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俗女養成記》

《俗女養成記》,2019年華視製作的台劇。劇情講述女主角如何刻苦努力,發憤向上,在工作、婚姻、家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並且光宗耀祖,之現在都2020了,怎麼可能還會有這種劇情。

會有劇情討論,請斟酌閱讀。

最早接觸這部劇是去年臉書上看到的片段,39歲丟了工作,取消婚約跟男友分手的女主角陳嘉玲,在回台南的車上,為大家示範何謂悲傷五階段。這部劇最近在Netflix上檔了,想說很久沒看台劇,就一口氣看完了。

先稱讚一下,現在台劇不論是題材、演員演技跟劇情編排都有相當的水準。

以往這類談論女性面對結婚壓力的作品,大多都會特別強調女主角這個人如何成長,如何發現婚姻不是唯一一條路,最後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

這部作品不同。前兩集就告訴觀眾,陳嘉玲真的很努力了,她試著讓自己的生活重新上軌道,但一切依然亂七八糟。最後被她弟弟開車從台北拎回台南老家(宣傳的片段)。

除了以陳嘉玲為主要敘事線,這部作品花了一半的時間講述陳嘉玲小時候,家裡發生的許多事。有三十幾歲結婚前被棄嫌的小姑姑,最後索性終身未嫁,有一身貴氣顯擺的大姑姑,惹得兩家子比來比去,有在外頭𨑨迌(七逃)的小叔,欠了一屁股債,還有陳嘉玲吃壞肚子的故事(劇中阿嬤講了一句名言:「東西冰進冰箱就永遠不會壞,只有保存沒有期限。」)

為什麼要說這些故事?這些並沒有為39歲的陳嘉玲面對的人生困境提供解答或做出啟發,但這些都是「家裡發生的事」。

那些過去的故事,除了調劑39歲的陳嘉玲悲慘的現況,讓劇情不要總是這麼悲傷,也讓觀眾可以花時間好好喜歡上每一個角色,為最後的劇情鋪陳。

劇情的最後,陳嘉玲得到另一間國際大公司的面試機會,但她沒有完成那一場面試,她趕回了台南。在老家的廚房裡,她喝著媽媽煮的雞湯,問了一句:「妳會失望嗎?」媽媽回說:「妳不會我就不會。」

爸媽怕孩子感到失望,孩子心底同樣也怕爸媽感到失望。我們都怕讓真心愛我們的人感到失望,所以很努力地迎戰人生挑戰,但依然有真的沒辦法克服,搞砸一切的時候。但正因為家人的愛如此深厚,陳嘉玲才有機會問出這句話。前面所有凝聚的親情感動都是為了成就這一幕。

對於工作、婚姻與人生,陳嘉玲到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比較好的解答。這是現實故事,沒有一帆風順事事如意,但這些不就是「家裡發生的事」嗎?不論好壞,家人互相扶持,不是什麼都要一個人扛,一個人面對,大概就是 《俗女養成記》給我們的答案吧。

同學會

儘管已經過了快兩周的時間,我依然遲遲無法下筆寫「同學會」。

去年年底,有人願意出來當主揪,於是趁著投票前,臨時選了個晚上辦同學會。儘管事前一直猶豫要不要出席,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有想明白,沒有準備好,但依然換了最早下班的班別,趕上第一班從桃園往台北的交通車。

在下班時間搭乘捷運移動,會有一種隱身於人群中的感覺。安靜地穿越並順著人流移動。到了國父紀念館,走路約五分鐘就可以到餐廳。這次的餐廳是吃西北風味菜,叫《秦味館》。

那天晚上風有點大。我大概提早半小時到,在餐廳對面滑手機等待時間。

一邊滑著手機,一邊喚醒大學時代的回憶。一個人又一個人,一件事又一件事,慢條斯理地回想,像是為通往塵封的記憶點上一盞盞路燈。

這次訂了一個在地下室的大圓桌。因為下班與通勤時間不同,在約定時間過後,大家才陸續出現。有的人最近一兩年都還有見過,有的人是從畢業之後第一次見面,另一些則成了臉友。

同學之間,從像是暑假結束開學第一天的更新近況,慢慢變得像是下課十分鐘的熱絡閒聊。

畢業後,每個人的路都大相逕庭。有人進入公職,有人在當產品經理,有人進入金融業證券業,有人開了餐廳,有人創業賣啤酒,有人工作了幾年回去念書,還有人窩在航空業很多年。

許多人結了婚,一桌十五人就有五個人有了女兒,大家的話題也從結婚過度到育兒與奶粉。

歲月流轉。

就算回到大學時代,也很難預見每個人現在的發展。同樣回到國高中時期,我也無法想像我會念這個科系。反過來說,也很難想像在場的所有人,曾經在彼此人生的道路上如此接近。

最終在離開前,有十八個同學到場。

我們在餐廳門口拍了合照。照片中的大家跟畢業時相比,幾乎沒什麼差別。不過如果細細端詳,還是能察覺這近十年的光陰之流一點一點蝕刻雕琢的痕跡。

還有一些畢業時沒能探究的,懸而未決的想法,業已不再具有相同份量,亦不再需要尋找任何的答案。

現在就是解答。

最後我才發現,我在久未蒙面的同學身上,看見了當年的他們,又在當年的他們的眼中,看見了當年的自己。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的,始終是當年的自己,對自己還有期許的自己。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政黨的宿命就是戰鬥

蔡英文這次以59%的得票率,817萬票的戰果,幾乎可以說為以後的總統選舉立下了「蔡英文高牆」。然而民進黨不分區政黨票的得票率卻只有34%,表示其中有23%的選民,總統票與政黨票是支持不同人的。

蔡英文會大勝,代表了蔡英文的路線,相較於韓國瑜來說,是台灣大部分選民的共識,不過這不代表2018年民進黨大敗完全沒有意義。

這次不分區政黨票比例,國民黨從2016的26%提升到2020的33%,但提昇的百分比差不多等於親民黨跟新黨降低的百分比(親民黨泡沫化),配上宋楚瑜的得票數,感覺是藍營選民自動操作了棄保。

民進黨的政黨票得票比例,由2016年的44%降低到2020年的33%,看起來很大一部分轉移到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與台灣基進的身上。雖然這次民進黨依然在選前操作各種的「小黨無用,搶救民進黨,選票集中」,但顯然選民越來越願意踏出第一步,給小黨機會。

不過所有小黨都還是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就是區域立委的選戰。只要沒有取得地方選舉的勝利,就算理念再吸引人,立院的表現再努力,也永遠沒辦法再進一步擴大組織規模。

穩紮穩打的作法是慢慢增加議員的數量以及參與地方首長選舉,來深耕地方增加影響力,不過道路依然很漫長,而且很容易翻船(看看花蓮王)。但身為一個政黨,搖尾乞憐拜託大黨配票是不可行的,為了取得政治參與的機會,注定無法逃避戰鬥的命運。這也是時代力量能夠保有影響力,不泡沫化,唯一的一條出路。

期待2022的地方選舉。

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神神秘秘的風向

當年川普與希拉蕊競選美國總統時,有一張梗圖的翻譯是這樣的:「如果川普和希拉蕊一起在大海中的一條船上,船沉了,誰會得救?答:美國。」

當初川普各種醜聞,誇張行徑,亂說話,被各大媒體批評的體無完膚,但在美國大選的那一天,很意外的,我跟我朋友都覺得大概是川普當選。

我沒有很關心美國政治。在接觸到的有限訊息中,得到這種近似直覺的結論。像是輕輕感受到網路上的風,正吹往哪個方向的感覺。

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倒是蠻肯定一定是民進黨會大勝。風向明顯到完全不用判斷。

2018年底的公投,雖然選前同溫層風向很一致,卻隱隱約約覺得不安,好像有什麼不太對勁。民進黨的縣市長選舉失敗是可預期的,但程度卻超過想像。

不知為何,總覺得在國民黨的勝選背影中,摻入了幾許民意對民進黨報復的快感。

2020年總統大選選前,如果去感受風向,同溫層反韓是挺一致的,但對柯文哲、時力與民進黨(加上綠黨和基進)的意見分歧到不行,完全不覺得可以說服任何一方的人認同彼此的理念。

八卦版的風向在2008年一面倒的吹向馬英九,在2016年則是蔡英文,但這次同樣淪為民眾黨、時力與民進黨三者膠著的狀況。

就算有人說韓國瑜大逆風,各種自爆,民調下降,但最後一刻還是感受到藍營不得不的團結(如同當初不得不的換柱)。可能因為芒果乾吃太多,老實說心底並沒有很踏實的覺得韓國瑜一點機會都沒有(沒有機會的是宋楚瑜)。

神神秘秘的風向,一切要到一月十一日才能知曉了。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將冰淇淋放在碗裡一點一點融化

凌晨三點四十八分,一個非常詭異的時間。

今天是回到線上的第二天。忙了一年專案,又放了近十天假,接電話這件事突然變得很陌生。那些應對、查詢、計算與回覆的過程,看似還算流暢的外表下,心底卻有一小塊地方覺得相當疏離。

彷彿正在做這件事情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彷彿這不是屬於我的現實。彷彿可以在某個時間點又回到一個比較好的現實。

回到原單位後,座位抽到一個最角落的位置。課長經過看到我伸懶腰,告訴我可以多起來活動活動,跟同事聊聊天之類的。

現在的一切對我來說,像是重新開始。儘管之前有著確切的實績,但已經過了一年,若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Reputation,勢必要更加努力。也許因為如此,所以雖然許多動作還不熟練,話術還不流轉,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內心輕微的焦慮。

晚上下班吃完飯後回到家,突然很想睡。是久違了的那種近乎「關機」式的睡意。大約九點出頭就躺在床上,外面燈沒關,一路睡到約一點左右。

起床,滑了兩個小時的手機,迎接2020年第一個周末。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年末假期最後的叨叨絮絮

故事總有尾聲,假期也是。再長的假都有結束的一天。以肯德基晚餐來當作開始的假期,以爭鮮當晚餐來告終。

生日那天,早上去早餐店吃早餐時,聽到老闆娘在聊天。她們說,教會裡有個弟兄,八十幾歲,前幾年死了老伴,今年被孩子要求從住了一輩子的林口搬到屏東,因為怕老人家一個人住不安全也沒人照顧。

但聽說老人家住得很不習慣。林口住久了,朋友熟人都在這裡,突然搬去屏東,簡直像被連根拔起一樣。

不過老人家也不好拒絕孩子的好意。所以特別的為難。

聽了覺得感傷。上了年紀後就變得身不由己了。某方面來說,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或因為疾病慢慢喪失生活技能的老人家,其實就跟照顧幼兒一樣麻煩,但更殘酷的是,小孩會慢慢長大成熟,情況會慢慢改善。而老人家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況頂多持平,更有可能惡化,完全沒有變好的可能。

老年生活終究是辛苦的。

今年的生日,本來中午與A她們有約,要吃台茂的沐越,但因為A感冒發燒,只好臨時取消。

因為只有這個約,所以取消後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好像各個朋友都剛好有自己的事,沒有熟到那種程度的朋友我也不好意思開口。瞬間覺得空虛。

好像這幾年慢慢變成這樣。本來可以一個人出國,也覺得一個人出國好像沒什麼。但這兩三年習慣了有朋友一起出國後,突然間竟對一個人出國這件事感到猶豫。

不是不敢一個人出國,問題反而成了「為什麼要一個人出國」。

變得太習慣在旅途中,有旅伴可以相互看顧,討論事情,或甚至鬥鬥嘴之類的。回頭才發現過去一個人出國的時光,常常安靜的可怕。

這種轉變到底好還是不好,我還真的說不上來。

生日那天晚上本來真的要一個人過的,後來自願留下來的L,帶著我和失戀的C一起去吃薑母鴨喝酒。一整個晚上都在聊C跟那個男人的事(甚至無法稱為前男友)。三個人吃完整鍋薑母鴨,又再加點了一輪,喝了四瓶18天。

M在知道我的約臨時被取消後,本來問我有沒有要去買一個蛋糕自己慶祝。但總覺得自己買自己的生日蛋糕,然後自己點蠟燭,自己唱歌還自己許願,也太空虛。

所以今年沒有蛋糕,也沒有許願。

這次假期到了後面幾天,幾乎天天都在下雨。不是只有下午傍晚偶爾飄雨,而是斷斷續續下一整天,而且是出門就一定會溼的程度。

好久沒有體驗到這種濕漉漉的感覺。走在路上腦海中就是一直浮現著「濕漉漉」三個字。

漉漉漉漉漉漉漉漉漉漉,濕漉漉。

幸好2020年的第一天,雖然不算大太陽,但終於不再下雨。可喜可賀。

今年因為沒有出國,所以也沒有照往例寄明信片與年賀。

二零二零第一天,早上出門去台北拿要在過年當作禮物送出去的魔物獵人:世界。十一點多,去西門町吃了富宏牛肉麵,照例點了大寬綜合,加上酸菜與辣油。下午去逛了三創跟光華商場,還手滑買了XBOX ONE的手把(竟然要快兩千,可以當生日禮物嗎)。

跨年夜沒特別去哪。

跨年夜,本來約好的打麻將也因為找不到第四個人所以取消。因為M夫婦似乎沒有很有意願接待(他們應該想要兩人空間),所以不勉強,放棄!

下午出門去找我妹,雖然她空班,但依然不允許我進去鼎泰豐店裡內用。隨便點了排骨炒飯,小籠包跟蝦仁紅油炒手,花了640元,外帶在旁邊吃。聊完吃完差不多她就回去繼續上班,而我則迅速從台北跨年夜一級戰區裡離開。

晚上,因為很空虛,所以出門買雞老大的雞排,順便外帶一些烤物。跨年夜的威力不同凡響,可能因為天氣冷,又因為慶祝氣氛,雞老大櫃台用來夾點菜單的繩子上,夾了滿滿一整排。

雖然不下雨,但氣溫瞬間下降不少。很冷,但為了雞排還是想多堅持一下下。畢竟如果連雞排都買不到就一個人回去,說不定真的會哭出來吧。等了將近四十分鐘才拿到餐點。炸烤雞排雖然油了一點,也沒有那麼厚,不過還蠻好吃的。

繼續在魔物獵人的世界中狩獵,突然外面傳來一連串煙火的聲音,看了一下手機,就跨年了。

明天一月二日,睽違了這麼多天,終於要回去上班。上班第一件事應該就是把我換位置全部打包起來的東西跟電腦安頓好,接著就要開始今年的接電話生活。

一如往常,沒什麼挑戰,也沒什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