屋裡面東量西量以後,確定了客廳空間真的太過狹小,於是決定採取擴大公共空間的方案。負責處理我的case的是一個有點靦腆的工程師小哥,害得我跟T相較之下顯得很強勢。

因為要確認的東西很多,所以幾乎問了兩三個問題以後,他就必須回去再修改一次圖面,將我們需要知道的報價打出來給我們,然後繼續跟我們討論。

本來以為兩個小時可以搞定的東西,最後拖到下午四點多才處理好(中間包含午休,我們去長庚附近吃了午餐)。

老實說這次能這麼順利,T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從一開始的討論,到她找人來幫我修正圖面,以及其他的建議,算是釐清了我的一些想法。本來在想法上比較被動的我,也終於拿定了主意。

不過更改這件事,圖面上的討論是一種感覺(單看圖面覺得自己買得房子真大,但其實小小一間),在樣品屋看又是另一回事。實際交屋時是一種感覺,等傢俱全部進駐,裝潢好以後,又會是另一種感覺。真的是不到最後一刻不能確定。

總的來說,退掉浴缸真的是一個很完美的選擇。一瞬間多了很多預算可以分配到原本要增加的插座與資訊出口上。廚具的部分是我最大的失算,沒想到建商附的水槽、烘碗機、濾水器、爐具跟抽油煙機都包在廚房裝潢裡面,既不能調整,也沒辦法單退其中一項(建商踩很硬的地方就是踩很硬)。

另一個出乎我意料的是更改牆面的費用。本來以為位移可能會需要多收錢,結果算了一下距離還縮短,就變成減項的費用了。但由於沒差多少,所以退的也不多。廁所另一個更動的是乾溼分離的空間。本來的玻璃門是做在馬桶旁(超級奇怪),後來挪到了裡面的淋浴區。

等交屋以後,就是要再另外做裝潢。包含燈具的安裝,如果要增加收納空間做系統櫃也要另外處理,還有電腦桌與電視壁掛的處理。如果要裝冷氣就要再另外裝室內機。

還有很漫長的距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