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那些心中的困惑
對於是否能夠單純地堅定自身所相信的事,也是一件難題。究竟影響人最重要的是什麼?天賦?能力?還是信念?似乎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詮釋這些疑問。對於我現在所身處的團體中,如果我無法更改規則、無法選擇成員與無法獲得更多的權力(或者源自於規則之外的灰色地帶),那麼我是否還能夠相信那裡是有什麼我能做的?當大家只是想好好安分(更多是得過且過的想法)地度過這一年,那麼還有沒有向上提昇的動機與可能?在這個每個人都只求及格(不論是你自己、你的同袍與你的長官對你都僅僅只有這個要求)的環境下,這樣的氛圍之中,我們還有什麼能做的?
對於那些除了你之外的人的能力。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提到長官強行將一些能力、態度和資質明顯不及主角的人們和主角分配在同一組進行報告,目的只是要讓他提早學到這一課,提早面對這樣的環境,以及專注於處於這樣狀態下的自己該如何自處、如何調整、如何選擇自己的行動。這些想法並非奠基於對於自身能力的狂大自信,反而是盡可能地審慎客觀的來觀察與評定,作為行動的重要依據。若是單純提及能力的強弱,似乎稍嫌將能力的定義單一化。但是否有可能更全面地、更立體地來描寫敘述與定義每個人的能力。
還有那些規則與規定對人們的影響。當在上位者下達相關命令與規定,即會間接直接地影響到在下位者的想法與行為。換言之,我們很難一昧地認定人的想法、選擇與行為完全取決於其個人,而不去審查在其所處的環境下對他造成的影響。社會學的基礎。但規則與規定有可能改變嗎?所有的獎勵與懲罰的效果如同漣漪一般不斷擴散的同時,使用這些手段的他們與接受的我們又如何能無視(假定不可能無視)這些規定,不去調整我們自身呢?
最後則是我們是否有所謂的目標。研究調查中顯示人們時常低估了家庭主婦對於社會的貢獻,源自於他們所提供的價值為隱性的。維持一個家庭,每天面對處理大小瑣事,卻無法被視為重要的貢獻。另一方面,由於僅僅只是處理一般所謂的「雜事」,反而更加地使得這些默默付出貢獻的人卻得到與其他工作相比較低的薪資與工作成就感。現在的狀況也是一樣。無法將日常的業務背後代表的意義連結到一個更廣大、更重要的目標上,因而使得在實際執行這些事情的人亦無法提昇他們的工作成就感(正回饋的重要動力)。那麼這樣的情況是否有可能改變?
這些一切的一切都成為了重要的鑰匙,通往解開難題的路。當一個問題無法尋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來解釋,那麼當我們試著套入更多更多的碎片時,或許可以盡可能地接近一個合理的解釋。社會建構論裡面提到國際關係裡面的確可能容許多種型態的存在,端看互動兩造雙方彼此是如何看待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以及抱持著什麼樣的信念(從而決定了我們所要採取回應的方式)。當自己嘗試著指出前方的路,卻發現自己也沒有把握時,還能不能夠說服身邊的人相信自己。
於是我嘗試著這一切。在一個低度目標價值與工作成就感回饋、有限的時間、扭曲的權力義務關係(源自於環境的影響)造成的思想和氛圍的團隊裡,該如何把這些事做到最好(找到並確立去做這些事的動力、意義與價值)?我依然不斷地在尋找著這樣的答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