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三觀不正

可能家裡從小也不是特別富裕,省吃儉用習慣了,長大以後總是不太能很好的判斷事物的價值。

人家認為正常的開銷,合理的預算,在我眼中總是會先懷疑支出的必要性,想著有沒有更划算的替代方案。

比如出國旅遊,住豪奢飯店,享用高檔大餐,能不能用看場電影,去海邊走走,或者找個平價餐廳代替。

人對於快樂的感受性是局限而遞減的。五十元的魯肉飯與三四百元的餐點或許相差甚遠,但一千出頭跟三五千的餐點卻沒辦法感受到精確的區別。

同樣的,旅遊帶來新鮮感跟放鬆,但伴隨次數增加,第四五六七次,遠遠不如久違的第一次開心。

然而這一套標準有時卻運作的過好,導致我太專注在價格,而失去客觀判斷的能力。過度低估其價值以及高估可以省下的開銷。

從大學意識到自己的狀況,才開始慢慢試著改變。

隨著收入增加,手頭寬裕,試著讓自己多一些安全感,不要這麼在意數字。又或者更加專注在感受體驗,以及與他人相處無法替代的時光。

即便到現在,也還在學習如何大方慷慨,逐漸適應較為正常的價值觀,也感謝從以前到現在,身邊朋友願意體諒我的預算標準。哪天財富自由了,我不會說,但大家會看到我早餐紅茶開始一律點大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