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萬物理論


這部電影算是近年來所看的少數自傳電影。自傳電影並不是那麼通俗的題材,比起其他商業型電影,諸如劇情片、科幻片、魔幻片、愛情片或者恐怖片,自傳電影更為接近純粹的故事。畢竟某個人一生的故事,就算細節再怎麼調整,都還是在講凡人的故事。

內容部分就不多敘述了。

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觸在於婚姻關係。史蒂芬霍金教授在學術研究上具有相當的成就,然而因為疾病的關係漸漸地變成生活無法自理的病人,負責照顧他一般日常起居的責任就落到了他的妻子身上(後期則是交給了專業的護士,我想那時候的時空背景對於將需要照顧的家人交給專業的護理人員可能不是那麼普及的一件事)。原本他的妻子有自己的生活,在就讀文學博士研究所,然而一旦開始了這樣的婚姻關係,她的人生就慢慢的被霍金捲入。像是圍繞著巨大黑洞的行星,就連時間也被壓縮影響。

這樣犧牲奉獻的價值沒什麼不好。更準確來說,正因為兩人深厚的情感,使得這些辛苦的付出閃耀著驚人光輝。然而你卻不得不看見的是當他的妻子面對一個如此有才華的人,就算他沒有這樣的身體狀況與疾病,也很難再保有自己的生活節奏。那些擁有巨大才華的人是以周遭的人當作養分來維持的。

因為宗教的關係,使得他的妻子更努力去維持奉獻於這段婚姻關係,甚至還有了三個孩子(我真佩服他們的勇氣)。霍金教授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超越一般人的智識與觀點,然而若談論到他與他妻子這段關係的偉大之處,那完全是由於他的妻子無私奉獻的結果。「將自己的人生給予出去」,不論是妻子之於丈夫,或者父母之於孩子,甚或是孩子之於父母,我們到底該不該將如此的無私奉獻當作一個可以被讚揚的美德呢?

一個偉大的人,背後一定有另外一個更偉大的人在支持。

婚姻關係,或者說兩人在一起,始終很難以平衡的方式存在。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維持關係的方式,是某一方為了另外一方而去付出配合。到底該說是一個人成就了另外一個人的人生,還是可以說一個人成就了兩個人共同的人生?在那些很難稱作是對等的付出接受關係中,我們能夠持續下去的價值與動力到底是什麼?

可能一切的答案就像是電影名稱:「愛的萬物論」 一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