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今年的生日沒休假

今年的生日沒休假。

由於上周已經佔掉了一個周五的缺,所以這周本來想休的三十號,就被主管勸退了。

不過依照今天忙碌的程度,我只能說也幸好自己沒有休假。畢竟處理的一堆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航線,應該也不會這麼大動作的調整吧。

早上本來想吃個總匯吐司慶祝的,但來不及去買早餐。開完早會以後,一路就忙到中午。

中午在公司外面的餐廳吃飯,順便送舊。本單位有一個同事要調去別的課,今天是最後一天。當然今天也是本年的最後一個上班日。總之是有很多適合吃飯慶祝的理由。

在一家何首烏雞湯店,裡面有很多套餐可以點。我點了牛腩套餐。

餐點沒有白飯,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免費續碗的麻油麵線。不得不說麻油麵線真的好吃。

坐在包廂內的大圓桌,主管跟大家隨意聊著一些話題。

下午回到辦公室,又是繼續忙碌。把東西都喬到差不多以後,就下班了。最後一個上班日結束。

連假之前的事情真的很忙。不過就算不是連假,周末之前,也是夠忙的了。

下班後被蓉揪去中山站附近吃飯。選了一家蕎麥麵餐廳。餐廳裝飾得很有日式風味,剛好對面還坐著一對日本人母女。

我吃了山藥溫泉蛋冷麵,而她點了天婦羅沾麵。

年末的蕎麥麵,也是在這段不能出國的日子,所以用來感受日本旅遊氣氛的小儀式。

吃完蕎麥麵以後,又去附近的百貨吃甜點。點了三個小鬆餅,分別是芒果口味,巧克力焦糖以及草莓。

一路聊到八九點才散會。我搭著客運回南崁。

或許因為現在有了工作,所以生日沒怎麼樣也行。生活有了重心以後,也過得比較踏實一些。

當然還是會希望來年的生日可以有另一個人陪伴著過,不過這就是另一個需要努力的方向了。

peace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一年始末

比起去年一整年的停滯感,今年是匆忙的一年,匆忙上路,面對很多事情改變,面對疫情。

年初跨年沒過幾天,就接到通知去支援的單位報到。是針對疫情成立的獨立業務小組。

把每天例行業務做好,熟悉新環境,認識新朋友,為生活增添一點刺激,大概是抱持著這種想法。

不得不說我真的相當喜歡支援的日子。在這邊沒有接不完的電話,所以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有點像是放長假,根本歲月靜好,還有輪班津貼可以領。

春夏之交疫情爆發後發生了些改變。一開始真的蠻緊張的,公司異地辦公,外面的餐廳取消內用,到處風聲鶴唳。

一度以為台灣即將淪陷,每天乖乖待在家裡,只有出門上班。外頭晴空萬里,街上卻沒什麼人。看著確診人數起起落落,感受著既像是在身邊,卻又十分遙遠的疫情。

六月中,已經兩三個月沒回家,爸媽還特別從宜蘭開車過來,幫在外地的小孩送些吃的用的(儘管我沒有特別缺什麼)。

夏天過完,秋天接到準備回原單位的消息。

那時的內心蠻掙扎的。過慣了開心的小日子,又要回到自己的隔間,像是在大草原自由奔跑了數個月,結果又被關回動物園的鐵籠。

十月一日正式歸建。花了七天的時間重拾九個月的空白。有點吃力,也有點意興闌珊。不過因為客運業務持續蕭條,每天接話量也相當低迷。

同樣是十月,孤注一擲的又投了公司內其他單位的職缺,面試後,在從未料想過的地方,找到了新的方向。

於是我幾乎像是快閃一樣,離開了這個我進公司後待了七年的地方。沒有大陣仗感人的送別,沒有依依不捨的留戀,花了幾天收拾好東西,歸還了吃飯的傢伙,跟比較熟稔的幾個主管當面話別,就輕裝上路了。

十一月的新生活是緊湊的。我從桃園換到台北上班,開始另一種生活步調,說著完全不同的語言。

以久違的新人之姿重新學習適應。唯一比較困難的大概就是身上背負的九年年資,總讓我有種想快點趕上大家腳步的壓力。

之後到機場實習了一個月,見識到同一間公司裡非常不同的面相。每天都有新刺激與想法在腦袋裡打轉。

十二月中回到台北辦公室,正式開始本職業務。

相較於之前訂位票務電話,要求快速而精準,近乎反射動作似的處理旅客需求和回答問題,這邊的忙碌更多了些思考的要求以及自由揮灑的空間。

沒有時間猶豫,也沒有時間自我懷疑。在恐懼與害怕之前,先想辦法踏出一步,再踏出另一步。

印象很深刻的是某一天,一樣是個忙到不行的下午,各種電話訂位需求,主管交辦業務,應接不暇,我幾乎整個下午都沒辦法離開座位,但我卻沒有痛苦,反而像是享受著強風迎面而來的吹拂,神清氣爽。

有種上軌道的感覺。上軌道了,不會停在原地,在軌道上就只有繼續前進。每一天每一天,學習,成長,變強,把事情做得更好。今天超越昨天的自己,明天超越今天的自己。

或許我是在最好的一刻加入,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榮景能維持多久,然而此刻的我,只能低著頭,風雨兼程的趕路。期待著明年更多的挑戰。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初次高爾夫球體驗

這個十二月二十二號,這個星期三,是我第一次參加新單位的高爾夫球練習。

以前大學時體育課有看過高爾夫球,但一直都沒什麼特別的興趣,總覺得那是有錢人的玩意兒。

不過現在到了這個單位,高爾夫球這件事,就變成了「培養自我素質的合理方式」,所以也想去打打看。

下班後,大家會約一約一起前往球場。

本來以為是自行前往,結果是直接叫計程車開去球場。中途我們還先跑去幫大家買了晚餐的便當。當天晚餐吃了火雞肉飯便當,著實好吃。

球場是選在大直的蓬萊高爾夫球練習場。兩層樓高的建築,面對著由高高的網所圍起來的區域。大家對著遠方盡情揮桿,然後會有小車子開去將球掃回來。

雖然會有公用的球桿不用自己帶,但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會帶自己的高爾夫球手套。因為我什麼都沒準備,當然就連手套都沒帶了。

教練是請了兩個客戶來擔任,公司還有付薪水給他們的那種。

本來以為來打球的人都是我們同事,結果同事只有幾個人,剩下也有一些是客戶來打球,就一起打球這樣。

除了我是第一次以外,有的人才來兩三次,也都還在練習。不過也有主管是打了好幾十年的那種。

這邊一次會佔下好幾個球道,吃完晚餐以後,稍微熱身,就可以拿一欄球開打。

指導我的教練就從握桿開始,到基本的動作連貫,如何將球擊打出去,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不過老實說我有點沒辦法抓到他的意思。

好幾次揮桿,不是緊張縮手導致沒打到球,不然就是擦邊打得太上面,導致球僅僅飛出去一點點距離。只有少數幾次,球打得正中紅心,平飛出去,蠻有成就感的。

後來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從初學在練習場開始,要到能夠在高爾夫球場打比賽,還有好長一段距離。而且比賽也需要使用到各種球桿的組合。

總之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疫情後的聖誕

今天看到朋友在臉書上發動態消息:「2021的最後一個星期了。」

聖誕節過完。

今年的聖誕節特別沒有聖誕節的感覺。沒有往常地交換禮物,連去年應景一下的交換零食那種小活動今年也沒有。

不過今年聖誕夜還是特別休了一天,一方面處理了去年口罩糾紛的事,在台北市政府開了調解會,另一方面也跟Ken臨時約在台北吃飯。

本來以為他有什麼曖昧的對象要共度聖誕夜,但卻爽快的答應晚餐。

我們吃了國父紀念館附近的高檔個人鍋,一邊暢談工作上的事。自從他升了主管以後,似乎變得比以前還拚,但也多了很多以前不曾有過的主管經驗談。

而我,則是還在適應著新單位。

吃完鍋以後,我們去捷運站附近的酒吧小喝了一杯。為了要趕信義區回南崁的末班車,所以也沒多喝,就一杯。

那個酒吧看起來氣氛頗佳。除了各式精釀啤酒以外,還可以點一些現做吃的。

我跟他聊了要不要搬來台北的事,聊了對工作上的想法。他說他最近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一個學姊,大他兩歲,兩個人還一起去約「跑」,馬拉松。

在回到南崁的末班車上,還是在想著要不要搬去台北的事。

似乎也沒有說不行,不過若是又回到台北租屋那種小小的套房,想必很多東西都要清回宜蘭吧。

聖誕節當天,在家裡整理舊照片。

直接將google相簿的容量升級,然後把一堆的舊照片都倒進去,大概有幾千張吧。

大部分是屬於大學時代的照片,或者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年第二年。看到了好多很久沒看到的照片,回憶輕輕的被喚醒。

明明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但看著某些照片,卻還是會有歷歷在目的感覺。彷彿才是前不久的事情一樣。

是啊,大學畢業第十年。

晚上去松山找蓉。

聖誕節的聚會,有幾個她老公的實驗室同事,還有她爸媽。

準備了義大利肉醬麵、一些烤肉,還有豆乳鍋底的火鍋。因為她也有好消息了,當天本來想喝酒的,後來還是算了。

說驚訝也不會很驚訝,畢竟這一兩年真的太多人有好消息。

吃完飯後,我們幾個人還有她媽,在聊一些關於懷孕與養育小孩的事情。其實這些事情不論是在以前或是現在,真的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算外援再多,最後還是需要爸媽無私的奉獻跟照護。

同桌的學姊說,她在生的時候,也曾經有想過,如果當時她媽媽在場,她應該會直接哭出來吧。真的只有自己也生過小孩以後,才能體會媽媽的感受。

餐後還順便吃了生日蛋糕,我今年第二顆生日蛋糕。

不過年底的約也大概就到這邊告一段落了,想見的人都差不多見到了。

希望明年大家也都能健健康康的,再一起見面吃吃喝喝。

M的孩子出生了

聖誕夜那天,在前往北市府之前,先去月子中心探望了M。

月子中心很隱密,在大樓的某個樓層,從外面完全看不出來。然後一進到該樓層,馬上可以感受到那種砸錢精心布置出來的溫馨感。

見面的時間很短,只有半小時,而且還要提前一天預約。我到的時候,她當處理完寶寶的事,人還算有精神。

是說一卸貨完,她的肚子馬上就消失了,著實有點驚人。

短短的半小時,她從進醫院當天的狀況開始跟我說,一直說到生產,當天她待產痛了好幾個小時以後,進產房幾分鐘就搞定了。之後在醫院躺了兩天,又再進到月子中心。

兒子雖然一度送加護病房觀察,但所幸沒什麼大礙。

兒子是個比我想像中的尺寸還要瘦小的小鬼。比別人還要小一圈,臉頰上也沒什麼肉,或許遺傳到了爸媽的瘦也說不定。

本來在嬰兒室有被打扮成聖誕裝扮,但似乎一下就摘掉了。

不管想幾次還是覺得很神祕,對於小生命的誕生。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第一次參加別人的尾牙

昨天參加了客戶的尾牙。

晚上六點開席,但下午三四點就有點焦燥不安了。畢竟是第一次出席這樣的場合,有點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提早三個小時出門。因為預計要喝酒,所以不騎車,直接搭住處附近的客運前往台北。

到了台北以後,原本慶幸時間還早,可以晃悠悠的慢慢前往餐廳地點,結果突然想起來忘了帶名片這件事,在衡量了一下,還是決定趕著先去台北公司拿名片(幸好台北公司還放一些),再前往餐廳。

從中山站搭公車,可以一路直達公司,又從公司附近搭公車一路直達餐廳附近,整個行程意外地順利。

昨晚天氣明顯變冷。步行前往餐廳的路上,心裡想著:「以前一直很想走出辦公室,面對更多挑戰,沒想到現在真的實現了。這是走出辦公室的第一步。」

跟同事一起上樓,我們公司這次參加的人數眾多,分了三桌來坐。

客戶公司今年似乎生意特別好,所以董事長決定擴大舉辦尾牙,才多邀請我們出席。

真的是非常經典的尾牙場合。在飯店宴會廳內,有小舞台與大主桌,參加人員男性幾乎都是含西裝外套的正裝,女性都身穿小禮服做了髮型。

由他們公司內的人自己主持,董事長喊話,卡拉OK,安排各種小遊戲發獎金,舞台後面是滿滿一排的禮品。

期間,觥籌交錯,敬不完的酒,寒喧問候認識,紅酒一瓶開過一瓶。你幫我夾菜我幫你夾菜,當然還有互相倒酒。

同一桌的認識完,還要所有人帶著前往主桌跟各個貴賓敬酒,由主管帶隊,後面拉了長長一票人龍。

每每有主管上台演唱,必然會有相應的一些人上台,或是助唱,或是伴舞,或是拿起小樂器的鈴鼓沙鈴炒熱氣氛,原來大合唱不是部門獨有,而是業界傳統。

最後,抽完了最大獎電視後,尾牙宣告散會,非常精準的抓好三個小時的時間,不多不少。叫了計程車,跟主管一起搭車回南崁,結束了這一次尾牙。

一開始同桌由於有主管在,對方也有比較資深的人,所以彼此拋接話題的情況下,並沒有冷場,大家也抓緊時間吃點東西。

進行到中段,開始要進行敬酒環節後,就常常各自離開座位,拜會各桌重要人物。

到了尾聲,吃吃水果,再寒暄一下,就順利結束了整個流程。

氣氛比我想像中的要輕鬆些,當然這也不是什麼嚴肅的場合,畢竟尾牙本來就是來慶祝的。

雖然敬酒的紅酒一次不用喝很多,但總共下來應該也喝了不少的量,所以一開始肯定是要先吃點東西墊胃。

這次尾牙沒有特別提供烈酒,所以在喝酒部分還游刃有餘。紅酒不要喝太急,對我來說似乎沒什麼感覺。

沒特別聊什麼話題,沒什麼尷尬沉默的氣氛,反倒顯得有些緊湊。

就當作第一次來見見世面好了。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妹妹出國

凌晨兩點二十一分,剛洗完澡。冷氣團影響,現在連在室內都覺得冷。洗了一個長長的熱水澡。

前一陣子,突然覺得自己真的變得不這麼年輕,原因大概就是開始感覺到自己的體力下降。晚睡的話,疲倦的感覺會更加明顯。出去外面,也會自然的傾向注重保暖。如果吃太生冷的東西消化系統會直接抗議,相反的,喝熱湯也成了一種享受。

這兩周因為都是白天有空,晚上一直到深夜才回家,回到家以後,也沒什麼興致打打網誌,倒是荒廢了一段時間。

妹妹在十二月一日,星期三的時候出國了。

上個周末是她在台灣的最後一個周末,我們難得全家五個人都回宜蘭,還一起去吃了火鍋。

臨行前幫她想了很多需要準備的東西,但她本人似乎有點不想面對,甚至直到最後一刻才匆匆忙忙地出門辦理很多東西。

不過我大概懂那種感覺,總是想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收行李。畢竟一旦收行李,就需要面對真的要出國了的這個現實。兩年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如果是我要出國,大概也會感到五味雜陳吧。

她是星期三傍晚的班機,我從桃園搭機捷去一航廈送機。

一航廈對我來說有點陌生。不過疫情的關係,幾乎可說是空無一人。

妹妹最後的身影,是推著推車,帶了一大箱行李,一個登機箱以及一個登機袋,由於不是一個人出發,還有同事相伴,所以也沒這麼緊張。

送機也是全家到場。阿母還準備了披薩與自己做的海鮮濃湯。由於之前已經把想得到的都交代了,所以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最後通關前,全家人在一航廈拍了久違的一張全家福。

兩年後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